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高度决定角度,角度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

有这么一段话,大概意思是,“站在80层楼往下看,满眼都是美景,从2楼往下看,满地垃圾。人若没有高度,看到的都是鸡毛蒜皮;人若没有思路,看到的都是问题。世界不会直接给你荣华富贵,给你的只有机会,这个时代什么都不缺,缺的是你走出来的勇气”。

是的,人生就是如此,站在战略高度,把自己的格局放大,你会发现很多美的事物,发现很多有价值的事情。而每天陷入柴米油盐中,格局就变小了,你会沉湎于烦琐的小事中,即使有美景,你也发现不了。

是的,你对世界是什么态度,世界对你就是什么态度,走出鸡毛蒜皮的小圈子,全新的世界就会来到你的眼前,走不出柴米油盐的琐事,眼前的各种问题就是你的全世界。

这说明,一个人的目标与梦想决定了他看问题的高度,决定了他看问题的角度。而一个人看问题的角度,又决定了他做事的思路,有什么样的思路,就有什么样的出路。

目标决定高度,高度决定角度,角度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这就是我总结的自律定律。

举个例子,比如我们做事的时候,什么叫目标决定高度,高度决定角度?站在人生目标的高度,问问自己:“我这一生到底想要什么?”再问自己:“年轻时不拼一把,要青春做什么?”从这样的目标与高度出发,看问题的角度自然会大不一样。

什么叫角度决定思路?从奋斗的角度出发,问问自己:“马云从英语老师变为企业家,是什么造就了他?”“娃哈哈的宗庆后,由校办工厂的销售员成为企业家,他是如何做到的?”以这样的角度看问题,你就会懂得“时势造英雄”,就会去想该如何赚趋势的钱。

什么是思路决定出路?在紧跟时代趋势这样的大思路下,你会发现,移动互联网每天都在创造新的奇迹,别人能行,你为什么不行?不会怎么办?学!

按照自律定律,重新检视一下我们过去做事的方式,加以对照,这样的做法与平常我们做事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比如与人交往,什么叫目标决定高度,高度决定角度?站在人生目标的高度,问问自己我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朋友?到底什么样的朋友才有益于实现我的目标?这样,选择朋友的角度就变了。

什么是角度决定思路?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朋友,选择朋友的角度变了,就会懂得不同的圈子造就不同的人。真正的朋友不在酒肉饭桌上,而是要看你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有没有共同点。只有价值观相同的人建立的友谊才能更长久。

什么是思路决定出路?懂得了什么样的朋友是真朋友,才会对身边的人重新定位:哪些是生活上的朋友?对生活上的朋友要讲友情。哪些是事业上的朋友?对事业上的朋友要讲利益,因为对做事来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这就是按照自律定律重新思考我们的人际关系。对照一下,这样的方式与平常我们交朋友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相反,站的高度不够,思考问题的角度就会局限于眼前的问题,容易出现“受害者心态”,把责任推给社会或他人,自己会陷入无助的境地。

看看我们身边,这样的人还少吗?

多少人在父母的劝说下,在周围人的示范下,把所有的钱早早地拿来购房,然后成为房奴,活着就是为了还房贷,等把房贷还完了,就到退休的年龄了。

多少人住着装修豪华但充满甲醛、氡辐射的大房子,却不愿意多花些钱买有机蔬菜,安装好一点儿的空气净化器或饮水机,总觉得媒体报道的那些因装修得白血病,因农药超标得癌症的人离自己太遥远了。

多少人每个月肯花上千元保养自己的好车,却不愿花几百元买营养品保养自己的身体;多少人愿意大把花钱到饭店大吃大喝,却不愿意花几百元进健身房,等到有一天进医院的时候,才发现一切都晚了。

多少父母肯每月送小孩去医院打针吃药治疗反复发作的感冒,却不愿想想如何提升孩子的免疫力,因为觉得孩子病了,去了医院就好了。多少人肯天天守着孩子学钢琴、学艺术、学奥数?他们更愿意去打麻将、吹牛、瞎扯,这就是不懂得“身教大于言传”的道理。

多少人把周末、闲暇时间都花在追肥皂剧上,天天流泪、开心、纠结、情绪波动,却不愿多花点儿时间看书,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跟上新趋势,等到哪天失业了,突然发现自己被时代抛弃了。

人生就是这样,当命运给了我们水泥,有人会用它做出向上攀登的台阶,也有人会把它做成绊脚石。

把水泥做成向上攀登的台阶的人,看问题的角度是积极乐观的,在困难面前,他们知道改变不了外界的环境,但他们可以改变自己对待困难的态度与行为,进而改变结果。

与此相对应的,是把水泥做成绊脚石的人,他们看问题时往往把自己当成“受害者”,即使明明有机会突围,也会选择“灰色”的道路。

他们即使没有什么烦恼,也总是不高兴。

他们把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抱怨上。

他们总是在灯开着的时候寻找黑暗的地方。

他们总是在生活的镜子中寻找裂缝。

他们相信阳光照射只是为了投下阴影。

他们在听说有很多人死在床上时,甚至害怕在床上睡觉。

他们无法享受健康,因为他们觉得自己随时都会病倒。

他们不仅设想最坏的结果,而且往往把事情引向坏的结果。

他们记不起幸福,总是想着他们的烦恼。

他们知道未来要靠超越自己、肯定自己才能获得,却总是存在“为什么要冒险,也许保持现状未来也不错”的侥幸心理。

有人把这些归结为“情商”,我觉得不太确切,准确地讲,这就叫世界观——我们看问题的角度。 qhA9HzfIVM0/YvXCwCLKHvViDbAaSfOioJKlxlWBTps4zR0DuTui78XjMpTLDSS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