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导论一

《道德经》到底在讲什么?

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因为《道德经》所享有的盛誉,一方面很多人为之着迷和自豪,但另一方面很多人又觉得它读起来艰涩难懂。那么,《道德经》到底在讲什么呢?

关于《道德经》到底在讲什么,我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梳理。

第一个方面,《道德经》就是在讲道德。

你也许会想,道德我们大家都懂啊,从懂事开始,就一直在听成年人的道德说教,心里都有点烦了。可是你再想一想,为何老子所讲的道德那样迷人呢?为什么古今中外那么多成功者那般推崇这部经典呢?

原来,老子所讲的道德,跟我们所熟悉的道德有着天壤之别。我们平时听到比较多的是关于道德的教条,而老子所说的道德却揭开了天地万物与人生的秘密。不少人总在思考:宇宙是从哪里来的?我们人又是从哪里来的?老子帮我们发现了这个秘密:宇宙与万物,当然也包括我们人类,都是一种叫作“道”的力量所造就的,“道”就是宇宙与天地万物,也包括我们人类最终极的源头。西方《圣经》中说,是上帝创造了宇宙和人类,但《圣经·新约》中也说:“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说到这里,即使你还不能理解,但应该也大致了解了我们所疑惑的宇宙与人类的终极秘密:大道。

大道生育了万物,万物又成了呈现大道的载体和形式。圣人告诉我们:格物即能致知,也就是通过理解万物的客观规律,来了悟大道的存在与规律。若是掌握了这个规律,也就等同于掌握了天地间万物的一把总钥匙。说到这里,你也许就明白了,为什么有那么多优秀的人以悟道作为自己人生的最高追求。

看看我们的现实,我们为什么会痛苦?为什么会纠结?为什么会郁闷?为什么会失败?根本原因就是我们不懂得规律,如果懂得了万事万物的总规律,我们心灵上的这些困扰就会烟消云散,这才是真正幸福圆满的人生啊!

在我们的生活中,“道德”是一个词;在老子这里,“道”和“德”是两个不同含义的哲学概念,上面我们说的就是“道”,下面我们再来说说“德”。

说到“德”,我们会联想到“道德”“品德”“美德”这样一些词汇;如果再往深处问一下,这些所谓的“德”,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这样的“德”,对我们人类有什么用呢?

老子在《道德经》中就回答了这个问题。生育万物的源头和隐藏在万物中的规律,就叫“道”;知道了这样一个源头,明白了万物中的规律,并按照规律去做的人,就是有“德”的。“道”在外,是客观规律;“道”若入心,并驱动行动,就是有“德”。

由此可见,“道”在先,“德”在后,“道”是客观规律,“德”是人心悟道。因此,自然就会得出一个结论:有“道”才能有“德”,无“道”自然无“德”。

说到这里,人们自然就会想起另外一个问题:我们现在有“道”吗?在不确定是否有“道”的情况下,我们的“德”是真的还是假的?这就是我想跟大家说的《道德经》的第二个方面的主题。

第二个方面,道德与我们的真面目。

即使我们在生活中坚信了一些道德准则,往往也不懂得它的来龙去脉,因此,有的时候就会产生一些疑惑或者动摇。比如,好人被坏人欺负了,我们会感叹好人难做;我们很诚实,但是被人骗了,于是我们又会说诚实的人总吃亏;一些坏人使用各种手段让自己发了财,本分的人又说做好人有什么用!

从这类生活现象我们知道:即使你是好人,也未必是懂得规律和悟道的人,那就有可能不按照规律做事,当然也就没有办法把事情做好、做大、做成。至于坏人,他已经背离了天地人间正道,即使掌握了一些术,得到的也不是受益,而是罪证,失败是必然的,这又有什么好羡慕的呢?

由此可见,坏人背道而驰是显而易见的,但好人也并不等同于悟了道的人。说到这里,也许你已经看清了自己和坏人的真面目,也就知道了,人生唯有悟道,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说到这里,很多朋友可能会急不可待地问:我们怎么才能悟道呢?这就是下面我要说的第三个方面的主题。

第三个方面,悟道又是什么?

通过上面的讲解,我们知道,大道是外部的客观规律;悟道,就是让我们的主观认识与外部的客观规律完全一致。可是我们的主观却不是这样运作的,我们主观最典型的运作方式是:把有限的知识当成真理,把个人的认识当成普遍真理,把有限的经验变成永恒的真理。这当然就会出错,比如,我们平时想事,肯定是在用自己有限的知识和经验;我们平时说话,肯定是在说“我认为”“我以为”“我觉得”,这些都是我们的“主观”在说话。

人类自诩为一种高级动物,大脑十分发达,又发展出了远远高于其他动物的文明,让我们觉得自己就在食物链的顶端,很骄傲,也很傲慢。但在面对自然界的一些运动时,如地震和海啸,我们的骄傲和傲慢又会被打个粉碎,忽然之间又觉得自己十分渺小。

我们所有人都是活在自然界中的,久处其中又往往会忽视它的存在。我们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与人进行交往,有权力、有财力和有经验的人,往往会在那些比自己弱的人面前感觉自己很强大,于是就会去压制别人,而忘记了还有天道规律。等到吃的教训多了,又会反省和总结:人在做,天在看;尽人事,听天命。

说了这么多,悟道到底是什么呢?道在客观事物中,悟道就是将客观事物的道或者规律,装进自己的心中,让自己的主观认识和客观规律合为一体。有朋友会问,怎么合为一体呀?老子告诉我们,先要知道信道,然后清空自己内心的主观偏见,达到虚极静笃的状态,也就是要尊敬、平静、干净和宁静,让自己的主观不再出来捣乱,这样就有希望领悟客观规律了。人一旦知道了客观规律,并按照客观规律去做,自己的生命、生活和事业,就会步入正轨,就会走向幸福和成功。

知道、信道、修道、悟道、行道、得道,这六个“道”展示了人生的轨迹。也许有很多朋友会为此感到十分兴奋,似乎知道这六个“道”就已经掌握了人生成功的钥匙。但是,对于现实中的人们来说,悟道是一生的事情,片刻都不能够放松,正如《中庸》里说的:“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如果我们修道,是为了人生成功的功利目标,就一定会遇到更加严重的问题。“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是失败之父。”失败了就一定能够成功吗?实际上,这是一句鼓励人的话,要看你自己是否能够真正吸取教训,是否能够借着失败而领悟大道。成功又怎么会成为失败之父呢?原来,人一旦成功,就非常容易偏离大道,这也是“爬得越高,摔得越重”这句咒语背后的真意。人生看起来真的是不容易啊,成功本身就不容易,但成功了还会面临重大的危险,这可怎么办呢?这就是《道德经》告诉我们的第四个方面的主题。

第四个方面,“玄德”是最大的保险。

虽然成功者中屡屡出现重大的失败者,但成功者中也有常青树,他们又是怎么做的呢?如果一个人只是一味地想追求成功,却不知道失败的秘密,那也许他所追求的成功,正是在向着失败前进。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吓人呢?那就让我们来看看那些成功者中的常青树是怎么做的吧!

这些成功者一般都懂得尊重别人,善待部下,对弱者慈悲。如果你看到一个成功者,不再尊重别人,而是苛刻地对待自己的部下,鄙视弱者,那他可能已经走在失败的道路上了。

有人说:我现在还不是成功者,那又怎么做呢?实际上,尊重别人,并向别人学习;善待别人,并与别人成为朋友;对弱者慈悲,并把他们看成亲人,就是那些成功者走向成功的心灵基因。

那些成功者,财富无数,却愿意布施天下,而不是一味地让自己过骄奢淫逸的生活,把自己的生命与许许多多的人的生命连在一起,虽然钱多,但并没有被巨额的财富压垮。人们一直在说“得人心者得天下”,这只是一个方面,实际上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方面,就是不能让自己的状态偏离正常的心态。所以,成功者中的“常青树”,都是时刻以自己为“敌”的人,都是能够最终战胜自己的人,都是取得了精神对物质胜利的人,都是有效管控自己自大倾向的智者。

用老子的思想来说,就是不管得到什么或者遇到什么,自己的本心不变,不会让自己成为权力、成功、荣誉与财富的奴隶,这就是老子所说的“玄德”:越是成功,就越是低调和谦卑;越是富有,就越是简朴和真诚;越是荣耀,就越是冷静和自知;越是位高,就越是审慎和自律;越是受捧,就越是自省和改过。人若是没有这套高级的道德心灵逻辑,一旦成功了,多半会走向失败。若是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能够把这样的一套高级程序植入自己的内心,就将无往而不胜。

由此可见,“玄德”,既是我们走向成功的一个重要的法宝,也是我们成功之后的一个重要的保险。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解读,你能够抓住老子《道德经》中的精髓与核心了吗?

你是不是已经在悄悄下决心,要好好学道、修道、悟道了呢?如果是这样,我就祝福你,我的道友,让我们一起学习《道德经》,开启人生的智慧之门。 TkvIQi0bB4rSFgHxCcQNJGfA17WT+yKIgmOzfJ5Ki5msB8hCGvL0Qr5Pvfh//gB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