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 为人类文明做出新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高度的责任感提出了一系列适应时代发展进步的思想理念。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标志着我们党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世界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胜利,“使具有500年历史的社会主义主张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功开辟出具有高度现实性和可行性的正确道路,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并且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围绕中国实践的时代主题发展起来的文化,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进行的理论创造,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承与发展。

由于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正是在这两大发现的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才构建起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但是,马克思、恩格斯只是揭示了人类社会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一般规律,并没有具体阐述共产主义实现的具体过程以及各国如何实现共产主义、如何建设共产主义等具体问题。马克思主义并没有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式、手段、模式等具体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马克思主义从诞生起,时代化就是其内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各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者需要根据本国的国情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符合本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

就中国具体情况而言,马克思主义面临进一步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问题。自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很多中国人都在努力抗争,但都以失败告终。直至“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中国有了希望。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奠定了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进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从理论和实践上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问题,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从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到提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题,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发展过程。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九个学习”,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关于坚守人民立场、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关于人民民主、关于文化建设、关于社会建设、关于人与自然关系、关于世界历史、关于政党建设的思想。这“九个学习”的思想具有穿越时空的理论魅力。纵观历史的流变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整体文化脉络传承关系。

当然,“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文化根植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由社会存在来决定。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文化也要与时俱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理论。立足中国社会现实,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深化认识,进行经验总结,促进理论创新,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让科学社会主义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二)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提出来的具有先进性、进步性、时代性的思想理念,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当代人类面临众多突出难题。“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 。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才能解决时代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问题。当今我们处在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日新月异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虽然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时代的主流,冷战时期的两大阵营对立已经不复存在,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走上现代化发展的快车道,国际力量的对比日益呈现多极化的趋势,朝着有利于和平与发展的方向发展。但是,这个世界依然面临众多的挑战,“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形形色色的保护主义明显升温,地区热点此起彼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军备竞赛、恐怖主义、网络安全等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面对亟待回答和解决的理论和现实难题,我国希望并有理由相信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并会提出自己的主张与方案促进世界向前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出,“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 。中国“将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义出发,贡献处理当代国际关系的中国智慧,贡献完善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为人类社会应对21世纪的各种挑战作出自己的贡献”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何以能够解决人类问题?这是由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特性决定的。首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民族性特点。民族是文化发展的属性,任何一种文化都要依托一定的民族而发展。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必然带有本民族的特点与烙印。同理,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没有自己文化的民族,就不是一个民族,简而言之,文化是民族的。“世界历史是个整体,而各民族是它的‘器官’。” 文化只有是民族的,才有可能是世界的。其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也具有开放性特点。先进文化具有面向世界的特点,任何先进文化都不是自我封闭、孤芳自赏的,而是一种海纳百川、包容万物的文化。世界发展是丰富多彩、异态纷呈的,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以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成果,只有坚持洋为中用,做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才能获得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动力,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因此,从人类文明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视野来看,中国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结合当代中国国情发展起来的先进文化,既有自身民族的特点,也可以为人类文明提供中国智慧。

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世界日益需要中国,中国也需要世界,中国可以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 民族性与开放性的统一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在逻辑。可以说,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把握,更是对新时代坚持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回答,也是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解答,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世界发展谋进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论之源。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同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也不是无中生有的,其与中华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 。“2000多年前,中国就出现了诸子百家的盛况,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上究天文、下穷地理,广泛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他们提出的很多理念,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等,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这些思想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根本问题的思考,具有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重要意义。

解决人类面临的难题,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不仅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难题的启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 。“对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我们应该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 。因此,“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 。解决人类难题,我们应该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例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思想,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以诚待人、讲信修睦的思想,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的思想,等等。

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性发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传统文化并不都是先进的。“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 因此,我们在研究和运用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注重结合时代条件和实践发展进行正确取舍,坚持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含义,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造福人类。二是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需要立足本土,坚持主体性。“如果不加分析把国外学术思想和学术方法奉为圭臬,一切以此为准绳,那就没有独创性可言了。如果用国外的方法得出与国外同样的结论,那也就没有独创性可言了。” 三是解决世界的难题仍然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共同参与。中国提出自己的观点,但不能企图用一种模式来改造整个世界。“一些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可以用来说明一些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历程,在一定地域和历史文化中具有合理性,但如果硬要把它们套在各国各民族头上、用它们来对人类生活进行格式化,并以此为裁判,那就是荒谬的了。” o42OzIvqTHaMQDEhNwJnYOYm8I1IdtHjg4kukz9daNX/5c3LoHjzuMcZcQxmbha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