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荷载代表值及荷载组合
A d ——偶然荷载的标准值;
C ——结构或构件达到正常使用要求的规定限值;
G k ——永久荷载的标准值;
Q k ——可变荷载的标准值;
R d ——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
S Ad ——偶然荷载效应的标准值;
S d ——荷载组合效应的设计值;
S Ehk ——水平地震作用效应的标准值;
S Evk ——竖向地震作用效应的标准值;
S GE ——地震基本组合中永久荷载效应的代表值;
S Gk ——永久荷载效应的标准值;
S Q i R ——第 i 项可变荷载效应的代表值;
S TR ——导地线张力效应的代表值;
S wk ——风荷载效应的标准值;
γ 0 ——结构重要性系数;
γ Eh 、 γ Ev ——水平、竖向地震作用分项系数;
γ G ——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
γ Q ——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
γ RE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γ ET ——地震基本组合中导线、地线张力的分项综合系数;
ψ ——可变荷载调整系数;
ψ w E ——地震基本组合中风荷载的组合系数。
2.2.2 风荷载
A I ——单联绝缘子串承受风压面积计算值;
A S ——迎风面构件的投影面积计算值;
B 1 ——导地线覆冰风荷载增大系数;
B 2 ——杆塔构件覆冰风荷载增大系数;
B 3 ——绝缘子串覆冰风荷载增大系数;
B Z ——背景因子;
d ——导线或地线的外径或覆冰时的计算外径;
f 1 ——结构一阶自振频率;
g ——峰值因子,或重力加速度;
I 10 ——10m高度名义湍流强度;
I Z ——导线平均高z处的湍流强度;
——湍流强度沿高度的分布函数;
L P ——杆塔的水平档距;
L X ——水平向相关函数的积分长度;
n ——垂直风向绝缘子联数
R ——共振因子;
V 0 ——基本风速;
W 0 ——基准风压;
W I ——绝缘子串风荷载标准值;
W S ——杆塔风荷载标准值;
W X ——垂直于导线及地线方向的风荷载标准值;
z ——导线、地线平均高度,或塔段离地高度;
α ——地面粗糙度指数;
α L ——档距折减系数;
β C ——导地线阵风系数;
β Z ——高度z处的杆塔风振系数;
γ C ——导地线风荷载折减系数;
δ L ——档距相关性积分因子;
ε c ——导地线风荷载脉动折减系数;
ε t ——杆塔风荷载脉动折减系数;
η ——塔架背风面风荷载降低系数;
φ 1 ——结构一阶振型系数;
λ I ——顺风向绝缘子串风荷载屏蔽折减系数;
μ S ——构件体型系数;
μ SC ——导线或地线的体型系数;
μ SI ——绝缘子串体型系数;
μ Z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θ ——风向与导线或地线方向之间的夹角;
ζ 1 ——结构一阶阻尼比。
2.2.3 冰荷载
c ——设计冰厚;
d 1 ——地线或单根导线的外径;
I k ——冰荷载标准值;
L V ——覆冰情况的杆塔垂直档距;
n S ——导线分裂数;
ρ I ——冰密度。
2.2.4 偶然荷载
A ——计算至一般冲刷处的基础阻水面积;
F ——漂流物作用在水位线上的冲撞力标准值;
F w ——水流力标准值;
K ——基础柱的形状系数;
m ——漂流物的质量;
T ——撞击时间;
V w ——水流速度;
ρ w ——水的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