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 满足人民美好精神生活需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其中,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都是精神生活层面的内容。精神生活需要同物质生活需要一样,都是人的基本需要。当社会生产力得到不断发展,满足人民需要的能力得到提升时,人民就不再满足于一般的精神生活需要,而是追求更美好的精神生活,更高的文化境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目的是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生活需要。

(一)增强人民精神动力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站在时代前列,合乎历史潮流,符合客观真理,反映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文化,可以为人民从事的实践活动以及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动力支持。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以增强个体的精神动力。个体精神动力就是某种精神因素因被个体主体所理解、吸收、内化而对主体的实践活动产生的精神推动力量。恩格斯指出:“推动人去从事活动的一切,都要通过人的头脑,甚至吃喝也是由于通过头脑感觉的饥渴而开始,并且同样由于通过头脑感觉的饱足而停止。外部世界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人的头脑中,反映在人的头脑中,成为感觉、思想、动机、意志,总之,成为‘理想的意图’,并且以这种形态变成‘理想的力量’。” 精神因素通过人的头脑形成感觉、思想、动机、意志等,明确主体的行动方向,从而对个体的学习、生活、工作产生强大的推动力。这种精神推动力来源于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高尚的情操、美好的追求、明确的是非观念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的文化,能够给人以思想的启迪、心灵的震撼、真善美的引导。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以增强群体的精神动力。群体精神动力就是群体作为主体形成的群体性的精神因素。没有共同的群体精神,群体就会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也就难以推动群体实践活动的发展。只有创立群体需要的奋斗目标、共同的理想信念、正确的思想意识,才能被群体主体所认同和接受,把分散的、不同的精神力量整合凝聚为共同的、统一的精神力量,形成群体的精神凝聚力。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ad hominem],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ad hominem]。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 强调了理论只有把握住“人”这个根本,才能具备彻底性,才能掌握群众并变为物质力量。从而确立了理论应当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显然,形成共同的群体精神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解决好为什么人的根本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为谁著书、为谁立说,是为少数人服务还是为绝大多数人服务,是必须搞清楚的问题。”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也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 可以说,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有利于抓住“人”这一根本,有效引领和引导人民群众,形成群体的精神动力。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以增强民族的精神动力。民族精神动力就是民族精神对某一民族主体及其实践活动的推动力和支撑力。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 从中国历史发展来看,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的发展史,在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何以能够应对挑战、浴火重生、不断发展?“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 但是,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苦难,中国人民何以能够不断攻坚克难、取得胜利?力量源泉来自对中国精神的坚守和追求。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发展。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等为中国精神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是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生动象征。新时代条件下,中国精神依然是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

(二)丰富人民精神家园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精神家园是人在文化认同基础上形成的文化寄托和精神归属。对个人来说,精神家园为其提供了一个系统、稳定的价值世界,代表着一个人的归属感。对民族来说,精神家园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撑,表征着一个民族的凝聚力。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重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丰富人民的精神家园具有重要意义。

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丰富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应对现实的需要。一方面,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民族身份归属的标志和安身立命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而且中华文明从远古一直延续发展到今天。为什么中国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顽强生存和不断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 可以说,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成博大精深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文化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和共同情感,是中华民族不能脱离的精神家园。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网络信息化、社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世界范围内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多元并存、多样发展,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这易造成人们文化认同的迷失和价值观念的迷茫。因此,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丰富人民的精神家园,已然成为时代的重要课题。

作为一种价值理念,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以规范人们的行为方式,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道德基础。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物质和精神两个因素,缺一不可。人要维持基本的生存,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人要保持灵魂的安宁,必须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只有将崇高的道德准则转化为人民的道德践履和个人品质,才有可能带领人民走向幸福与高尚的生活。邓小平同志提出,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作为重要战略任务。江泽民同志更是从以德治国的高度肯定了道德建设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高度强调道德建设的意义,“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 。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灵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要求融为一体,深入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国家、构建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形成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可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进一步充实人们的精神世界,帮助人们抵制享乐主义、消费主义和物质主义价值观的侵蚀,带来精神上的增值和文化品位的提升。

作为一种理想信念,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人们指明奋斗的理想和目标。就人的本质来说,人不仅追求物质生活,还追求精神生活,寻求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人为什么活着?人怎样生活才能有意义?”这是每个人都会思考的价值问题。由此,构建精神家园就是树立人生信仰信念,寻找安身立命的支撑,消解身份焦虑和心理失衡,为人寻求一种精神归宿。只有具备了崇高的价值信仰才能使人获得精神的升华与情感的寄托。习近平总书记将理想信念比喻为人的精神之“钙”,“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是国人一生矢志不渝的精神追求,只有坚守这一精神家园,才能铸就铜墙铁壁,才能练就钢筋铁骨,才能达到精神“脱贫”的目的。但是,“崇高信仰、坚定信念不会自发产生。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 。也就是说,培植和坚守我们的精神家园,就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用先进文化来武装人、影响人、塑造人、培养人。

作为一种精神纽带,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以统一人们的思想,维护民族的团结,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精神纽带类似于黏合剂,它可以使不同的民族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凝聚力和向心力,以此促进各民族的团结和社会发展进步。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纽带,就等于没有灵魂,没有生存发展的支撑力量,就会失去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世界上每一个成熟的民族,每一个独立发展的国家,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形态,都会有打上自己民族烙印的文化形式,这种独具特色的文化就是一个民族长久生存、绵延发展的重要源泉。就中国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历史积淀,随着历史的演进会渗透进每个中华儿女的心灵深处,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行为准则以及处世态度,构成每个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形成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将五十六个民族凝聚为一体的精神纽带,是推动各民族同心同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三)提供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

文化是人的存在方式,人需要精神生活。人是有生命的活动体,但与动物不同,“人类社会与动物界的最大区别就是人是有精神需求的,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时时刻刻都存在” 。正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与动物区别开来。满足人的物质需求要进行经济建设,不断增加社会的物质财富;满足人的精神需求,需要抓好文化建设,增加社会的精神文化财富。并且,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人民对文化的质量、品位、风格等的要求也越来越严,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为人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来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 人民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为满足人民多方面的精神需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要注重把握先进性与广泛性、高雅性与通俗性、主导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等原则。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既要顶天立地、也要铺天盖地” 。因此,把握人民需求,生产出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和优秀作品,可以提高人民的精神境界和文化品位,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为人民提供丰富健康的精神食粮。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为人民提供健康的文化生活。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享有者。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行文化建设要坚持人民共建共享原则,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相统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文化事业具有公益性、公共性等特征,通过政府来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通过“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引导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文化产业具有经营性和市场性等特征,通过市场来配置文化资源,为人民群众提供个性化、分众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群众的多样文化需求。文化是铸魂的工程,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责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应该坚持社会效益的原则,为人民提供更多高质量、高品位的作品,引导人民追求真善美。当然,在进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时不能完全不考虑经济效益,要遵循市场的运行规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 因此,在进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过程中,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有利于保证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为人民提供丰富健康的文化生活。 I+wjPf9+62umbQWzlbdi1dWLFm/TTr59BeYR+KZWWe4jXxxzh6YRbYGmnJY6x4g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