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三任)子之统治三年,全国大乱。高级将领(将军)市被,跟太子姬平,密谋攻击子之。齐王(二任宣王)田辟强派人告诉姬平说:“我听说你要整顿纲纪,使君臣父子名分,恢复正常。我佩服你的勇气作为。现在,齐王国就是你的,你叫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姬平受到鼓励,集结英雄豪杰,由市被率领,进攻皇宫,子之党羽在皇宫奋力抵抗,不能攻陷。不知道什么缘故,忽然间,市被改变主意,反过来攻击他的统帅姬平,混战几个月,死难军民好几万人,全城恐慌。
齐王国(首都临淄)大军,乘此机会,长驱直入燕王国首都蓟城(北京),生擒子之,剁成肉酱,并顺便杀掉前任王(二任)姬哙。田辟强向孟轲征求意见说:“有人劝我不要吞并燕王国(首都蓟城),有人劝我吞并,你以为如何?”孟轲回答说:“吞并它而燕王国人民快乐,就吞并它。吞并它而燕王国人民不快乐,就不吞并它。”此时,各国正在加速会商如何支持燕王国对抗侵略,田辟强再征询孟轲的意见说:“国际情势紧张,有些国家可能向我发动攻击,我应该如何反应?”孟轲说:“我听说过仅有七十华里土地,却统一了中国的故事。还没有听说过一个拥有一千华里的国家,却怕别人怕得要命。现在燕王国君王虐待他们的人民,你发兵前往,人民认为你拯救他们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夹道欢呼,迎接仁义的军队。到了后来,仁义的军队忽然变了模样,你已成了吸铁石,吸引天下所有的武器,向你集中攻击。不过,现在还来得及补救,立刻下令释放被捕的老人和儿童,停止掠夺,跟燕王国有影响力的人士接触,恢复他们的独立,为他们设立新的君王,然后光荣撤退。这样,仍有希望维持齐王国的威信。”田辟强拒绝接受。不久,燕王国到处发生抗暴战争。田辟强后悔说:“我真没脸再见孟轲。”陈贾说:“大王不必如此,谁能一生永远不犯错误?”于是前往拜访孟轲,问说:“姬旦(周公)是什么人?”孟轲说:“古代圣人。”陈贾说:“姬旦曾经命令他老哥姬鲜(管叔),监视商王朝遗民首领子武庚,结果姬鲜却跟子武庚联合起来叛变,反抗中央政府(参考公元前1115年),请问,是不是姬旦知道姬鲜将来会叛变而仍任用他?”孟轲说:“当然不知道。”陈贾说:“好啦,圣人也有犯错误的时候。”孟轲说:“姬旦是老弟,姬鲜是老哥。老哥有过失,老弟的责任并不严重。但主要的还是古代的人,有过失的时候就改正过失。现代的人,有过失的时候反而错误到底。古代的人不隐瞒过失,好像日蚀,人人都看得见。当他改过以后,人民莫不钦敬。现代的人岂止继续错误而已,反而制造出许多理由,把错误说成美德。”
原文对燕王国(首都蓟城)这项大灾难的记载,含糊不清。尤其看不出孟轲发表了这段言论之后,田辟强有什么反应。司马光主要的目的不在于报导史实,只在于介绍孟轲的言论。史实是,田辟强终于放弃吞并燕王国的雄心壮志,在遍地抗暴的战火中,仓促撤退,带走了燕王国的金银财宝,并种下了两国之间的深仇大恨。
孟轲的言论,说明儒家学派所以在战国时代,始终被排斥的原因。苏秦、张仪的身价,比孟轲低得多,苏秦和张仪不过一介贫苦的知识分子,孟轲却是大富之辈。但苏秦和张仪提出的是一项可以执行的方案,而孟轲只能诉诸原则。燕王国人民高兴不高兴,如何分辨?人民虽然高兴,手握杀人大权的统治集团却不高兴,又该怎么处理?所举的两个例子,更混淆视听,姬发之取代子受辛,全靠一番苦战。姬昌之没有取代子受辛,只因他那时还没有力量。教条派的学者,往往把复杂的社会现象,强塞进一个预铸的模式之中。
然而孟轲对于死不认错的痛心指责,两千年后的今天,读起来仍不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