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冶山卞忠贞公庙

子孝臣忠,垂竹帛,功名如许。想当日,直言正色,褰裳卫主。北府军兵遗恨在,南朝君相清谈误。便全家碧血染琱戈,青溪路。
国运改,荒坟墓。王者作,新祠宇。庙为明太祖敕修。看衣冠剑佩,精灵呵护。独叹谢鲲称放达,堪羞王导虚名誉。怅千秋、洒泪冶城边,听春雨。

题释

这是凭吊卞壸之作。卞壸(281—328),晋济阴冤句(今山东菏泽市)人,官至尚书令。东晋成帝初立,与庾亮同辅政,勤于政事。咸和二年(327),苏峻反,卞壸以尚书令领军将军,都督大桁东诸军事拒之。苏峻进攻青溪,众大臣避之。卞壸临危受命,怀报国之志,率二子及兵勇,奋力抵抗。苏峻军又趁风放火,顿时浓烟冲天,衙门都烧成了一片瓦砾。卞壸急在心里,再次冲入叛军中,还是无法击退敌人进攻。他的背上刚长了疮,还没有愈合。但胸怀报国之心,为了激励士气,身先士卒,英勇杀敌,终因不支,壮烈殉国,时年四十八岁。其二子卞眕、卞盱,见父殉国,悲痛之极,也跟着冲入敌军,亦力战而死。事后,卞壸的夫人裴氏抚二子的尸体哭说:父亲是忠臣,儿子是孝子,我还有什么可遗憾的?

卞壸谥“忠贞”,卞忠贞父子三人英勇就义,演绎了中华民族“忠孝贞”全节的家族忠烈史,反映了主流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历代受到人们的敬仰、尊崇。卞壸父子墓葬于南京朝天宫(原冶山)西侧,还建有庙。青年吴敬梓足迹常至冶山,卞壸成了他景仰的偶像。与同词牌的上一首同时填于雍正五年,内容却迥异,说明吴敬梓思想性格的多面性,即使忆游冶之时也不忘本志。也说明此时思想的过渡性,处在发展的过程之中。

在魏晋时期儒、玄二学的冲突中,卞壸常谴责玄学清谈。为赞美卞壸,此词以王谢二族的清谈名士作反衬。此时的吴敬梓还是从正统儒家子孝臣忠的理念出发,通过赞扬卞壸反映自己为建功名、垂竹帛,不惜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理念和抱负,同时表现了这种抱负无由实现的悲哀:“洒泪冶城边”。此后写的《冶城春望》《金陵景物图诗·冶城》继续钦仰卞壸,但对王导等名士的态度有了改变,见后说。

此词用了许多故实,多取自《晋书·卷七十·列传第四十》即卞壸传,以下未注明出处者皆出此传。

句释

“子孝臣忠”三句:(苏)峻平,从弘讷重议,“改赠壸侍中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贞,祠以太牢;赠世子眕散骑侍郎,眕弟盱奉车都尉。眕母裴氏抚二子尸哭曰:‘父为忠臣,汝为孝子,夫何恨乎!’”。

“直言”两句:“(明)帝崩,成帝即位,群臣进玺,司徒王导以疾不至,壸正色于朝曰:‘王公岂社稷之臣邪?大行在殡,嗣皇未立,宁是人臣辞疾之时!’导闻之,乃舆疾而至。”褰裳,房玄龄赞曰:“卞壸束带立朝,以匡正为己任,褰裳卫主,蹈忠义以成名。”

“北府”两句:北府,东晋建都建康,军府设在广陵,位于建康北,因称军府曰北府。君相清谈,指庾亮辈。《晋书》庾亮传言其“善谈论,性好庄老”。传后史臣评云:“晋昵元规(虞亮字),参闻顾命。然其笔敷华藻,吻纵涛波,方驾绅,足为翘楚。而智小谋大,昧经邦之远图;才高识寡,缺安国之长算。……是使苏(峻)祖(约)寻戈,宗祧殆覆。”

“便全家”两句:“峻进攻青溪,……壸时发背创犹未合,力疾而战,……遂死之。……二子眕盱见父没,相随赴贼,同时遇害。”琱戈,刻镂之戈。衣冠剑佩,形容装束英武。此指卞壸塑像。

“独叹”句:谢鲲(280—322),字幼舆,又称谢豫章,陈郡阳夏人。少知名,好《老》《易》,能歌善琴。《卞壸传》载:时贵游子弟多慕王澄、谢鲲为达,壸厉色于朝曰:“悖礼伤教,罪莫斯甚!中朝倾覆,实由于此。”

“堪羞”句:王导(276—339),字茂弘,琅邪临沂人,东晋开国,阿衡三世,号为仲父。而当明帝不豫,受命辅立,乃“称疾不朝,私送郗鉴”,以比卞壸以身许国,“干实当官”,不务“卓尔优誉”,实乃“驽痾”,故云“堪羞”。 uEVENA/z5AQf3Knwp2Hjp6NF2X6Qca5WSyZ+VvD+APSohpeiRr7VTyTw+Vsg1YZ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