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七讲 信仰危机问题与精神家园的重建

同行相聚闲聊,都说现在第一志愿报考哲学的考生越来越少,即使名校著名哲学系亦复如此。哲学仿佛日暮途穷,感慨万千。

历史往往昭示着未来。人类历史上的变革、革命都与哲学不可分。18世纪的法国、19世纪的德国,哲学都是作为革命的先导。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同样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引发的思想变革不可分。从文化角度说,哲学是文化的活的灵魂。人类轴心时代之所以如此久远,仍未 成为历史遗忘的角落,与彼时出现的灿若星辰的伟大哲学家不可分。17世纪的英国、18世纪的法国、19世纪的德国,在它们的文化光芒中都闪烁着哲学家群星的身影。中国历史更是如此。从先秦百家争鸣时代,历经魏晋、两宋、明清,都有名载史册的杰出哲学家。在当代中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哲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如果缺位,是根本不可想象的。

当代哲学学科陷入某种困境是世界性的。只要我们把哲学地位演变放在人类历史过程中来考察,我们就不会感到沮丧。社会主义中国前途光明,中国哲学的前途同样光明。一个有如此丰厚民族传统文化底蕴的中国,一个由于改革开放而有条件会通中西、贯通古今、打通马中西哲学的社会主义中国,哲学在人们心目中的衰落,只是市场就业导向导致的暂时现象,绝不是中国哲学发展的没落。笔者坚定地相信,在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大潮中,哲学一定能发光,“密纳发的猫头鹰”将会在中国天空再度起飞! MsQeq9u0mxk3Sd7bM5+uVn6J5pOG92zZ+8FghDkHyZmw8F7g6nxY0jjtgT+J62u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