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记者

被要求为自己的言行公开做出解释,哪怕只是开开玩笑、情绪过激或一时气话,也许会令人尴尬,但至少是合情合理的。但如果被要求对别人以他的名义所说的话也公开做出解释,而这人又无法辩驳,那他的下场就惨了。你也许会问:“谁会碰到这种倒霉事呢?”嗯,那些被记者们穷追不舍的公众人物就是。你也许会面露狐疑,一笑了之,但我自己就有许多亲身经历可以说给你听。

试想某天早晨,有位记者来访,友善地请你谈谈某位朋友。起初,你无疑会对这项建议心生不快,但很快你就会发现,自己已经别无选择。你若是缄口不言,记者就会这样写:“据称某人是某某的挚友,我让他谈谈朋友的情况,而他却小心翼翼地拒绝了。单凭这一点,读者们就不难从中得出结论。”你看,你真的是无路可走,只好说:“某某先生开朗直率,甚得朋友喜欢。凡事他都能往好处去想,进取心强,异常勤奋,对工作全力以赴。他深爱自己的家人,对妻子关怀备至……”

而经过记者的润色,这段话就成了这个样子:“某某先生对一切事情都满不在乎,总有办法讨人喜欢,特别是因为他精心练就了一套阿谀逢迎和让人开心的本事。他完全是工作的奴隶,没有时间考虑个人以外的事情。他把老婆宠坏了,对她百依百顺、言听计从……”

现实生活中的记者更会添油加醋,但我想这已经足够你和你的朋友消受了。无论你的朋友平日里多么宽厚可爱,他要是在第二天一早读到这类报道,不火冒三丈才怪。他所受到的伤害会让你痛苦不已,特别在你真正喜欢他的时候。

亲爱的朋友,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会怎么做呢?如有什么良策,请不吝赐教,我一定马上照办。 VOuKM0xayGkN96d9B1RfhmeF3inrWQRiTC+td5UMisUw/wN4ykEMnppFvqFGCS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