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神共奉下海庙

俗话说,“深山藏古寺”。其实不然,如果你有心,就会发现我们生活着的这个繁华大都市,有着为数不少的古寺,位于虹口区昆明路73号的下海庙便是其中之一。

据说,毛主席1955年到上海视察时提出过一个饶有意趣的问题:“有上海,还有下海吗?”在场的人谁也回答不上来。毛主席说,“应该有。”是呀,按照中国人的传统逻辑和命名习惯,有南必有北,有上必有下,那么“下海”在哪里呢?

下海庙大门

“下海”在虹口。不信?“下海庙”便是一个例证。据考证,南宋年间的上海,还只是一个海边小镇。为泄洪,吴淞江(今苏州河)两岸,每隔五里左右开通了一条进入吴淞江的水道,这些水道被称为“浦”。史载,吴淞江两岸一共有18个浦。当年,吴淞江南岸有一个“上海浦”,上海便由此得名。与此相对应的是,吴淞江北岸,也就是今天虹口海门路一带也有一个浦,这便是“下海浦”,为当年渔民出海捕鱼的出海口。时光荏苒,沧海桑田。虽然岁月早已把“下海浦”堆积成人烟稠密、车水马龙的地块,但建于清乾隆年间的下海庙见证了上海是如何从一个小渔村演变为国际大都市的。

古代上海地区的地图,图中标有上海浦、下海浦

下海庙,原称夏海义王庙,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曾是渔民供奉海神的民间神庙,因位于下海浦口,亦称下海庙。几经重修扩建,现为佛教寺庙(国画,作者:胥厚峥)

下海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乾隆年间。此庙原名“夏海义王庙”,占地仅一亩,当地渔民下海捕捞,均由此经下海浦(即今海门路)出海,无论出帆或是归航,渔民戚属皆提着装满供品香烛的竹篮过小桥,来到庙里祈佑平安,是故庙内特供奉海神龙王与妈祖,香火极一时之盛,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民间俗称该小桥为提篮桥,而“夏海义王庙”紧挨下海浦,民间遂称其“下海庙”。至嘉庆年间,下海庙荒塌。心意法师募集资金重建殿宇,从此成为比丘尼修学之道场,仍沿用旧名“下海庙”,此后逐步扩建。抗战时期,下海庙被日军炮火焚毁,只剩下财神殿三间,1941年重建。“文革”期间,下海庙房屋大部分被外单位占用,宗教活动被迫停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下海庙陆续重修。1999年7月3日,下海庙举行改扩建工程开工典礼,经过两期修建,以明清建筑风格建造了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藏经楼和东西厢房,建筑面积4 540平方米。2004年11月3日,下海庙隆重举行全堂佛像开光和寺院落成庆典仪式。2009年后,下海庙新建回廊、静观苑(小花园),修缮围墙、云来集素菜馆,改建山门,形成了佛教寺院建筑文化中“三门并列”的格局,更加凸显了佛教寺院的雄伟庄严。

小小的下海庙,其实自有特色。一是虽为比丘尼道场,却仍沿用了“庙”的名号,体现了对历史的承袭和尊重。二是五神共奉。庙内供有释迦牟尼、观音、城隍、海王、妈祖,前两尊为西土之神,后三尊为本土之神,佛教殿堂五神共奉,既是下海庙的特色也是全国唯一(想想也是,不管来自何方的神仙,能保佑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便好)。三是祈福镇海的原义历久弥新。2006年10月27日,下海庙以佛教礼仪举行祈福仪式,祝福从瑞典而来的“哥德堡号”仿古帆船回程一路顺风,平安吉祥,其初结缘时祈福镇海的原始之义得到了新的延伸。

如今的下海庙,面积已是最初的五倍,成了沪东地区闻名遐迩的佛教殿堂。每逢初一、十五,四面八方的进香客纷至沓来、摩肩接踵,庄重肃穆的下海庙沉浸于梵音声声、香烟缭绕之中。香火旺盛的下海庙秉承着慈悲济世、善行天下的宗旨,近年来向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西藏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医院、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等捐款数百万元。

下海庙天王殿

一座下海庙,半部上海史。下海庙既是上海现代宗教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上海的独特历史和悠久文化,以及与海派城市精神有着极深渊源的城市地标之一。它以“海纳百川”的地理位置记录着上海这座城市的沧桑巨变,以“兼容并蓄”的神祇格局表达着“海派文化”的不凡气度。

(黎犁) kPDr893N9lqT3ksAh9Ca7BsSk48mzAJP6RAAcHShPXm66ZtMrXgDy+WeicXm6BG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