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城市的繁兴

一、城市的规模

12世纪以后,德意志的城市规模分为四类。一类是有约千人左右的小城市,这些小城市中约有30%的居民依然还从事农业经济活动,它们与村庄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有一个与城市法相关的市场。一类是有2000以下居民的中小城市,其中几乎有一半的居民从事手工业活动。在这些小城市和中小城市中,通常在每周的某个固定日子开办地区性的周市场(Wochenmarkt),以交换地区性的日常消费食品和日用品为主,此外还有当地手工业所需的经济作物。有2000—5000居民的城市属于中等城市,这类城市的经济关系远远超越附近的周边地区,供给城市居民的食品以及经济作物来自其半径约10—30公里的区域范围。5000以上人口的城市是大城市,至14世纪中期之前,这类城市大约有20个,大多都位于交通极为便利的内陆河流航道和海路旁,如科隆、累根斯堡、斯特拉斯堡、汉堡、不莱梅等,或者是在中世纪德意志的几条著名的黑勒之路上,例如多特蒙德、索斯特等。在这些大城市中通常都举行年市(Jahrmarkt),一般是在复活节、圣诞节、圣灵降临节等重要的基督教节日期间开办。年市是集中交易大宗商品的地方,例如木材、纺织品、铁制品等,此外还有远程贸易的商品。

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是供给制的,需要为其提供粮食、奶酪、蔬菜、禽类和酒类。城市数量的增多,城市规模的扩大,所需生活必需品的量也大大提高,城市周边乡村从事的农牧生产不再仅仅是为了自给自足,他们运送到城市里的农牧产品也不再是满足自身需要之后的剩余,乡村的农业生产为城市市场生产交换的产品,农业经济向交换型的经济转变。12世纪以后,德意志的远程贸易不再仅局限于满足对奢侈品的需要(Luxusbedarf),同时也越来越多地要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Grundbedarf),贩运食盐、木材、谷物、葡萄酒以及手工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等大宗商品。进入14世纪以后,粮食贸易进入远程贸易中,这就更加刺激粮食贸易的活跃。普鲁士、波兰、西里西亚以及德意志中部地区的粮食通过威克瑟河、奥德河、易北河运送到沿海的汉堡、罗斯托克、维斯马、艾恩贝克等城市,再从这些城市输出。另一方面,德意志本土的手工业也有很大发展,需要农业为其提供大量的原材料,如:用于纺织业的大麻、亚麻,用于染色的菘篮和茜草,用于酿造的葡萄和啤酒花,等等。在那些供需关系比较集中、往来比较自由、没有苛重赋税、同时还能受到王权司法审判权保护的年市场中发展出交易集市。交易集市通常都聚集在大城市,受到皇帝或者国王以及大贵族给予的保护。1240年,弗里德里希二世给予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市举办秋季交易集市的特许权,凡来秋季交易集市的商人都会受到皇帝的保护。与年市场相比较,交易集市最大的特点是其超越地区性。换句话说,交易集市通常是地区与地区商业贸易间的重要连接点,由此产生了今天在欧洲依然还有着很重要影响的交易集市城市(Messestadt),如上文提到的莱比锡、纽伦堡、慕尼黑、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等等。

开办各种市场促进了城市规模的扩大。科隆市是早在罗马帝国时期就已经建立的城市,虽然在日耳曼人大迁徙时期衰弊,但因其是大主教的驻节地而存留下来。10世纪前后科隆市开始复苏,以莱茵河畔古罗马时期的老城为基础扩容,从最初的96公顷扩大到了约120公顷。947年,科隆市开始修建城市围墙,施行城市自治。12世纪初,科隆市再次向外扩展。1106年,城市面积从原来的120公顷扩大到236公顷。1180年,科隆市重新修建城墙,城墙内的面积达到约400公顷,这个面积一直保持到19世纪初。科隆是中世纪德意志境内最大的城市。12世纪,德意志城市的规模普遍都有所扩大,同样是大主教驻节地的斯特拉斯堡从15公顷的城市面积扩大到73公顷;马格德堡于1150年建立时其城内面积是80公顷,13世纪扩大到110公顷;亚亨市的城市面积原来仅有8公顷,13世纪扩大到44公顷;奥格斯堡最初的城市面积是13公顷,在这个世纪扩大到46公顷;巴塞尔在11世纪时以教堂为核心的方圆半径是8公顷,此后由于大小市场的开办,半径距离增加到15公顷。东进运动时建立的城市勃兰登堡市初期仅有32公顷,此后扩大到92公顷;内陆重要的贸易城市不莱梅的城市面积从12公顷扩大到49公顷。12世纪新建城市的范围通常都是在20公顷左右,13世纪很多城市的面积都在100公顷上下。索斯特的城市面积从1179年起一直到1880年一直保持在101公顷。多特蒙德的城市面积在12世纪末期是81公顷;1192年维也纳的城市面积是102公顷,13世纪则扩大到110公顷。一些地处重要贸易地位的城市面积甚至扩大十余倍乃至几十倍,例如狮子海因里希有目的地建立的吕贝克。吕贝克建立之初的城市面积仅有8公顷,随着吕贝克贸易地位越来越凸显出来,成为东北欧最重要的贸易城市,其城市面积也扩大到44公顷,13世纪更是扩大到107公顷。位于北海岸的布鲁日1200年获得开办年市的权利,它的城市面积从原来的70公顷猛增到343公顷。12世纪下半叶,曾经是罗马帝国重要桥头堡的日内瓦成为阿尔卑斯山区重要交易集市城市,其城市面积也从80公顷扩大到644公顷。

二、城市的形态

城市规模的扩大及其经济职能和政治功能的增强,致使城市的形态也发生明显的变化,有了帝国城市、邦国城市(Landesstadt)和自由城市(diefreie Stadt)的区别。

所谓的帝国城市原是指在皇室领地内由皇帝本人建立和直接掌控的城市,12世纪中期以前,仅有亚亨和韦茨拉尔两座帝国城市,随着12世纪中叶之后城市的经济作用和政治作用越来越凸显出来,施陶芬王朝的历任皇帝和国王在其王室领地较为集中的德意志西南部以及图林根和阿尔萨斯地区,以原来的城堡为基础建立众多帝国城市;此外,如汉堡、不莱梅等一些重要的贸易城市也都因皇帝(国王)授予的特许权转为帝国城市。在这个历史时期,也有一些城市从教会的掌控之中解脱出来成为自由城市,如吕贝克、科隆、乌特勒支、奥格斯堡、美因茨、沃尔姆斯、斯特拉斯堡、累根斯堡、巴塞尔等等。这些自由城市中有的又成为帝国城市,例如科隆市。进入13世纪以后,德意志的帝国城市增加到29座,而且诸如多特蒙德、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乌尔姆、罗腾堡、纽伦堡这些帝国城市管辖的区域范围都很大,一般都超过城市自身的界限。德意志“大空位”期间以及在此之后,由于王朝更替的频繁,王室家族的财产和帝国财产逐渐地被分离开,为了从城市中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施瓦本的菲利普任国王期间把帝国城市典当给城市议会,以此获得经费。施陶芬王朝之后,一些位于具有主权邦国领地内的帝国城市逐渐隶属于邦国的邦君,成为邦国城市(Landestadt),帝国城市大幅度减少。14世纪以后帝国城市仅保有15座,它们被置于国王和皇帝的控制之下。

13世纪,德意志邦国的领地日益趋向于领土化,诸侯的首府城市(Residenzstadt)都转为邦国城市,不仅如此,诸侯们为了从贸易和市场上获得更大的利益,在其邦国境内建立众多的邦国城市。地处莱茵河下游莱茵兰东部地区的贝格原是一个伯爵领地,自奥托一世时期起领有这个伯爵领地的家族就是国王和皇帝的宠臣。13世纪初,贝格的伯爵阿道夫三世(Adolf III.von Berg,1176—1218)在第五次十字军东征时丧生,他的弟弟科隆的大主教恩格尔贝特一世接管了贝格伯爵领地,将其并入科隆大主教区的辖区,贝格伯爵领地随后上升为公爵领地。与此同时,大主教管辖的领地也领土化成为教会邦国,恩格贝特一世在公爵领地的威斯特法仑地区建立一系列的邦国城市,如阿滕多恩、布里隆、盖瑟克、马尔斯贝格等等。他的继任莫勒那尔克的海因里希一世(Heinrich I.von Molenark,1190—1238)为了保障能够从莱茵河下游地区获利,也在其大主教辖区的邦国之内建立雷斯、克桑滕、德里茨、莱茵斯贝格、雷克灵豪森等城市。皇帝海因里希二世时期,他在莱茵河下游设立盖尔登伯爵领地和克莱韦伯爵领地,分别分封给他的两个兄弟。13世纪初,这两个伯爵领地先后上升为公爵领地,并且逐渐地领土化成为邦国。在此期间,诸侯们把其邦国内的一些市场扩大为城市,哈尔德韦克、埃默里希、阿纳姆等城市都是在这个历史时期建立的。在克莱韦地区,一些古老的贸易城市也都转变为邦国城市,诸如克莱韦、卡尔卡尔、格里特、丁斯拉肯、克拉嫩堡、奥尔索伊、比德里希等。此外,在一些地区还出现了一些具有邦国性质的城市,尤其是在没有较大诸侯领地的西南地区。通常这些城市管辖的区域范围都很大,其中管辖区域最大的是今天瑞士的首都伯尔尼。1191年,策林根的公爵贝特霍尔德五世(Berthold V.,1160—1218)建立伯尔尼。贝特霍尔德五世去世后策林根公爵领地被一分为二,伯尔尼市的市民利用这一机会通过斗争和赎买将之转为自由城市。1298年,伯尔尼成为一个具有邦国领土主权性质的城市。

三、城市的象征

13世纪以后涌现出来的帝国城市和邦国城市造就了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市民。市民以行会和同业公会形式组织起来,是贸易以及手工业等城市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和承担者。随着贸易和手工业在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他们不仅在城市内的政治地位越来越高,而且无论是在帝国还是在邦国的政治事务中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随着城市的大量出现以及市民阶层的成长,新的城市文化也由此产生。城市文化并不是也不可能是完全世俗的文化,市民阶层没有完全置身于基督教化的社会之外,市民的精神生活及文化依然是基督教文化的组成部分,教堂依然是每个城市的精神文化中心。每一座古代存留下来的或者新建的城市里都不会仅有一座教堂,教堂前面的广场是从事商业活动、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也是活跃于各地的吟游诗人们聚集的地方。中世纪的教堂并不总是用于宗教的目的,正如美国学者汤普逊所说的:“因为教堂是当地社会中的最大而又最好的建筑物,又是一所大家都有一份共同利益的建筑物,所以它用于许多世俗目的方面。”它可以是社会动乱时期人们的避难场所,又可以是和平年代社会活动的中心和商业贸易活动的中心。在位于弗赖堡市中心的大教堂的墙壁上,直至今天还能清楚地看到11世纪规范人们进行贸易交换时要遵守的规定,例如面包的大小和重量、丈量的尺寸、度量衡的标准等等。在很多地方,教堂甚至还用于粮食、干草以及葡萄酒和啤酒桶的存放,教堂被用于社会公共集会之地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

城市的教堂大多是由市民出于对宗教信仰的虔诚而自愿捐建的,因而在教堂的设计方面体现了市民对基督教的理解以及他们的宗教观念,甚至可以这样说,中世纪的城市是与教堂一起成长起来的。12世纪末期、13世纪初,在西欧开始出现一种清新的哥特式(Gotik)建筑风格,哥特式建筑风格主要集中体现于这个时期建造的教堂上,科隆大教堂是德意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哥特式教堂建筑之一。科隆大教堂最早奠定的基石可以追溯到1世纪,6世纪30年代法兰克的大贵族选择科隆的教堂作为其安葬的墓地,教堂因此得以扩建。787年,查理大帝任命希尔德博尔德(Hildebold,?—818)为科隆的大主教,他在任期内把原有的教堂(Kirche)扩建为大教堂(Dom),873年9月27日,举行大教堂的落成典礼。1164年6月23日,弗里德里希一世皇帝把从意大利带回来的“三圣王”(Heilige Drei Knige)的遗骸赠送给科隆的大主教达瑟尔的雷纳尔德(Rainald von Dassel,1114或1120—1167),为此,他再次扩建大教堂。13世纪初,大教堂的一些建筑年久失修开始坍塌。1248年8月15日,在建筑大师格哈德(Meister Gerhard von Rile,1210—1271)的主持下开始重建科隆大教堂。科隆市的市民成为大教堂建筑的主要出资人,越来越独立自主的城市市民把建造大教堂看作是自己城市荣誉的表征,几乎所有市民都力所能及地投入财力和人力,积极参与教堂建筑,不惜耗费大量的财力和人力。教堂的入口处以及大殿内都装饰有耶稣、圣母玛丽娅、圣徒以及《圣经》中人物的雕塑,所有这些“都是一种供那些不识字的人了解的刻在石头上的中世纪的百科全书”,从而成就了一座具有完美哥特式风格的教堂建筑。

城市市民把自己建造的教堂看作是自身独立的一种象征,在建造教堂时倾注了自己的宗教情感。正如美国学者汤普逊所说的:“一所中世纪的大礼拜堂,是一个城市市民自豪的对象,也是一个规模宏大的社会企业,社会的所有各阶层以及各种地位的人们都对此有兴趣,无论在精神上,或在捐助它的建造费用上。”13世纪以后在德意志许多城市包括那些大主教的驻节地马格德堡、特里尔、弗赖堡、哈尔伯施塔特、乌尔姆等城市中新建的教堂都是哥特式的,并且形成了一种不同于法国的德意志哥特式(Deutsche Sondergotik)建筑风格特点。13世纪的哥特式大教堂通常都被视为所坐落城市的象征,市民们把大教堂看作是自己生活城市的一种荣誉。也正是由于市民的参与,哥特式建筑风格教堂中宗教人物的雕塑更具有现实感,被融入更多的世俗因素和色彩。哥特式这种新型的建筑风格也对世俗建筑,尤其是对作为城市政治中心的市政厅的建筑有着深刻的影响。

四、城市世俗文化

城市市民生活以及活跃的市场和集市也为游吟诗人们提供展示技能的场所,繁荣了世俗文化,也涌现出一批撰写韵文故事和爱情诗歌的世俗作家。这些世俗作家大多是出身于贵族家族的骑士,他们的文学作品通常也都被归于骑士文学的范畴。但是,13世纪的骑士文学家都久住城市,他们的作品更多地代表和反映市民的情感和意识,较具代表性的是费尔德克的海因里希(Heinrich von Veldeke,1150或1190—1200)。海因里希出身于今天比利时费尔德克的一个小贵族家族,他从小接受过教士教育,能够熟练地读写拉丁语,后来他成为施陶芬皇室一位封臣的侍从,居住在美因茨为其服役。海因里希是中世纪第一位使用德语写作的作家,他善于把那个时代流行的一些拉丁语的史诗改写为德语。他曾亲身经历过弗里德里希一世于1184年在美因茨举办的那场盛大的皇室庆典。或许是因为这场庆典给他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记,他用中世纪中期的德语(Mittelhochdeutsch)改写法文版韵文故事《埃涅阿斯传奇》(Eneasroman)。《埃涅阿斯传奇》给他带来极大的荣誉,德国后世学者对其给予很高的评价,称之为德语地区第一部史诗经典巨著,费尔德克的海因里希被誉为是12世纪伟大的游吟诗人,是中世纪中期德文版宫廷韵文故事的创立者,是这种新的艺术形式的创立者。

这个时期德意志的世俗文学深受法国骑士文学的影响,尤其是受法国著名的抒情诗人特鲁瓦的克雷蒂安(Chrétien de Troyes,1140—1190)的影响。艾森巴赫的沃尔弗拉姆(Wolfram von Eschenbach,1160或1180—1220)、奥厄的哈特曼(Hartmann von Aue,?—1210或1220)以及斯特拉斯堡的戈特弗里德(Gottfried von Straburg,?—1215)都是13世纪上半叶与费尔德克的海因里希比肩的世俗作家,他们被誉为中世纪中期德意志三大叙事诗人。沃尔弗拉姆曾在多个贵族的宫廷中服役,与莱茵河中游法兰克的韦尔特海姆的伯爵们有密切的联系,此后他为萨克森的行宫伯爵赫尔曼一世(Hermann I.,1155—1217)服役,在这个期间他用中世纪中期德语创作了著名的长篇史诗《帕尔齐法勒》(Parzifal)。这部长篇史诗共有2.5万行,分为16部,集宫廷体的叙事史诗(Epik)、爱情抒情诗(Minnelyrik)和英雄史诗(Heldendichtung)为一体。这部长篇史诗是根据特鲁瓦的克雷蒂安创作的《帕尔齐法勒》写成的,但又增添了一些新的内容,把世俗的爱情与寻找圣杯的宗教行为综合在一起。史诗叙述的内容是,一个名叫帕尔齐法勒的笨人连自己的名字都搞不清楚,却混沌不觉地踏上寻找圣杯的冒险之路。但是,他凭借着真诚、朴实以及责任感做到了那些自诩为聪明的人所做不到的事情。最终他不仅成长为一个完美的骑士而且还获得真正的爱情,承担起保护圣杯的职责。后世学者给予《帕尔齐法勒》很高的评价,认为“它是但丁的《神曲》之外中世纪盛期最精妙、复杂、眼界最开阔的一部作品”,史诗中描写主人公的心理路径也被认为“自古希腊以来在西方文学中是第一次”。艾森巴赫的沃尔弗拉姆作出的贡献是,他在创作长诗《蒂图埃尔》(Titurel)时,为史诗的写作开创了一种不同于成对连韵诗行形式的、新的诗节体形式,被称为“蒂图埃尔诗节体”(Titurelstrophe)。这种诗节体广为流行,被同时代以及后世很多诗人采用。

奥厄的哈特曼在他的第一部叙事诗《哀诉书》(Klagebüchlein)中,所有16首抒情诗都采用隐喻性的对话体形式,对话的双方是同一个人的身体和灵魂,谈论的内容是如何赢得一位女子的芳心。这种灵魂与身体对话式的题材在当时的宗教诗歌中极为流行,不过哈特曼这部叙事诗的影响极为有限。他最著名的作品是《艾莱克》(Erec)以及《伊万因》(Iwein),前者是根据特鲁瓦的克雷蒂安以亚瑟王(Knig Artus)为主题的叙事诗《艾莱克和艾尼德》(Erec et Enide)创作的,后者讲述的是一位美丽善良的姑娘帮助一位麻风病人的故事。哈特曼保存至今的作品中还有《可怜的海因里希》(Der arme Heinrich)和《格里高利或善良的罪人》(Gregorius oder Der gute Sünder)。哈特曼的作品比较注重于启迪和教导的作用,力图通过作品达到宣德劝善的目的,因此他的文笔更明晰、更直率。在斯特拉斯堡的戈特弗里德的作品中也可以看出,他十分注重道德伦理。戈特弗里德虽然不是出身于贵族家族,但是却受过良好的教育,他的作品显示出他具有渊博的学识。他最著名的作品是以古希腊的雅典史诗为题材的《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Tristan und Isolde)。戈特弗里德的作品现存的不多,但是与他同时代的叙事诗作家埃姆斯的鲁道夫(Rudolf von Ems,1200—1254)给予他很高的评价。

埃姆斯的鲁道夫出生于今天奥地利境内福拉尔贝格的一个极有势力的贵族家族,他是13世纪20年代最多产的叙事诗诗人,而且他写作的题材非常广泛。他撰写的《亚历山大传奇》(Alex and erroman)和《奥尔良的威廉》(Willehalm von Orlens)是有关英雄题材的史诗,歌颂的是骑士的美德。他根据从希腊语翻译为拉丁语的文本中有关印度佛陀的传奇撰写了《巴拉姆和约萨法特》(Barlaam und Josaphat),从中世纪的一个基督徒的角度看待佛教。他的《世界纪年》(Weltchronik)是中世纪第一部德语版的世界编年史,遗憾的是因为他陪同康拉德四世国王远征意大利时去世,这部世界编年史最终没有完成。在这里还值得一提的是鲁道夫的《善良的格哈德》(Der guote Gêrhart),他笔下的格哈德既不是古典时期的英雄人物也不是英勇的骑士,而是科隆市的一位商人,他同样具有骑士所具备的高雅品质,而且仁慈、谦逊,甚至得到人们的爱戴要拥立他为英国国王,但被他本人拒绝。这显然是一种杜撰,但却反映那个时代社会对城市商人的评价。13世纪有关市民乃至农民的文学作品并不少见,一本署名为园丁韦恩赫尔(Wernher der Grtner)的诗体文学作品《迈尔黑尔姆布雷希特》(Meier Helmbrecht)在那个时期流传较广。这部作品中描写的黑尔姆布雷希特是一个墨守成规、敬畏上帝、诚实的迈尔,但他的儿子却很不安分,放荡无忌,总是幻想着能过骑士的生活方式。但他最终不但没有脱离所属的社会等级,反而成为强盗,受到法律的处罚。奈德哈特(Neidhart)也是13世纪最具影响且多产的叙事诗人之一,他的作品同样流传很广,深得受众的喜欢,很多人都模仿他的风格写作,有了所谓的“奈德哈特文体”(Neidhart - Stil)。奈德哈特叙事诗中的人物大多是农民,因而又被称为“乡村诗作”(Drperliche Dichtung)。他的诗作通常按照季节分为夏季歌(Som merlieder)和冬季歌(Winterlieder)。夏季歌一般描述的是生活的快乐、爱情的喜悦,冬季歌则多是对生活中的抱怨。正是这些宫廷体、骑士体以及乡村体叙事诗的繁荣和普及,促进了中世纪中期德语语言文字和语法的推广,尽管中世纪中期德语还不是一种统一的语言,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而且在文字书写方式和习俗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但它毕竟打破了拉丁语在文字和书写方面的垄断地位,为此后标准德语的创立奠定了必要的先决条件。 RKP78+gXvJY9RGkDZQm+DTvHdFrliC+nDTALupCGCc8MsAOq7t+/TLiapo9vK/M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