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邵公谏厉王弭谤

厉王虐 [1] ,国人谤王 [2] 。邵公告曰 [3] :“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 [4] ,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5] 。王喜,告邵公曰:“吾能弭谤矣 [6] ,乃不敢言。”邵公曰:“是障之也 [7]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 [8] ,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 [9] ,为民者宣之使言 [10] 。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 [11] ,瞽献曲 [12] ,史献书 [13] ,师箴 [14] ,瞍赋 [15] ,矇诵 [16] ,百工谏 [17] ,庶人传语 [18] ,近臣尽规 [19] ,亲戚补察 [20] ,瞽史教诲 [21] ,耆艾修之 [22] ,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 [23] 。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 [24] ,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 [25] ,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 [26] 。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 [27] ,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28] ?”王不听,于是国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29]

【注释】

[1] 厉王:西周第十位国王,姬姓,名胡,是西周末年有名的暴君,他在位期间与民争利,禁止人民批评,结果导致国人暴动,被赶到彘地。

[2] 谤:指责别人的过失。

[3] 邵公:邵穆公,名虎,为王室卿士。

[4] 卫巫:卫国的巫师,据说卫巫具有特殊功能,知道谁在诽谤厉王。

[5] 道路以目:人民在道路上相遇,不敢说话,只能彼此用眼睛看看而已。

[6] 弭(mí)谤:止息诽谤。弭,止息。

[7] 障:本义是防水的堤,引申为堵塞。

[8] 壅:壅塞。溃:溃决。

[9] 为川者:治河的人。决:排除。导:通畅。

[10] 为民者:治民的人。宣:宣导。

[11] 列士:上士、中士、下士。献诗:献诗以讽。《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12] 瞽(ɡǔ):无目曰瞽。古代乐师多由盲人担任。

[13] 史献书:《周礼》,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史,外史。

[14] 师箴:小师进箴言正王得失。师,小师。箴,一种具有劝诫意义的文体。

[15] 瞍赋:瞍朗诵公卿列士的讽谏诗篇。瞍,无眸子曰瞍。赋,不歌而诵。

[16] 矇诵:矇诵读箴谏之语。矇,有眸子而看不见叫矇,即青光眼。诵,诵读。

[17] 百工谏:各类工匠以与其执掌技艺相关的事进谏,如《左传》载匠师庆谏鲁庄公为桓公庙丹楹刻角之类。百工,各类工匠。一说,百工指乐工。

[18] 庶人:平民。传语:将意见传递给天子。

[19] 近臣:国王左右侍奉保卫的臣子。尽规:进陈规谏。尽、荩义通。荩,进也。

[20] 亲戚补察:《左传·襄公十四年》:“自王以下各有父子兄弟以补察其政。”亲戚,与国王同宗大臣。补察,弥补督察。

[21] 瞽史:韦昭注:“瞽,乐大师。史,太史也。掌阴阳、天时、礼法之书,以相教诲者。”按,前文已分说过瞽、史,此处又说,当与前不同。或曰此瞽史乃西周初年的一种史官,其源头当为乐师瞽,因瞽能听风协律而观季,以知天时,并能诵远古歌谣史事,西周初年即设立瞽史,掌天道、记事。

[22] 耆艾:六十岁的人叫耆,五十岁的人叫艾。或曰蓍艾即王之师傅。修之:修饬国王的政令。

[23] 悖:逆。

[24] 原:宽阔平坦的土地。隰:低下潮湿的土地。衍:低下平坦的土地。沃:有河流灌溉的土地。

[25] 兴:体现。

[26] 阜:增多。

[27] 成而行之:君王认为可行就推行它。

[28] 与:帮助。一说,“与”为语气词。几何:多少。

[29] 三年乃流王于彘(zhì):公元前842年周厉王被流放到彘地。彘,在今山西霍县。

【译文】

周厉王暴虐,国人指责厉王的过失。邵公告诉厉王说:“人民忍受不了您的政令了。”厉王大怒,找来卫国的巫师,命他监察指责者。卫巫将指责者告诉厉王,厉王就将其杀死。国人没有人敢再说话,在路上遇见了,只是彼此用眼睛看看而已。厉王大喜,告诉邵公说:“我能够止息指责了,国人不敢说话了。”邵公说:“这是把人民的口堵住了。堵人民的口,后果比堵塞大河还要严重。大河因壅塞而溃决,一定会淹死很多人,堵人民的口也是这样。所以,治水的人要排除壅塞,使之畅流,治民的人要宣导人民,让他们说话。因此,天子处理政事,要让公卿、大夫、士奉献讽谏诗歌,乐师向天子进献乐曲,史官献书,小师进献箴言,盲人朗诵讽谏诗篇,青光眼的乐师也参与诵读,各类工匠进谏,平民托人将意见带给天子,左右侍卫大臣进陈规谏,天子的同宗大臣弥补督察,瞽史以天道史事教诲,师傅老臣修饬政令,而后天子对各种意见进行斟酌,因此天子的一切行事才不至于与情理相违背。人民有口,就如同土地有山川,财富用度就是从山川生产出来的。土地有原、隰、衍、沃,衣食才从此产生。人民用口发表言论,国家政事的好坏才能体现出来。人民认为好的就推行,人民认为坏的就防范,才能使人民的衣食财用大大增多。人民先在心里考虑而后说出口,君王认为可行就推行它,怎么能够堵塞呢?如果把他们的口堵住了,又能有多少帮助呢?”厉王不听。于是国人没有人敢说话。三年之后国人便把厉王流放到彘地。 XnfEJlJENGOZD66DpkfY5SzGd4xBUpqXrtKCUxFLCe2qB6UCEUfJZ6SY33sUm4p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