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文化自信的理论价值

文化自信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逻辑,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和完善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反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本质,夯实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文化基础。文化自信进一步揭示了文化强国建设的规律,为中国共产党文化思想的弘扬做出了新的贡献,丰富和完善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治理理论,同时也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 将“自信”复归为国家治理、民族复兴的心理支持

“自信”是心理学范畴的概念,体现的是人们对自我评价的积极态度,是一种进取向上、健康乐观的情感认知、意识观念,是一种能力和态度。自信发生于自信主体对自信客体的信任度评价,自信主体、自信客体、自信介体三者相互作用,生成为自信意识,表现为不同自信形态的自信度评价。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是指中国人作为国家主人对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信念和信心。

许倬云在《说中国》一书中认为,古代中国是一个“天下国家”,只有文化边界,没有清晰的地理边界。“天下国家”在秦汉时期获得了发展,在隋唐时期到达了巅峰。这种“天下国家”背后是文化自信的支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但是,“天下国家”在明清时期走向僵化和保守,失去了盛唐时制度无边界、文化无边界、外交无边界的自信。特别是到了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理彻底被击碎。但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的资本与底气不曾远去。

2015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期间会见外方代表时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以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鲜明特征和主要内容的“中国自信”,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现实内涵,是对中华几千年强盛文明史的复归。

科学的自信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事物发展本质的认识,是对前进道路上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风险的清醒判断。文化自信区别于文化自卑、文化自觉、文化自强和文化自负,但又与这些文化心态联系密切。这些文化心态的主体是中国人(包括各民族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等),客体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介体是各种文化形态。自信度评价的不同,表现出来的文化心态也各异。

文化自信重视自信固有的属人特征和生成变化规律,将其指向作为人类精神力量的文化现象,借助自信介体,增强自信主体对自信客体的积极性自信度评价。从主体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是民族自信、国家自信和政党自信的有机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主体的最高概括。从客体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是政治自信、经济自信、文化自信、社会自信、生态自信的有机统一,同时也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有机统一。从介体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文化资源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

文化自信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这是文化自信的灵魂与根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主体的文化自信源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导和中国综合实力与国际影响力的极大提升,源于自信评价主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深刻汲取人类社会特别是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客观辩证的自信评价。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就是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精神提升到民族精神、革命精神、时代精神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世界观、方法论层面,使之成为“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也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来源于实践,来源于人民。在深入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性和真理性的基础上增强文化自信,对于深刻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指导新时代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关于文化功能与作用的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为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思想的弘扬做出了新贡献,它着眼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推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结合实践发展和时代诉求,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发展的规律,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关于文化建设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经验,进而形成了一系列符合现时世情、国情、党情的文化建设发展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康庄大道。”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理论,特别是其中所蕴含的认识文化的方法,都是文化自信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基石,都是文化自信形成的思想理论和方法论的根本标志。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95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增进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统一提供了坚实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认为,先进文化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力量。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文化与社会实践密不可分,文化产生于人的实践,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同时对实践产生能动作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

文化自信结合时代发展与实践需求,从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肯定、认同和自豪,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文化主体对西方外来文化理性地“扬弃”三个维度,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认为文化的力量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其功能与作用既表现在对意识形态的整合和价值体系的构建上,又表现在对公民思想、行为的引导和规范上,还表现在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和对社会的凝聚作用上。

近代以来,我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力和科技衰落,社会贫穷落后,民族文化心态由自信转向自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要向西方先进文化求“解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从一穷二白发展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成为中国人自信与自豪的现实依据。但同时我国社会承受着传统、理性及意识形态的多重变奏,全球化与反全球化、替代全球化思潮激烈交锋,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非社会主义文化和反社会主义文化的各种思潮不断变换手法,严重伤害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动摇党和人民群众文化自信的根基。中华民族既面临实现伟大复兴、立时代潮头的大好机遇,同时也存在文化软实力不强、民族自信度不够的现状,缺乏自信成为中华民族由成长到成熟,由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民族性心理障碍。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 “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离不开经济、科技等“硬实力”的支撑,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也不可或缺。文化自信将文化作为治国理政、民族复兴的重要内容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动力与不竭源泉,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文化内容,深化了文化作用于实践的规律性认识。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习近平把文化自信与国运兴、民族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自信作为文化强国建设的必要条件,深化了对文化自觉、文化自强到文化自信的发展规律的认知,对文化与社会实践的辩证关系有了进一步规律性把握。

三 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治理理论

习近平提出的“四个自信”与“四个全面”、“四个意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五大发展理念”等理论,一起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构成。其中,将文化自信提升到国家战略局面,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共同构成大国崛起、民族复兴的共识性心理支撑还是首次。

文化既是一种复杂精神活动的生产力,又是国家和民族的重要软实力,整合、凝聚社会各方力量,有着强大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实践性的、人民性的文化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讲话内容包含了文化特质、文化比较、文化包容和文化发展,其底层逻辑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信,其本身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文化自信作为一种由内而外生发出来的文化自我肯定的原生性力量,理论建构方面体现为对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深刻认识,对中西方文化关系的准确把握,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发展趋势和发展目的的规律性认识;其意义指向表现为提升我们党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认识水平,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进一步揭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构成。

文化自信渊源于中华民族创造的中华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思想升华,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国化、时代化和实践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的基本原理,汲取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思想精髓,结合时代发展进行时代化、实践化转化,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要求,丰富与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旗帜,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规律。党的十二大首次提出“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党的十五大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要对人类文明做出应有的贡献,党的十六大提出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提高党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角度提出建设和谐文化;党的十七大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发展目标;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正式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命题,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明确提出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并且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具有鲜明的科学性。

文化自信坚持唯物史观,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文化治理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等人在创立和发展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逐步确立了科学唯物的群众史观。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根本价值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特征之一。马克思说过:“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 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凝结着人民的主体性创造,人民群众才是社会发展的推动主体和社会历史的创造主体。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认为,文化的形成是“人化”的过程。文化主体将个体内部的意识、观念、想法等通过实践转化到外部的客观世界,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世界转化为人化的世界,文化应运而生。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 人民既是实践活动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关于人的学说,其一切思想和理论都致力于实现人的自由解放与全面发展。“‘文化’作为一个历史范畴,集中地体现为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本身的发展上。” 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人类发展的终极目标,将文化解放人、文化塑造人、文化发展人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本政治立场,阐释了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文化自信的逻辑起点是人民,是人民对于生存与发展的自信。文化自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方向和基本遵循,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使其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实践性和时代性。

其一,文化自信进一步丰富了文化人民属性的内涵。“权力民授”是马克思主义的权力观。权力的价值取向指的是获得权力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谁,这是划分马克思主义权力观与其他权力观的分水岭和根本标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文化自信将文化价值与人民发展、人民利益、人民幸福紧密结合起来,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价值选择和价值追求与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价值取向相统一。习近平指出,以人为本“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强调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目的地位;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就是在分析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历史的尺度,也要坚持人的尺度” 。他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 文化自信的理论和实践都是立足于发挥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基础上的人的全面发展。

其二,文化自信思想凸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也是每个中华儿女的梦。”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他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时代的雕塑者。一切优秀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都源于人民,一切优秀文艺创作都为了人民。” 文化建设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让人民共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成果,发挥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生产的创造性、主导性和能动性,支撑文化自信建设,形塑价值观念,发展文化事业,创造文化成果。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既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又能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全社会积极向上、乐观健康的文化共识,形成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

习近平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成就都归功于人民,一切荣耀都归属于人民。要战胜前进道路上的种种风险挑战,顺利实现中共十九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汇集和激发约14亿人民的磅礴力量。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文化文艺工作者要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多到实地调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状况、把握群众思想脉搏,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

2019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联组会时强调:“新时代呼唤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理论家,文艺创作、学术创新拥有无比广阔的空间,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

文化自信究其实质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自信,它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价值指向,并落实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之中。

四 与党的建设理论有机结合,完善了党对文化建设领导的理论

文化自信建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基础之上,延续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建设的基本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创造性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与从严治党的党建理论有机结合在一起,全面推进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识,更好地为肩负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阶段的历史使命凝聚精神力量、涵养精神状态。

“先进文化作为时代智慧、民族智慧与人民智慧的结晶,其指导思想必然不能放纵多元,而应坚定地植根于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之中。我们的文化话语权不能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中拱手让人,不能任由多元文化消解国人已有的文化认同。”

文化自信的核心是对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其主要目标是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和增强国家亲和力、影响力的基础上,用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团结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激昂向上的精神风貌,同圆共享中国梦。从严治党要求我们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根基,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确保中国共产党体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成为凝聚人心,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力量。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理想信念,并形象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无论是文化自信还是从严治党,其底层逻辑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提供支撑,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从严治党为文化自信提供了组织和舆论上的支撑,文化自信为从严治党提供了文化监督与氛围支持,二者交会于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中。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习近平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共产党最有理由成为文化自信的主体。

文化作为一定社会意识形态的有效载体,表达和传递着一定统治阶级的思想和观念,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如马克思所言:“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阶级属性决定了党的领导,文化自信思想将党的思想建设与文化建设有机结合的程度推向了新高度。 j6SzBBl/UrcL481cBp+OyVX/H2NdtLsKlX4pFcYI3KQBZDtg+WZY3F0OQncoeHg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