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2年3月15日)
朱镕基:请大家提问题,分秒必争。
中央电视台记者:在世界经济低迷的情况下,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率预测目标为7%。请问总理,能否达到这个目标?主要措施是什么?
朱镕基:今年国民经济增长的预测目标为7%,是经过我们周密考虑,考虑了各方面的不利因素,包括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等因素来制定的。我想是可以实现的。具体的措施已经在我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做了简述,我就不再重复了。从今年第一季度的情况来看,比我预想的要好。根据国家统计局的预测,今年第一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比去年同期增长7.5%。因此,我对此更有信心,也就是说,对实现经济增长7%的目标有信心。
德国德新社记者:今年对中国来讲是关键的一年,要选举产生新的领导班子,包括下一任总理,有人看好温家宝副总理,对此你是否能发表评论?另外,对你的继任者,你有什么建议?
朱镕基:我觉得你提这个问题的时机恐怕是太早了一点,因为你所提的问题的答案连我都不知道,所以我就没办法告诉你,很抱歉。
新华社记者:今年我国财政赤字为3098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 的比重达3%。请问总理,如何看待我国的财政风险,这对下届政府有没有影响?
朱镕基:前天我看到香港有一份报纸,送给我一个“荣誉”称号叫“赤字总理”。我从来不接受荣誉称号或者荣誉学位,因此,对这个问题我需要解释几句。我查了手头的资料,我只查了二十几个国家。2000年,19个国家都有赤字,包括一些发达的大国。所以,问题不在于财政有没有赤字,而是这个赤字的水平是否在承受能力范围以内,特别是这个赤字是用在什么地方、“赤”在什么地方。中国今年的预算赤字是3098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左右。国债余额总计2.56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6%左右。这两个数字都在公认的警戒线以内。至关重要的是,我国这个赤字不是用在弥补经常性的预算方面,没有把它“吃”掉,而是用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本届政府已发行的5100亿元国债,带动了银行资金和其他资金,一共完成了2.5万多亿元的工程。包括新建10万公里的公路,其中1.3万公里是高速公路;新建5000公里的干线铁路,加上复线、电气化铁路在1万公里以上;建设了9500万千瓦的电站,全部改造了农村的电网;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用户已经达到3.2亿户。这些都是实实在在地摆在那里的。因此,我留给下届政府的不只是债务,还有2.5万多亿元的优质资产,这些在未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将长期发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为重要的是,这几年5100亿元的国债加上银行配套的贷款,拉动了整个工业生产,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财政的收入每年都大幅度地增加,这才使我们有可能大力改善人民的生活。最近几年职工工资差不多增加了一倍,还使我们构筑了一个比较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也使我们有大量的资金投入教育和科技战线。与此同时,最近几年里人民群众的银行储蓄存款也不断地增加,保持每年增加7000亿到8000亿元人民币的水平。 如果我们不是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中国经济也许就垮了。因此,从这里可以看出,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力度也是恰到好处的。你看1998年以来这4年,物价一点也不涨,降得也不是很多,在1%上下浮动,足见中国的“功夫”是不错的。所以,对不起,我不能接受“赤字总理”这个“荣誉”称号,奉送回去。我为我们国家能够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不但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带给我们的影响,而且利用这个机遇空前地发展了国民经济而感到自豪。
韩国《朝鲜日报》记者:昨天有20多个朝鲜人进入西班牙驻华使馆,请问中方怎么处理这件事?
朱镕基:中国的外交部门已经跟有关的驻华大使馆进行了协商,达成了协议,将按照法律予以解决。请你稍微等一等,也许很快就解决了。
日本共同社记者:我想问两个问题:第一个是日中关系问题。今年是日中邦交正常化30周年,日中两国的高层往来比较多。我听说,中方已通过外交渠道表示希望日本皇太子和皇太子妃来中国访问。你认为如果他们来的话,能够推动日中关系的发展吗?另外,他们会受中国老百姓的欢迎吗?第二个是内政问题。我认为中国现在的社会阶层两极分化比较严重,有一些专家也认为,要改善这个现象,培育和扩大中产阶层是必要的,你是否同意这样的看法?如果同意,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培育这样的中产阶层?
朱镕基: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前年,我和森喜朗首相见面时就把今年确定为“中日友好年”,双方将举行一系列纪念活动,来庆祝邦交正常化30周年,包括加强沟通和往来,在中国举行“日本文化年”、在日本举行“中国文化年”活动等等。关于邀请皇太子和皇太子妃访问中国的问题,我们早就予以推动,我们当然希望他们能够接受邀请,我相信他们一定会在中国受到热烈的欢迎。
关于你提出中国存在着贫富差距加大的现象,我认为是存在的。你大概记得邓小平先生讲过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那么必然是有一部分人现在还没有富起来。因此,贫富差距的扩大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里,也许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在执行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政策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扶持低收入的群体,或者说弱势群体。比如说,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占了《政府工作报告》的很大一部分,可以说已成为我们的一个中心工作。又如,对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视,扶持下岗的、失业的、离退休的职工,都是我们工作的重点。除了政府通过财政预算来缩小这种贫富差距以外,最重要的手段就是税收。我们通过税收政策、税制改革来扶持这一部分还没有富起来的人民群众。我相信,在经过一个时期以后,这种贫富差距扩大的现象最终会得到解决的。
2002年3月15日,朱镕基在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新华社记者姚大伟摄)
香港《经济日报》记者:现在香港跟内地正在商谈建立类似自由贸易区的更紧密的经贸关系。我想问一下,中央有什么政策来继续巩固香港的亚洲金融中心的地位?另外,在中国加入WTO后,香港怎么样帮助内地的经济发展?
朱镕基:香港特区政府成立以来,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香港碰到了暂时的经济困难。但是,我始终认为香港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地位。它的国内生产总值相当于广东省。没有任何一个大城市在近期内能够超过香港。我相信香港一定能够克服当前面临的暂时经济困难,对此我们是有信心的。至于中央政府对香港能够提供什么样的帮助与合作,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的官员正在进行紧密的协商。只要对香港有实惠和好处的事情,而且是可行的,中央政府一定会全力以赴。我相信香港完全能够保持它的亚洲金融中心地位,特别是在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以后,机遇会更大。
俄罗斯俄通社—塔斯社记者:你今年要和俄罗斯总理再次举行会晤,请你评述一下中俄关系现状,包括两国经贸合作关系的发展前景。
朱镕基:中俄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最近几年发展得非常好,特别是去年江泽民主席和普京总统签订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更加巩固了这种友好合作关系。表现在经济领域里,也产生了实际效果。去年中俄两国之间的贸易额比前年增加了三分之一,这个贸易统计是不完全的,因为有很多边境贸易没有统计进去,就公布的贸易额来讲,这个发展是非常巨大的。去年中俄两国总理在圣彼得堡举行定期会晤,我们商定在经济贸易和各个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我预期在两年,也许三年之内,我们可以把现在的中俄贸易合作水平提高一 倍。今年两国总理定期会晤将在上海举行,我们将进一步共同努力推进中俄两国友好合作包括经济贸易合作迅速发展。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记者:跟1998年你第一次举行记者招待会的时候相比,现在看起来,你虽然同样的帅,但是略显疲劳。我的问题是,操持一个有13亿人口国家的大事,我难以想象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你能否谈一下,在你管理国家大事的时候,最让你头痛、最让你难以入睡的问题是什么?你担任总理以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也有一些事情可能现在还没有完成。你能否讲一下哪方面做得还不够?另外,你有没有想过再干一任?
朱镕基:我比1998年是不是显得疲劳,我不知道在座各位作何评论。不过我想,时间已经过去4年了,人总是要老的嘛。但是,这4年以来,我始终丝毫不知疲倦地在进行我所担负的政府的工作。我想,这4年本届政府做成了很多事情,特别是刚才讲的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而且在这几年里不断发展了我们自己。当然,我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完成。令我最感头痛的是什么?我一天到晚都头痛,最厉害的,就目前来讲,主要是增加农民的收入。因为这4年里,国家的公务员差不多增加了一倍的工资,而物价没有涨。大多数大中型国有亏损企业在3年里面已经基本脱困,很多企业职工的工资也有很大的提高。离退休职工由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他们的待遇也提高了,我想他们都是很高兴的。但是比较起来,农民的收入增加得不快,个别地方还有下降。对这个问题,这几年中国政府做了巨大的努力,在我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用了大量的篇幅,但是要解决这个问题是不容易的。最根本的措施,是要靠农业种植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现在的粮食供过于求,农产品越来越多,种什么什么多。价格上不去,农民的收入就增加不起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美国的农产品还要大量地在中国登陆,国内农产品价格 还要下降,农民不是更困难吗?这就是我很头痛的事情。现在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大豆已经相当于中国大豆年产量——1500万吨了。当我们想采取转基因农产品管理办法的时候,这也是国际上很多国家实行的办法,你们美国的领导人就来跟我谈大豆的问题,说影响美国10亿美元的出口,要我们慎重一点儿。但是美国对中国出口的钢铁产品,却宣布要加税8%到30%,这样就影响中国3.5亿美元的钢材没法向美国出口。我可不可以像美国领导人关心大豆一样也关心我们的钢材,也对美国大豆加税30%行不行呀?这些都是头痛的问题,但我想虽然头痛,还是可以解决的。因为现在全国粮食库存有5000亿斤,我们可以开仓济贫,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湖的政策,使农民的收入直接或间接地得到增加。同时,我们正在实行农村费改税的政策,以减轻农民的负担。我相信,这些措施能够缓解目前农民困难的局面。再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农民的收入会增加起来。当然,这需要一定的时间。
《人民日报》记者:本届政府开始时提出的目标是“一个确保、三个到位、五项改革”。请问总理,在本届政府任期内,这些目标能否全部实现?
朱镕基:我在1998年本届政府开始时所提出的“一个确保、三个到位、五项改革”,在这4年里面就已经基本完成了。“一个确保”,是确保1998年经济增长速度达到8%和人民币不贬值。结果,人民币没有贬值。当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为7.8%,比8%少了一点,原因大家也知道,1998年遭受了严重的水灾,加上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稍微差一点。“三个到位”,第一个指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在3年内实现扭亏为盈,这个目标在第三年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如果没有这些国有企业缴纳的大量税收,财政收入状况就不可能这么好,不可能每年以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一倍的增幅在增加。第二个 “到位”是金融改革,我们已经对商业银行进行了很大的改革。我们借鉴美国RTC (1) 的经验,把不良贷款分离出来,成立资产管理公司,使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有很大转变,光去年一年,不良贷款的比例就下降了3个百分点。第三个“到位”是精简政府机构,这在当年就已经完成了,减少了一半的人员。现在,精简机构已经推进到省、市、县政府。“五项改革”,包括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投资融资体制改革、住房制度改革、医疗制度改革以及完善财税制度改革。这五项改革,有的已经完成,有的正在进行,我对于改革的进展还是满意的。因此,我认为本届政府实现了对全国人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所作出的承诺,要不然为什么每次《政府工作报告》都以高票通过呢?可以说我们问心无愧。但是还有很多工作没有做好,我们要继续做好。
英国路透社记者:自你担任总理以来,中国在经济领域进行广泛改革。中国即将召开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十六大以后,中国是否会强调在政治领域进行改革?另外,接着CNN记者的问题,再问一下,你是否寻求连任?如你不想再干一届,那么你的同事,江主席、李鹏委员长是否也会退下来?
朱镕基:我想,中国的政治改革,也就是建立民主法制国家的改革一直都在进行。今后会以更大的力度来进行。至于连任不连任的问题,我已回答了无数次这样的问题,每次都引起无端的猜测,所以我重复刚才的话,你耐心等待一段时间,答案马上就有了。
台湾《联合报》记者:在你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台湾的部分,我们注意到你并没有提到以前常用的一些词语,例如“绝不承诺放弃对台湾使用武力”,也没有使用最近常听到的“渐进式台独” 这样的词,请问你是出于什么考虑?是不是反映大陆对台湾有一些新的思路?是不是基于台湾民进党执政的事实?
朱镕基:中国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没有任何改变,我们始终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和江泽民主席所提出的八点具体解决措施。我没有强调的问题不等于我们的政策就改变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主要是针对那些坚持“台独”的顽固势力所讲的,这个话没有变,但是也不需要我天天讲、月月讲。
美国彭博新闻社记者:在几个月以前,我们看到中国银行的一些海外分行有一些腐败现象被揭露出来,它们有一些违规的贷款等等。另外,中国的同行也有同样的报道,中国银行广东分行也有类似的问题。我想问的是,在中国的银行界是否还存在这样的问题?这种问题有多严重?中国正在采取什么办法解决这样的问题?此外,既然已经有了这些报道,这是否影响你过去一直提倡的一种做法,就是你鼓励中国的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保险公司要到海外上市?现在出了这些问题,有了这些报道,是否影响这方面的考虑?
朱镕基: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有十几万亿元人民币的资产,在个别的分支机构发生违法事件,我想这不是什么太奇怪的问题。你们美国不是也出现了“安然事件”吗?由于你们在认真地处理“安然事件”,中国的报纸、杂志、舆论界没有大肆渲染这件事情。同样,中国银行的个别分支机构发生一些违法事件,也不值得大肆渲染。我们对这种事件的态度是非常严肃的,是依法处理的。我想,个别的银行分支机构发生这种违规事件,不会影响中国银行、中国金融界的信誉,也不会影响中国的银行将要在国内或者在海外上市的目标。
法国法新社记者:朱总理,我们听到很多中国老百姓说,很希望你连任。但你刚才不太想回答这个问题。请问,无论下一届总理是谁,你觉得他应该有什么优点呢?如果下任总理不是你的话,你觉得他在哪个方面应该向你学习,在哪个方面不应该向你学习?
2002年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记者招待会。图为到会的中外记者。 (新华社记者王晔彪摄)
朱镕基:我很佩服你们新闻记者的执著和毅力,总是要把这个问题追个水落石出。但是我刚才已经说过了,连我自己都不知道答案,我怎么回答你呢?至于我本人,除了我确实是在埋头苦干以外,我没有什么优点,我不希望别人学习我。特别是某家香港报纸说我的本事就是拍桌子、捶板凳、瞪眼睛,那就更不要学习我。但是这家报纸说得不对,桌子是拍过,眼睛也瞪过,不瞪眼睛不就是植物人了吗?板凳绝对没有捶过,那捶起来是很疼的。至于说我这样做是为了吓唬老百姓,我想没有一个人相信这种说法。我从来不吓唬老百姓,只吓唬那些贪官污吏。
香港亚洲电视记者:刚才你提到香港比起内地的其他城市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我们也看到一个事实,就是现在内地很多大城市发展得很快,也追赶得很快,尤其是它们在国家整个经济的战略发展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但是,香港在这方面还不是太明确自己应该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请教一下总理,能不能具体跟我们讲一下,你觉得香港在未来可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因为我们都很担心,像过去20多年引入外资的角色可能要失去了。
朱镕基:香港曾经扮演着亚洲金融中心的角色,同时,也是一个文明的国际城市。我想,这种优势香港并没有丧失。特别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香港对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所作出的贡献是第一位的。今后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我想香港的地位应该作一些调整。所有香港的精英都在为这个问题进行探讨。我们也愿意和香港特区政府,和香港人民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我始终坚信,香港的优势还没有完全发挥,它将来的地位是不可限量的。我刚才已经说过,没有任何一个内地的城市可以在近期代替香港。我们都应该有信心,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