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虹口原本叫“洪口”

叶宗行塑像

虹口地名的由来,与一条河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唐朝时,虹口为一片褐黄色沙滩,滩外汪洋万顷,渔帆点点。宋元两朝,直至明初,沙滩逐渐延伸,版图扩大,海岸线外移。这块地域,多河道港汊,大小河流50余条。水网如织,桥梁纵横,舟楫往来,波光潋滟,一派江南水乡旖旎风光。

明永乐年间,因吴淞江(今苏州河)淤塞,上海县人叶宗行以诸生身份,上书在江南治水的户部尚书夏原吉,提出“通江(吴淞江)于浦(浦江)”,从开浚县东北的范家浜着手,接通黄浦,汇并经疏浚改道后的吴淞江.以增强水势,冲泻入海。史称“江浦合流”。如此,原流入吴淞江的俞泾浦(当时称芦泾浦)和沙泾港两水,在今嘉兴路桥,与在今虹口区南部的沙洪港三水汇聚后,从沙洪港沿今大名路向南流入黄浦(称黄浦为“江”始于清朝)。而沙洪港流入黄浦的河口,被称为“洪口”。洪口涛声,激起黄浦浪涛,奔流入海不回头。

夏原吉治水场景

也不知道是谁起的头,开始以偏概全,改口把“沙洪”叫作“洪口”,渐渐传开,约定俗成,人们将这条河流及其两岸区域改称“洪口”。

清朝初期,“洪口”改称“虹口”,起因是顺治年间,郑成功两次从福建出发,北伐南京。第一次,率400艘战船,因遇台风折回;第二次,顺治十六年(1659年),郑成功率战舰3 000艘,兵马17万,打着“反清复明”旗号,“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高楼”,一路势如破竹,拿下定海、瓜州、镇江,登岸包围了南京城。北京震撼,顺治帝惊恐之际,想逃回东北老家,被其母孝庄皇太后呵斥,方止。可惜郑军娴熟水战,疏于陆战,加上清军的红衣(红夷)大炮发挥威力,郑军功败垂成,撤退而回。

此役之后,由于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年号“洪武”,“洪”字为清廷所忌讳,上海县官方文书将“洪口”改为“虹口”。栖息于河流两岸的乡民,也认为“虹口”优于“洪口”,更讨口彩。农耕社会,对洪水滔天、洪水泛滥、洪水猛兽等,视为大忌;而雨后彩虹,“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美轮美奂,孰不爱之?故此举与民意契合。

上海开埠前,虹口地区就有虹口镇、虹镇等集市。嘉庆年间,《上海县志》已有虹口镇之名,位置在今里虹桥东侧一带。虹口港碧水涟涟的两岸,散布着渔村。渔民在芦苇苍苍垂柳成荫的岸边,泊舟晒网,腌制鱼干;渔村外为乡村,农夫在禾苗青青水渠环绕的田畴,挥锄除草,均匀施肥。虹口港两岸,渔舟唱晚,稻花飘香。

清末虹口外虹桥

虹口因虹口港得名

今日虹口港俞泾浦两岸

开埠后,境内以虬(旧)江为界,南属上海县,北属宝山县。19世纪中叶,美国传教士文惠廉致书上海道台,要求将境南,苏州河黄浦江北岸的塘沽路、大名路一带划为美侨居留地,逐渐在虹口港两岸发展,如九龙路上的发电厂、驳岸建设等。后美租界和英租界合并,称公共租界,范围为今虹口区南部(包括现嘉兴街道),北部仍分属上海、宝山两县。抗日战争期间,虹口沦陷于日寇。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建区时,以虹口港之名,取名为“虹口区”。解放后,北四川路区和提篮桥区先后并入虹口区;1984年,宝山县江湾镇和大柏树一带划归虹口区,形成现境。

说罢了虹口地名从沙洪——洪口——虹口的演变的来龙去脉,是不是可以这样讲,现长1 800米、宽20米、深2.5米,北接俞泾浦、东纳沙泾港、南入黄浦江的虹口港,是哺育虹口区的母亲河。

(王坚忍) Jhcm9alkFfQpKznUAXc3A0YNnHvYtygCAYG1Q4QjUHliqOvPHCiTqz+AQYDBxLn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