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德国著名连环画大师埃·奥·卜劳恩(E.O.Plauen),原名埃里西 · 奥塞尔(Erich Ohser),1903年3月18日出生于德国萨克森州翁特盖腾格林村,1907年全家迁居到福格兰特山区的首府卜劳恩市。出生于磨坊主家庭的卜劳恩家境并不富裕,少年时代还当过钳工,后来以出色的成绩完成了公立学校的课程,也因此得以继续到著名的莱比锡绘画艺术学院进行深造。在莱比锡学院深造的5年里,他打下了扎实的绘画基础,期间结识了许多良师益友,有评论家、出版家、艺术家等,而且他的许多作品在卜劳恩市画展上获得高度评价,获奖作品也频频出现在各大报刊上。从莱比锡学院毕业后,卜劳恩成为了一名自由职业画家,曾给《新莱比锡报》《横断面》《前进》《诙谐报》等多家报刊作画。

纳粹掌权后,德国成为极其恐怖的人间地狱,经济严重衰退,战火不断,硝烟弥漫,连个人安全也得不到保证。卜劳恩对纳粹可谓恨之入骨,于是,他经常发表一些有政治倾向的反纳粹的漫画作品。由于作品的政治倾向,他的漫画被禁止发表。1934年卜劳恩迁居到马尔堡——一个兰河畔美丽的城市,隐居于父母的家中。在他的漫画被禁止发表的数月后,《柏林画报》由于开辟新的连环漫画专栏,正式邀请卜劳恩执笔。经过《柏林画报》与官方的交涉之后,卜劳恩得以获准发表非政治性作品,并从此正式改用笔名埃 · 奥 · 卜劳恩。1921年~1934年间,是卜劳恩生命中最快乐和最幸福的时期,也是漫画创作的高峰期,创作热情、创作灵感源源不断,《父与子》就是在1934年春天于卜劳恩笔下诞生的。《父与子》连环画以周为单位连载,自发表后,在《柏林画报》连载了三年。

20世纪40年代,纳粹统治下硝烟弥漫的德国

1931年作为《柏林画报》题图的卜劳恩与爱子克里斯蒂安的照片

《父与子》的故事大多源自于卜劳恩的生活,源自于对他唯一的儿子克里斯蒂安无尽的爱。1931年,爱子克里斯蒂安的出生,让卜劳恩幸福洋溢,他将爱子之心全部转化为创作热情,于是一部充满融融爱意的《父与子》诞生了,每一幅画中都充满了生活的智慧与幽默,人情味表露得朴实而纯真。它温暖了整个德国,甚至整个饱受法西斯压迫的世界。在战火不断、硝烟弥漫的德国,它的幽默感和人情味,犹如沙漠里的一片人性的绿洲,让老百姓倍感亲切与快乐,被誉为德国式幽默的象征。

卜劳恩的《父与子》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于1937年由乌尔斯泰恩出版社整理出版,画集分三本,每本50个故事(其中的一些故事不曾在《柏林画报》上连载)。《父与子》连载出版结束后,卜劳恩依然被纳粹政府禁止发表政治性的漫画,他自身也陷于对纳粹的憎恨及对漫画创作的热爱这两个极端之中,这使得卜劳恩陷入无限的痛苦之中。在1943年,卜劳恩在布达佩斯大街的画室被空袭之后,和挚友埃里西 · 克瑙夫一起迁居至考尔斯多夫。虽然如此,他终究还是没有逃脱命运的安排,1944年3月,卜劳恩被邻居指控犯“反国家言论罪”,与挚友一起被捕。生性耿直的卜劳恩在开庭的前夕,于4月6日在牢中留下一封遗书后自杀身亡。

在遗书中给妻子的部分是这样写的:“……我为德国而画画……还望你把他(克里斯蒂安)抚养成人。带着幸福的微笑,我去了。”

卜劳恩一生虽然没有留下太多的作品,但是他在《父与子》中成功地塑造出了大胡子爸爸的幽默、和蔼、宽容,留刺猬头儿子的调皮、聪明、可爱。漫画《父与子》没有一句对话,却通俗易懂,引人发笑。这样卓越的成就使卜劳恩成为海恩里希 · 霍夫曼和威廉 · 布施之后的又一漫画巨匠。

《父与子》在我国也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传入我国,文学大师鲁迅先生非常喜欢这本画集,丰子恺先生也高度赞扬它,并推荐至出版社出版。

也许您已为人父母,童年时代就已经看过《父与子》,但是这本《父与子》全集是编者重新编排后以全新的面目奉献给读者的。不管你是成人,还是孩子,《父与子》老少皆宜。打开此书阅读吧,让您的孩子和您一起进入这一个个充满幽默和智慧的故事中去体会生活,让这本《父与子》全集珍藏版在您和您的孩子之间架起一座爱的桥梁。

卜劳恩反纳粹的政治漫画 ZbCmDNAjmRt0Q0WWb8fQqTi0NnA27Wc8P9ta0rqmOlwQNu/279wuI8/sAbpO0+p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