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千金

即使看了很多次,薛芳菲也很不习惯。

绣了边的铜镜上有一道裂痕,映出的人脸上也有一道裂痕。人面像是都扭曲了,镜中的少女十四五岁的模样,却和她的丫鬟桐儿一样,瘦的令人吃惊。

薛芳菲想起自己十四五岁的时候,断然不是这样面黄肌瘦的模样。说是首辅千金,看这模样,只怕比下人都还不如。这一张脸,和她原本的有着燕京第一美人的脸,实在是不能相提并论。

不过那一张脸,到最后也并没有什么好下场,仍旧是红颜薄命,一抔黄土。

薛芳菲的思绪不由得飞的很远,她万万没想到,自己竟然没死,或者说,自己死了,却又活了过来,成了燕京姜家,当今的首辅千金姜梨。

姜元柏身为首席大学士,皇帝的恩师,当今文臣都要唯姜元柏马首是瞻。姜元柏在朝堂上也并不趾高气昂,倒是显得中庸,凡事像个和事老。但正因为如此,朝堂之中明着和他交好的人不少,至于暗中就更不知道了。

姜元柏的关系遍布朝堂,洪孝帝也对他信任有加,而姜元柏并不招摇。薛怀远说过,这样看似中庸,其实也是一种为官之道。不过有一点毋庸置疑,姜元柏是高官,而姜梨,也就是高门千金。

只是这个首辅千金过的实在不怎么样,姜梨的生母出身于燕朝有名的富商,襄阳叶家。叶家家财万贯,光是珠宝铺洪祥楼就在燕朝开了五十六家。当初姜元柏还不是内阁大学士,被叶老爷看中,就将叶家的小女儿叶珍珍嫁给了姜元柏。

谁知道叶珍珍嫁过去,三年才怀上姜梨,姜梨一岁的时候就病死了。姜元柏新娶了副都御使家的嫡女季淑然。季淑然一嫁过去头一年就生了姜幼瑶,等季淑然怀上第二胎的时候,姜梨七岁,宴客时候,当着诸位夫人的面把季淑然推下阶梯,季淑然小产,流下一个儿子,伤了根本,再也无法怀上孩子。

姜元柏大怒,多亏季淑然替姜梨求情,即便如此,姜梨还是被送到家庙静心。

只是姜梨的一个毒害嫡母,谋杀嫡兄的罪名是跑不了了的,燕京人提起姜二小姐,也只会记得她的毒辣之名。

其实叶珍珍死后,怕继母虐待姜梨,叶家也曾派人来接过姜梨,如果姜梨愿意,可以去襄阳叶家生活,但且不提姜家如何,姜梨自己却不肯,长此以往,叶家也不再来了。

薛芳菲也知道这些京城的闲言趣闻,只是没想到,那个所谓的毒辣心狠的首辅千金竟然过的这样狼狈,而在朝中名声极好的姜元柏,菩萨心肠的季淑然,却对濒死的姜梨不闻不问。

或许,这就是他们安排的。

姜梨是自己寻死的。

起因是当初叶珍珍还在的时候,姜家同宁远侯关系不错,宁远侯世子先出生,恰好比姜梨大一岁。叶珍珍同侯夫人想着不若定个娃娃亲,两家门当户对,彼此相熟,日后也好照应。

本是口头之约,结果宁远侯知道了,不久就让侯夫人正经的与姜家写婚书。叶珍珍虽然有些迟疑,也想到能和侯夫人成亲家也欢喜。侯夫人心底仁善,有这样的婆婆,必然能过的安稳。

后来虽然叶珍珍死了,宁远侯世子和姜梨的这门亲事却还是作数的。虽然燕京城里没有宣扬,可两家都有婚书作证。

可是前几日,来尼姑庵里送米粮的下人说起,宁远侯世子定亲了,定的是姜家三小姐姜幼瑶。

姜梨当时便惊呆了。

和宁远侯世子定亲的明明是姜梨,怎么会变成姜幼瑶?姜梨性烈如火,要回燕京讨说法,被来的婆子冷嘲热讽了一番。

如今燕京人只知姜三小姐,谁知道姜二小姐是谁。便是知道了,也只是个毒害嫡母幼弟的毒辣女子。这样的人怎么和宁远侯世子相配,想来宁远侯府上也并不将姜梨当回事,否则也不会同意亲事换人之事。

那婆子还嘲讽若是姜二小姐闹回去,也只是个笑话,就算最后真的宁远侯府上不得已娶了姜梨,也不会认真待姜梨,反而会厌恶她。

姜二小姐转身就投了湖。

被救起来后就大病一场,日渐消瘦,原本就很消瘦了,如今更是风一吹就倒。然而就算是病成这副模样,燕京也无人来看她。

或许只有等她死了,才会有人来为她收尸。

也许他们就是要让姜梨熬死在尼姑庵,让她自然“病故”,一切就由他们说了算了。

就像当初宁远公主和沈玉容要熬死薛芳菲一样。

桐儿愤愤的在一边劈柴,山上倒是不热,却冷又潮。主仆两个衣食住行都要自己动手,美其名曰“磨炼心智,修身养性”。被尼姑庵里的这些拿了银子的道姑们不动声色的折磨。

“早知道这样,当初还不如回襄阳叶家呢。”桐儿道:“咱们姑娘现在过得是什么日子啊。”

襄阳……

薛芳菲微微动容。

姜梨的外祖家叶家在襄阳,她想回襄阳桐乡。

她想回去祭拜父亲,想回去对着父亲磕头,是她不孝,嫁得狼心狗肺人,惹得无妄之灾,害老父气死,幼弟丧命。

想要回襄阳,她要先回燕京,可她现在连这座尼姑庵都出不了。

举手三尺有神明,下雨日,举头只有黑夜惶惶,看不到神明。

无碍,她一步一步走,总能走到想走到的地方。

永宁公主在她临死之际给她忠告,要她下辈子投胎在千金之家。如今她已在千金之家,虽是落魄千金,却再也不会任人宰割了。不知道这一回,他们可曾准备好?

薛芳菲已经死了,从今之后,她不是薛芳菲。

“我是姜梨。”她对自己说。

重新活过来的,姜家二小姐姜梨。 WRK97G5hFH+IEFywelhz/5G9sv3DvHi+a+fSJuKYLLV/wjqXNljBjj2GyHpM4eDW



第四章 寺庙

下了一夜雨,第二日天放晴,屋里的褥子全湿了。

桐儿在晒褥子,姜梨坐在屋里,桌上放着一沓鞋底。这也是她每日要做的事,纳完五十个鞋底,可得一串铜钱。铜钱在这山里没什么用,桐儿也不能下山,只能等上山来的货郎到了,从他手里买点糖糕吃。

这就是姜梨和桐儿唯一的奢侈。

从窗口看过去,桐儿踩在凳子上晾褥子,不远处有穿着灰色道袍的尼姑走过,并不看她们一眼。

她们支使不动这些尼姑,而当初姜梨是犯了错被送到这里来的,带在身边的只有一个桐儿。桐儿是叶珍珍给姜梨挑的丫鬟,一直陪在姜梨身边。

小丫头气性还挺大,望着两个尼姑远去的背影,“呸”了一声,骂道:“没毛的母鸡!”

姜梨知道她是早上去要床干褥子被拒绝,心里不舒坦才骂的,不由失笑。

有什么样的主子就有什么样的仆人,桐儿在这里呆了六年还是如此,大概原来的姜二小姐性子更激烈。想想也是,如果不激烈,也做不出愤而自绝的事。

这样性子激烈的人,在推继母流产后会喊冤吗?

姜梨想着从桐儿嘴里打听出来的这些事,据说姜二小姐抵死不承认伤害继母。姜梨想,如果真是她做的,应该会理直气壮地大声承认吧。

不过这些现在也不重要了。

桐儿晾完被子回来,就坐在姜梨身边。她被姜梨吓怕了,生怕姜梨一个不注意又投湖,这几日都寸步不离的守着姜梨。见姜梨发呆,就自己拿起鞋底做起来,姜梨看着小丫头指尖密密麻麻的针眼,夺过鞋底一扔,道:“别做了。”

“咦?”桐儿不解,“再过三日货郎就要来了,姑娘不是想吃麦芽糖了么?”

姜梨摇了摇头,反问道:“你想一辈子坐在这里,就等着每个月的麦芽糖么?”

“当然不愿意。”桐儿问,“可咱们现在在这里也出不去呀。”说罢又嘟哝道:“之前给老爷,给叶家老夫人也写过信了,怎么都没个回音儿呢。”桐儿的小脸一垮,“不会是忘了咱们吧。”

姜梨叹息,别说是递信了,只怕她们眼下的一举一动都在人眼皮子底下。一般犯了错的小姐送到家庙上去,因着主人家也送了银钱托付照料,尼姑庵的人也不至于对他们差到哪里去。而这里的尼姑分明就是刁难了,姜梨生病后,甚至大夫也没请,只怕全都是燕京城里的主意。

至于是哪位,不用猜也知道是那位继室夫人。

如果姜梨真的令她小产,季淑然肯定不会放过姜梨,如果姜梨没有令她小产,季淑然做出这场戏,目的也是不放过姜梨。

更何况现在姜梨的亲事也被抢了,姜梨什么都没有了,一个被她拒之之外不曾往来的外祖家?被丢弃的嫡女,在这个地方,就算是被杀了,也翻不起什么风浪。

但为什么季淑然没有对她下杀手?

姜梨不认为这是对方心慈手软,或许是自己对那位继室夫人,或者是对姜家还有别的用吧。不是经常有这样的事情么,女儿被当做垫脚石与人联姻,为父兄的仕途铺路,就像沈玉容。不同的是,沈玉容把他自己当做联姻的筹码,而把薛芳菲当做了绊脚石。

姜二小姐让她想到了自己,一样的是被别人抢走自己的东西,一样被鸠占鹊巢,一样的无法为自己辩解。

桐儿眼睁睁的看着姜梨的脸色沉了下来,不由得打了个冷战。

不知道为何,桐儿觉得二小姐自从醒来后,变得有些奇怪。二小姐从来都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心直口快。和尼姑庵里的尼姑甚至打过架,容易激动,也容易生气,当然,这并不是二小姐的错,全都是那些坏人的错。

只是醒来后的二小姐,还从未生过气。她温温和和的,说话也变得轻言慢语,让人不知道她在想什么。而当她不说话思索的时候,桐儿就觉得有些害怕。

姜梨的手指抚过面前缝好的鞋垫,鞋垫的针脚细密,桐儿虽然聒噪了点,不过针线活确实不错。

她得想个办法离开这里了。

燕京城里的薛芳菲应当是死了,可永宁公主和沈玉容两个畜生是怎么圆谎的,她不知道。她还要再去看一看薛昭,还得想法子回桐乡一趟,薛怀远死了,两个儿女也死了,谁给他收尸呢?她还没见薛怀远最后一面。

她要离开这里,可如今燕京城里,整个燕朝没有人记得起她姜梨,一个无人记起的人,是不会被人带离这里。

既然如此,那就只有主动离开这里了。

没人记起,就让世人记起,也并不是难办的事。

姜梨突然笑了。

桐儿吃惊的看着她,这还是这些日子,姜梨第一次笑,不是从前的冷笑或是苦笑,就是心情愉悦的,舒心的笑。这一笑,就令她枯黄的脸色霎时间生动起来,灿若朝花。

“桐儿,”姜梨问她:“你说有货郎会上山?”

“是啊,”桐儿道:“张货郎每年五月初十晌午到这里,咱们都和他说好了,要是有了好吃的糕饼糖果,先到咱们这来,任咱们挑。”

倒是大户人家的丫鬟,即便落魄了,即便只拿得出一串铜板,说起话来还颇有气势。

“有很多糖么?”姜梨问。

“很多呀。”桐儿问,“姑娘想吃糖了么?”

姜梨笑了笑:“想啊。”

太苦了,因为太苦了,所以惦念蜜糖的甜蜜滋味,这些糖能让她尝到甜味,也能令一些人觉得苦涩。

桐儿兴高采烈道:“姑娘想吃糖了就好,前些日子咱们多攒了些铜板,能换好几筐呢,姑娘想吃多少都行!”

姜梨道:“你说这附近就是鹤林寺了吧?”

桐儿呆呆的看着她,问:“姑娘也想去上香吗?”

“不。”姜梨道:“我不信佛。”

桐儿不解。

姜梨的笑意更柔和了一点,她说:“佛有什么好信的。” WRK97G5hFH+IEFywelhz/5G9sv3DvHi+a+fSJuKYLLV/wjqXNljBjj2GyHpM4eD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