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曾祖辈至祖辈近五十年中的家门鼎盛

原文

于是驹齿未落,龙文已光,始则“河东三凤”,终则“马氏五常”。或笃志于铅椠,或尽力于农桑,(曾祖兄弟五人,四成进士,一为农,终布衣。)寻桑根之遗迹,过落叶之山房。家有逸民之号,人传导引之方。东华遗俵,阆苑翻觞。落次仲之翮,逐箫史之凰。(布衣公无疾而终,人传仙去。)伯则遨游薇省,叔则栖迟槐署,季抗疏于乌台,受两朝之眷顾。似子固兄弟四人,吾先人独伤晚遇。常发愤而揣摩,遂遵道而得路。三殿胪传,九重温语,宫烛宵分,花砖月午。张珊网于海隅,悬藻鉴于畿辅,诏分玉局之书,渴饮金茎之露。羡白首之词臣,久赤墀之记注。五十年中,家门鼎盛。陆氏则机、云同居,苏家则轼、辙并进,子弟则人有凤毛,门巷则家夸马粪。绿野堂开,青云路近。宾客则轮毂朱丹,奴仆则绣镼妆靓,巵茜有千亩之荣,木奴有千头之庆。

句释(一)

“驹齿”两句:驹齿,乳齿。龙文,骏马名。《北齐书·杨愔传》:“愔从父兄黄门侍郎昱,特相器重,曾谓人曰:‘此儿驹齿未落,已是我家龙文,更十岁后,当求之千里外。’”此处借指孪生之国对国龙年少时便已不凡。

“始则”两句:河东三凤,《旧唐书·薛元敬传》:“元敬,隋选部侍郎迈子也。有文学,少与收及收族兄德音齐名,时人谓之河东三凤。”此处借指国鼎、国缙、国龙三人。马氏五常,《三国志·蜀志·马良传》:“马良,字季常,襄阳宜城人也。兄弟五人,并有才名,乡里为之谚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此处借指国鼎、国器、国缙、国对、国龙五人。

“或笃志”两句:上句指国鼎、国龙、国缙、国对,即自注所言“四成进士”者。下句指国器,即自注所言“终布衣”者。详下释。

“寻桑根”两句:桑根,山名,在全椒西北二十五公里,今复兴、三合境内。《太平寰宇记》:“梁立南谯州,居桑根山之西。宋绍兴初,王德败金人于桑根山,即此。”民国《全椒县志》卷二《古迹》引《元丰九域志》:“桑根山下有三隐山:南隐、中隐、北隐,相去各十余里,皆古隐者所居。”落叶山房,指全椒神山寺。明泰昌《全椒县志》卷三:“神山寺,西北三十里。唐大历间创。”唐建中滁守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诗有云:“落叶满空山,何处寻形迹。”

“家有”两句:逸民,指遁世隐居的人。《论语·微子》:“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导引,古代一种强身祛病的养生方法。《庄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导引包含的内容很广:“或伸屈,或俯仰,或行卧,或倚立,或踯躅,或徐步,或吟或息”(《抱朴子·别旨》)。近年出土的马王堆帛书《导引图》绘有导引姿式四十余种。

“东华”两句:东华,东华堂,道教所称神仙居住之处。《云笈七签》卷八:“青童君乘雕玉之軿,御圆珠之气,登云波之山,入东华之堂。”遗俵,赠送、分发给僧道赴斋的凭证。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幽怪传疑》:“(张居士)一日设斋百份,先期散俵子,至日赍此赴斋。”阆苑,传说中仙人的住处。李商隐《碧城》诗:“阆苑有书多附鹤,女床无树不栖鸾。”

次仲:王次仲,秦上谷人。相传其改篆为八分书。秦始皇三征不至,怒将杀之。次仲化为大鸟,飞至西山,落二翮于上,故其峰峦有大翮小翮之名。参见《列仙传》卷上、《水经注》卷十三、《书断》卷上。

箫史:传说为春秋时人,善吹箫。秦穆公见其女弄玉慕之,遂招为婿。数年,玉从史学箫作凤鸣甚似,引凤来止,公为作凤台居其夫妇。一夕,俱乘鸾跨凤而去。见《列仙传》卷上。

以上一小节,用神话传说描述仲曾祖吴国器。吴国器(1604—1664),字玉质,号懒翁,吴沛仲子。性孝友,兄弟皆业儒,他自愿也是遵父命任家政。后偕妻滕氏隐居独山学道,精《邵子》《皇极》诸书,做袁了凡“功过格”,无论善恶,皆记以自励。年六十一,无疾而终(清康熙《全椒县志》卷十)。此八句所用皆道家隐逸神仙的故实和语境,足见仲曾祖吴国器的道家思想行迹,在吴敬梓思想中留有深刻印象。以下仅各用一句概述伯、叔、季三位曾祖的功名,轻重详略显别。后即转入述自己曾祖吴国对。

句释(二)

伯:行一,此指吴国鼎。吴国鼎,字玉铉,号朴斋。明崇祯三年(1630)举人,十六年与季弟国龙同中进士,授中书科中书舍人(句称“遨游薇省”,即任内阁中书科中书舍人)。清顺治三年(1646),丁母忧,即与诸弟庐墓山中,以“世多君子扶皇极,天放闲人养太和”自榜其堂,布衣蔬食,处之泰然,治家有方,为人称道。在世六十七年,著有《诗经讲义》《薖园集》,辑有《唐代诗选》。子二:曰暹吉,曰怀吉。暹吉为撰《年谱》一卷。(清康熙《全椒县志》卷七)

叔:行三,此指吴国缙。吴国缙,字玉林,号峙侯。明崇祯十二年举人,清顺治六年(1649)进士,九年殿试授文林郎,晚年任江宁郡学博(句谓“栖迟槐署”,指以国缙之才望,本可入馆选,惜为忌者中伤而谢归,卒栖于槐署亦即学士院之冷衙)。在江宁学任上,曾倾囊修葺学宫,行侠仗义,为人排难解纷。生平于书无所不读,著有《诗韵正》五卷,《世书堂集》四十卷。年七十四卒于官。(清康熙《全椒县志》卷七)

季:行四,此处指行五的吴国龙。吴国龙(1616—1671),字玉騧,号亦岩。明崇祯十五年(1642)举人,次年与长兄国鼎同中进士,授户部主事。清康熙初,先后任工科给事中、工科右给事中、河南道监察御史、兵科给事中、礼科掌印给事中等言官。其间“奏议逾十数万言,皆明体达用,不为抗激以邀誉,务期于军国民生实有裨益”(句称“抗疏于乌台”,即指此)。以故“深荷主知,言辄报可”。其《奏稿》八卷,由大学士李霨序而梓之。所著《心远堂集》,由其长子晟辑刊。(清康熙《全椒县志》卷七)

子固:宋文学家曾巩字。巩与其弟布(同榜)、肇、宰皆进士,故以拟高中之曾祖辈四人。

“吾先人”句:吾先人,指曾祖吴国对。晚遇,吴国对于顺治十五年(1658)戊戌科方考中一甲第三名进士(探花),时年四十三岁,比其孪生兄弟吴国龙晚了十五年,故云。

“常发愤”两句:上句用苏秦夜读太公兵书事。下句本《楚辞·离骚》:“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意谓吴国对因遵循儒道、揣摩举业而得高中。

“三殿”两句:三殿,清宫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的合称。凡节日庆典、命将出师、殿考朝考、宴待外使,皆在三殿举行。胪传,犹胪唱。科举时代,进士殿试后,皇帝召见,按甲第唱名传呼,因称。明梅鼎祚《玉合记·逢世》:“胪传三殿日华重,满眼英雄。”九重温语,指受皇帝宠幸。

“宫烛”两句:宫烛,元虞集《丁卯礼部考试次韵》之一:“三年重得同清夜,宫烛风帘见月高。”花砖,唐李肇《国史补》卷下:“御史故事,大朝会则监察押班……紫宸最近,用六品,殿中得立五花砖。”唐时内阁北厅前阶有花砖道,冬季日至五砖,为学士入值之候。花砖月午之“月”,疑当作“日”,言吴国对依时入值翰林院。

“张珊网”两句:珊网,捞取珊瑚的铁网。《新唐书·西域传下·拂菻》:“海中有珊瑚洲,海人乘大舶,堕铁网水底。珊瑚初生盘石上,白如菌,一岁而黄,三岁赤,枝格交错,高三四尺。铁发其根,系网舶上,绞而出之。”引申为收罗珍品或延揽人才的措施。梅尧臣《送韩子文寺丞通判瀛州》诗:“选材才且殊,铁网收珊瑚。”藻鉴,同藻镜,品评鉴别。语本江总《让尚书仆射表》:“藻镜官方,品裁人物。”引申为掌管铨选的职位。杜牧《崔璪除刑部尚书制》:“擢任藻鉴,旋职牢笼,材皆适宜,官无逋事。”此言吴国对在出任福建乡试主考和提督顺天学政期间为朝廷罗致和遴选人才。据方嶟《〈文木山房集〉序》、冯辰《恕谷年谱》:理学名臣李光地,颜李学派代表李塨,皆为其所识拔。

玉局:清初宫内武英殿设置的校刻图书机构。张廷玉《上明史表》:“伏以瑶图应运,丹纶繙竹素之遗;雒鼎凝庥,玉局理汗青之业。”诏分玉局之书,指御赐给吴国对善本书籍。即此一举,令吴国对深感荣幸,特于遗园中建赐书楼以为藏书之所。六十多年后,吴敬梓回眸往事,还在诗作《遗园四首》之一中写道:“辛苦青箱业,传家只赐书。”

金茎:用以擎承露盘的铜柱。李商隐《汉宫词》:“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盃。”冯浩笺注引《三辅黄图》:“建章宫有神明台,武帝造,祭仙人处。上有承露台,有铜仙人舒掌捧铜盘玉盃,以承云表之露,和玉屑服之。”此处反用李诗之意,言吴国对获得皇帝的特殊优待。

“羡白首”两句:词臣,旧指文学侍从之臣,如翰林之类。记注,即起居注,中国帝王的言行录。明初曾专设起居注官。清代以翰林、詹事等日讲官兼充,称“日讲起居注官”。此指吴国对晚年官居翰林院侍读。

以上一小节,写曾祖吴国对。吴国对(1616—1680),字玉随,号默岩。顺治辛卯八年(1651)拔贡,甲午十一年顺天举人,戊戌十六年进士(探花),授编修。康熙丙午五年(1666),出任福建乡试主考,“后升国子司业、翰林院侍读、提督顺天学政,颁三则以教士:敦孝弟,崇实学,正心术,士风丕变”(民国《全椒县志》卷十)。吴国对从事教育多年,“其所为制义,衣被海内,一时名公巨卿,多出其门……诗古文辞,与新城王阮亭先生齐名,学者翕然宗师之”(方嶟《〈方木山房集〉序》)。康熙初年,与全椒知县蓝学鉴共同纂修《全椒县志》。著有《赐书楼集》二十四卷。擅长书法,兼右军、松雪之长。

句释(三)

“五十”两句:王又曾《书吴征君敏轩先生〈文木山房集〉后》十首之一曰:“国初以来重科第,鼎盛最数全椒吴。”从明崇祯癸未十六年(1643)吴国鼎、吴国龙同中进士到清康熙辛未三十年(1691)吴国龙第五子吴昺中进士(一甲第二名,即榜眼),计四十八年。“五十年中,家门鼎盛”,即指此两代光景。

“陆氏”两句:机、云,晋文学家陆机、陆云兄弟的并称。机云同居,《世说新语·赏誉》:“蔡司徒在洛,见陆机兄弟在参佐廨中,三间瓦屋,士龙住东头,士衡住西头。”此处借指吴国对、吴国龙一对孪生兄弟同住一宅。轼、辙,宋文学家苏轼、苏辙兄弟的并称。轼辙并进,谓二人于仁宗嘉祐丁未二年(1057)同举进士。此处借指吴国鼎、吴国龙二人同中进士。

“子弟”两句:凤毛,喻才似其父的佳儿。《世说新语·容止》:“王敬伦风姿似父。”“桓公望之曰:‘大奴固自有凤毛。’”马粪,一作马藩,巷名。故址在今江苏南京。东晋时为望族王谢所居。《南史·王志传》:“家居建康禁中里马粪巷,父僧虔,门风宽恕,志犹惇厚。”“兄弟子侄,皆笃实谦和,时人号马粪诸王为长者。”

“绿野堂”两句:绿野堂,唐宪宗时大臣裴度晚年退居洛阳时,在午桥所建的别墅。见《旧唐书》本传。青云,此处谓退隐高蹈。《南史·齐衡阳王钧传》:“身处朱门,而情游江海;形入紫闼,而意在青云。”《云笈七签》卷一○七:“遂拜表解职,求托岩林;青云之志,于斯始矣。”此借指吴国对在全椒襄河北岸河湾营建遗园为高蹈之所。

“宾客”两句:轮毂朱丹,古代贵官所乘之车,用朱红彩绘轮毂。扬雄《解嘲》:“纡青拖紫,朱丹其毂。”此言往来宾客皆达官显贵。绣镼,古代妇女所穿的彩色半臂上衣。《后汉书·光武纪上》:“时三辅吏士东迎更始,见诸将过,皆冠帻,而服妇人衣,诸于绣镼,莫不笑之。”此言奴仆皆穿着讲究。

“巵茜”两句:上句本《史记·货殖列传》:“若千亩巵茜,千畦姜韭,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下句本《三国志·吴志·孙休传》“丹阳太守李衡”裴松之注引《襄阳记》:“(衡)于武陵龙阳汜洲上作宅,种甘橘千株。临死,敕儿曰:‘汝母恶我治家,故穷如是。然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耳。’”后甘橘成,每年得绢数千匹,家道因以殷足。吴门自吴国对继其昆仲高捷后,遂由平民阶层上升为世家大族。两句极状吴氏发家后庄园之广大,产业之富有。

以上四十四句为一节,写曾祖辈延至祖辈近五十年中的家门盛况。对伯、叔曾祖吴国鼎三人,只分别用一句概括其宦况。重点之一写曾祖吴国对之荣显,显示了“全椒吴”的鼎盛,表现了吴敬梓思想的一个方面;重点之二写仲曾祖吴国器之高邈,渲染他的道骨仙风,反映了吴敬梓思想的另一侧面。这也就是《儒林外史》卷首《蝶恋花》词“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所说的“将相”和“神仙”两个方面,在一定意义上也可视作代表儒和道两方面。吴国鼎、吴国对等“四进士”走治国平天下的儒家将相之路自不言而喻,而这位吴国器,不仅沈德潜等人说他“隐居学仙”(金兆燕《棕亭古文钞》卷首序)、吴敬梓在此赋中说他“人传仙去”,而且陈廷敬在吴国对墓志铭中更直接说他“好老子术”(李汉秋《儒林外史研究资料集成》)。

全盛之中已酝酿着分化。吴国对高中探花固成一时之盛,但其子吴旦、吴勖只是秀才,吴昇也仅止于举人,至其孙霖起仍无起色。这一支在科举上已趋衰退,“遗园”因之日显荒凉。而吴国龙的六子中,长吴晟、幼吴昺皆举进士。这一支在科举上相对发达。吴国龙另建的“远园”也随之日益繁盛,这也就是金两铭寿诗中说的“乌衣门第俱依旧,止见阮氏判北南”。对比之下,吴敬梓所受的压力更大了。了解了这一背景,方能明白以下章节命意所在。 feakgG/tsacZBjg3rp3QXyj70qagAnn8bh92tcHO4C8+ePRM87LNJhB6MXUY235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