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主编的话

周宪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术研究在这个急剧变动的时代,彰显出一个鲜明的特色,那就是新思潮、新观念和新方法的不断涌现。这些“新”重塑了学界的知识图谱,也重构了学者们的思考和写作。本期讨论的几个主题充分体现了变化了的社会和文化对文化研究的新挑战,这些变化逼促学术界做出敏锐的理论回应。

伴随新媒体技术的加速发展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当代中国的城市景观、影像文化与日常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铁、手机、淘宝、共享经济、数码技术,这些生活与文化装置不断塑造出全新的文化现象,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与感受。面对新的种种文化现象及其引发的一系列思考,我们迫切需要以新的眼光或视角审视当代中国文化。鉴于此,本期选取的专题与文章聚焦当代性和本土性,努力探究文化研究的中国问题和中国话语。

专题一是“文化研究关键词:数码媒介”,由两篇重要的译文构成。格鲁姆比亚的《数码媒介的特征》从理论上分析了数码媒介非线性、多媒介、超文本、群体合作、数据移动、数据储存的六大特性,是一部研究数码媒介的理论指南。埃斯的《数码媒介的伦理》则涉及互联网时代的伦理议题,包括隐私、私人空间、开放性等关键概念。这对互联网事业异常发达的当代中国而言,是一部很重要的理论参照。

专题二是“重访列斐伏尔:城市空间哲学研究”。列斐伏尔对于当代中国文化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代中国的农村改造与城镇化建设,正逐渐重塑传统空间属性与思维意识,因此对列斐伏尔的城市空间哲学的深入讨论很有现实意义。考夫曼与列巴斯的《迷失津渡:时间、空间与城市》关注的是空间哲学与时间节奏分析的关系。郑劲超的《“历史的主体”与“集中的形式”:列斐伏尔论城市与都市》一文则从“城市”与“都市”的语义研究,走向对列斐伏尔空间哲学的阐释,很具学理性。王嘉的《论斯蒂格勒及其城市思想》则将列斐伏尔的空间哲学与斯蒂格勒的技术哲学联系起来,从而走到了数码智能化与城市空间的新研究层面。陆兴华的《城市哲学何为?》讨论了从城市到公共政治哲学的路径,赋予了空间哲学以新的内涵。

专题三是“城市影像与空间社会学”。以城市影像的方式探讨都市空间、资本与权力的文化表征模式及其隐含的社会心理认知,已成为空间社会学和都市现代性研究中的重要方法。本专题的五篇文章旨在通过不同视角聚焦空间社会学的方法论特点和城市影像的表征模式。甘斯的《空间社会学:以“使用”为中心的视角》把城市视为由不同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建构起来的社会空间,旨在建构以空间的使用和交换为中心的空间社会学。许爱珠、宋楚唯的《论王小帅电影的空间叙事》旨在以王小帅的电影影像表征及其空间叙事方式为范例,揭示第六代电影导演作品中的叙事空间与空间叙事的纪实精神。其余三篇文章分别以巴黎、上海、香港三个都市空间为范例,借助影像与景观的阐释,“深描”了都市现代性在城市空间上的不同表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审视和反思不断重建中的现代城市景观。

专题四是“现代性、城市与情感”。所讨论的问题,涉及现代性城市中个人的情感特性与塑造的问题。杨向荣、雷云茜的《现代性速度体验与城市情感逻辑》指出现代社会高速运转重塑了人的感官。高宇的《街道:一种都市情感的空间生产机制》则以城市街道这一特殊装置解析现代城市对主体新型情感的塑造。王淑华的《新媒体、美食与情感——基于移动媒体的城市饮食传播行为与情感危机研究》,从我们的日常生活入手揭示了新媒体背后现代人遭遇的情感危机。

本期学者访谈栏目,邀请了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王宁老师做“全球化、世界主义与文化研究的中国学派”的访谈。其中涉及诸多当下非常重要的学科概念与问题,诸如全球化、跨文化、艺术与科技等,极具学理性与前瞻性。

照惯例,本刊仍旧开设“其他来稿”栏目,目的就在于拓展文化研究的视野与研究半径,增加对话的机会,增强跨领域、跨媒介的交流。五篇文章在研究对象上涉及艺术、音乐、电影等多个领域,在研究方法上涉及文化社会学、比较神话学、文化批评等视角,观点新颖,非常值得一读。 eaeR9pfx4CnB6jWKoZuR3q0z7HmneTJ7H6UHbIbR9XkyazhhJYsNlPOE6TkocHi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