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

一、海因里希四世的权力欲

教皇格雷戈尔七世去世之后,海因里希四世的权势达到了顶峰,他借助于其指定的教皇克莱门斯三世的影响把德意志皇权的势力渗透到匈牙利、英国和克罗地亚。1083年1月,德意志皇帝反对派的首领巴伐利亚公爵诺特海姆的奥托去世,接任他为反对派首领的是萨勒姆的伯爵赫尔曼(Hermann von Salm,1035—1088),但他的影响力仅局限在萨克森地区。德意志大部分地区城市的市民都给予皇帝在政治、经济以及军事上的支持。为此,海因里希四世于1084年4月在美因茨召开帝国会议,宣布在全德意志范围内施行“上帝和平”(Pax Dei,Gottesfreiden)。“上帝和平”运动始于10世纪末期法国南部地区,勒皮主教区的主教维多二世(WidoⅡ.,?—?)为了保护教会的财产不被封建主强占和分割,于975年在教区内召开宗教会议,颁布了“上帝和平”(Treuga Dei)的教令,该教区内所有的骑士、农民都必须集体进行宣誓遵守上帝规定的和平日,即在礼拜日、圣徒纪念日以及宗教节日期间禁止一切私战(Fehde)和械斗行为。以“上帝和平”维护地区内安定的模式很快就在西欧各地普及。1082年列日的主教、1083年科隆的大主教也都宣布在其教区内实行“上帝和平”的教令。1084年4月,海因里希四世皇帝在美因茨召开帝国会议,宣布在全帝国范围内实行“上帝和平”,以此保证市民阶层从事经济活动所需要的社会安定,同时也有效地抑制了贵族之间的武力争斗,进一步削弱了皇帝的反对派势力。1087年5月7日,海因里希四世要求贵族们推举他的次子康拉德三世(KonradⅢ,1074—1101,1087—1098年在位)为德意志的国王,并在亚亨为其举行国王加冕礼,以保证王室家族的稳固。在此之后,他再次把政治的焦点对准了意大利,对准了罗马教会。

格雷戈尔七世之后的罗马教会虽然重又在德意志皇帝的控制之下,但那些坚定的教会改革者们并没有完全地放弃教会改革的宗旨。1086年5月,罗马教会的改革派们在诺曼底诸侯的支持下,推举蒙特卡西诺修道院的院长德西戴里为对立派教皇,称维克托三世(ViktorⅢ.,1027—1087,1086—1087年在位)。维克托三世力主与德意志皇帝海因里希四世媾和,但终因身染重病,未能实践就辞世。1088年3月12日,罗马教廷中的格雷戈尔改革派推举法国籍的红衣主教奥托为教皇,称乌尔班二世。乌尔班二世曾担任过克吕尼修道院的副院长(Prior),是克吕尼修道院改革和罗马教会改革的积极参与者,他承袭了格雷戈尔七世推行的教会神权政治的主张,更严格地禁止世俗掌握对圣职的授予权,在德意志地区积极扶持反对海因里希四世皇帝的诸侯势力。乌尔班二世大力支持南德地区展开的希尔绍修道院改革运动,给予众多修道院免于主教管辖的豁免权,允许它们享有“附属于罗马的自由”,使其脱离与德意志皇权的直接从属关系,修道院获得受教皇委托的世俗贵族的保护。罗马教会又把对修道院的庇护权转交给德意志皇帝的反对派诸侯,世俗贵族借助对修道院的庇护权扩充自身的经济实力,扩大其政治影响。例如,韦尔夫家族先后获得赖兴瑙、肯普滕等帝国重要修道院的庇护权,扩大在博登湖地区的势力范围,此后韦尔夫家族的遗产被施陶芬家族继承。在黑森地区,策林格家族通过对修道院的庇护权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后被哈布斯堡家族取代。修道院以及修道院的财产是此后施陶芬家族和哈布斯堡家族崛起的重要经济基础。不仅如此,乌尔班二世还授权萨尔茨堡、帕骚和康斯坦茨的三位主教共同为米兰的大主教举行授职礼,以此促进他们与反德意志皇帝的卢卡、比萨、曼托瓦等伦巴底城市联盟之间的合作。

1089年,教皇乌尔班二世积极撮合德意志皇帝的反对派、巴伐利亚公爵的韦尔夫四世的长子,年仅18岁的韦尔夫五世(WelfⅤ.,1073—1120)与43岁的玛蒂尔德女伯爵之间的婚姻。这一年龄相差悬殊的婚姻促使海因里希四世于1090年三次进军意大利,并且取得了初步的胜利,乌尔班二世“偷鸡不成蚀把米”,不得不仓皇出逃。然而,自1092年起一直高奏凯歌的海因里希四世皇帝却转而陷入劣势,四面楚歌。1093年初,海因里希四世的儿子康拉德三世在乌尔班二世的策反下,出人意料地加入与其父对立的反对派阵营,并在米兰被加冕为意大利国王,得到伦巴底地区的普遍承认。康拉德三世与韦尔夫四世联合起来切断了海因里希四世返回德意志的退路,迫使他不得不暂留威尼斯王国(Venezianisches Knigtum)。此后,海因里希四世的第二任妻子、俄罗斯大公之女阿德尔海德(Adelheid von Kiew,1067或1070—1099)也改变了政治立场,加入反对皇帝的阵营。

二、乌尔班二世的蛊惑

德意志皇帝处境的突变为乌尔班二世提供了反击的契机,1093年他重新控制罗马城。1095年3月1日,乌尔班二世在皮亚琴察召开宗教会议,会议持续5天,大约有200名主教、3800名教士、3万名世俗贵族和骑士与会。在这次宗教会议上,乌尔班二世首先颁布教谕(Bule)处以德意志皇帝支持的对立派教皇克莱门斯三世(CleamensⅢ. ,1020或1030—1100,1080—1100年在位)绝罚,重新任命那些有争议主教区的教职,重申罗马教会反对买卖圣职、禁止世俗势力干预教会事务,禁止教会的封臣向世俗君主行封臣礼。他规定任何世俗都不能占有教堂和神坛,在教会法规中完全清除了有关私有教会权的条款。乌尔班二世还在这次宗教会议上宣布了对阿德尔海德和海因里希四世婚姻做出的决议、对法国国王菲利普一世(PhilippⅠ. ,1052—1108)处以绝罚的决议。这次宗教会议对欧洲历史产生的最重要的一个影响是,拜占庭的皇帝亚历克赛一世(AlexiusⅠ. ,1048—1118,1081—1118年在位)派遣使节出席会议,并请求教皇提供军事援助抵御塞尔柱突厥人(türkische Seldschuken)对拜占庭帝国的进攻。

11世纪中期,居住在中亚地区突厥人的一支在酋长塞尔柱的率领下西征至地中海东部地区,1055年占领了巴格达,1071年大败拜占庭军队,致使这个庞大的帝国龟缩到欧洲东南隅狭小的地区。自1054年东西方教会大分裂后,罗马教会的改革膨胀了教皇格雷戈尔七世推行教权至上的权力欲,重新统一东西方教会是他力求实践的一个目标。格雷戈尔七世在拜占庭帝国的困境中看到了向东欧扩张权势的契机,他在1074年致阿奎丹公爵威廉八世(WilhelmⅧ. ,1025—1086)的信函中就发出号召:异教徒已经威胁着基督教的帝国拜占庭,成千的基督徒被异教徒杀害,教皇随时准备着帮助东方的居民,所有基督徒应该捍卫基督教的信仰。1074年12月,格雷戈尔七世在给德意志国王海因里希四世的信中号召基督徒们应该援助东方的基督徒,他已经装备了5万骑士,随时准备亲率大军前往耶路撒冷,与上帝的敌人作战。为此,他请求海因里希四世给予必要的支持和援助。然而,格雷戈尔七世进军东方的计划因为与海因里希四世的争斗而搁浅。11世纪80年代,塞尔柱突厥人加强了对拜占庭帝国的攻势,君士坦丁堡岌岌可危,拜占庭皇帝亚历克赛一世不得不派遣使节向罗马教皇求助,这就再次为罗马教皇提供了向东方扩张的口实。乌尔班二世教皇立刻接受了拜占庭皇帝使节的请求,皮亚琴察宗教会议之后,他周游意大利、勃艮第和法国多个地区,蛊惑基督徒前往耶路撒冷。

西欧社会历来有去耶路撒冷朝圣的传统,朝圣是由基督教教会倡导的一种宗教行为,教会提出朝圣的最初目的是,要求教士、修道士以及基督徒必须经受长途跋涉的艰苦行程的磨难,前往基督教早期殉教者的墓地,在那里进行虔诚的忏悔以获得灵魂的拯救。11世纪的修道院改革运动带动了整个西欧的拓荒运动,修道院从事的宗教活动自然也对社会施加着深刻的影响,在农业经济恢复的同时,社会的宗教意识也随之有了显著的提升。位于中东的耶路撒冷是耶稣受难之地,是在欧洲之外的基督教最大的朝圣地,它的宗教意义对于虔诚的教士、修道士和基督徒来说是不言而喻的。有据可查的最早去耶路撒冷的朝圣是333年,朝圣者从今天法国的波尔多出发,长途跋涉前往耶路撒冷,从那个时期起,往来于西欧和耶路撒冷的朝圣者似乎就再也没有中断过,即使是在阿拉伯人对外扩张严重阻碍了东西方交通期间。1064年冬季,美因茨的大主教西格弗里德(Siegfried,?—1084)与班贝格的主教、雷根斯堡的主教以及乌德勒支的主教一起组织一支7000人的朝圣队伍前往耶路撒冷朝圣。1095年初,法国亚眠的传教士隐居者彼得(Peter der Einsiedler,1050—1115)前往耶路撒冷朝圣,途经小亚地区时被塞尔柱突厥人俘获,遭受蹂躏后返回西欧。他游历了奥尔良附近的贝里、香槟、洛林,经亚亨到达科隆,一路布道,宣讲他在东方的遭遇和所见所闻,抵达科隆时其追随者已经多达1.5万人左右。

乌尔班二世把基督教朝圣的思想与反对异教(Heidentum)联系起来,同时又煽动起了西欧骑士对渴望财富的热情。1095年11月18日,乌尔班二世在法国的克莱芒市召开宗教会议,会议结束后他对到场的成百上千的教士、修道士、骑士、市民和农民等社会各等级进行布道,号召基督徒们停止彼此间内部的争斗和仇视,共同踏上前往耶路撒冷的征途,把那块“流着奶与蜜”的大地从那些邪恶的民族手里夺回来。他几近煽动性地宣称:“耶路撒冷是世界的中心,土地肥沃,如同天堂,它等待你们去拯救。你们蒙上帝赐给强大的武力,所以要毫不迟疑地前往,这样不仅罪得赦免,而且将得到天国永不朽的荣耀。”乌尔班二世对东方财富夸张的渲染把骑士的贪婪与朝圣者的虔诚这两股看似不相干的潮流合并为一股洪流——十字军(Kreuzzug),开启了在西欧历史上持续了近两个世纪的十字军东征运动。

1096年4月,迫不及待的农民、小贵族组成数万人的队伍在隐居者彼得的率领下,自法国的北部出发,沿莱茵河、多瑙河向东方进发。这支被称为“农民十字军”(Bauernkreuzzug)的队伍杂乱无章,既没有武器装备,也没有物质保障,一路抢劫财富,强取豪夺,把久居莱茵河流域地区的犹太商人作为抢劫的主要目标。这支毫无战斗力的农民十字军未能到达耶路撒冷,10月一进入小亚地区就被塞尔柱突厥人歼灭。同年11月,法国、意大利南部以及德意志西部的骑士们组成一支装备精良的十字军,在诺曼底的罗伯特二世(RobertⅡ.,1054—1134)、下洛林的公爵布永的戈特弗里德(Gottfried von Bouillon,1060—1100)等率领下,分别从洛林、诺曼底、法国南部和意大利南部向君士坦丁堡出发,1097年陆续攻占了地中海东岸的一些城市,并自1099年起先后在巴勒斯坦、叙利亚地区建立起了耶路撒冷公国(Knigreich Jerusalen)、安条克侯国(Fürstentum Antiochia)、特里波利伯国(Grafschaft Tripolis)和爱德沙伯国(Grafschaft Edessa)四个十字军国家(Kreuzfahrerstaaten)。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以及十字军国家的建立极大地提升了罗马教皇的权威,海因里希四世皇帝则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已有的政治影响。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促使主教授职权之争的双方相互妥协。

三、教皇与皇帝的妥协

1096年,海因里希四世与他的强硬反对派韦尔夫四世和解,韦尔夫五世也与比他年长25岁的妻子玛蒂尔德解除了婚姻,伦巴底与巴伐利亚的反对派同盟由此解散,海因里希四世得以于1097年初从意大利返回德意志,于圣灵降临节之际(Pfingsfest)在雷根斯堡举行庆典,众多的教俗贵族前往参加,表明海因里希四世皇帝的权威在德意志重又获得较为广泛的承认。1098年,海因里希四世在美因茨召开的一次宗教会议上废黜了他的叛逆之子康拉德的德意志国王王位,选立年仅12岁的次子海因里希为德意志的国王,即:海因里希五世(HeinrichⅤ.,1081/1086—1125,1106—1125年在位),但直到1099年的6月科隆的大主教赫尔曼三世(HermannⅢ.,1055—1099)才在亚亨为海因里希五世举行加冕礼。对海因里希四世来说,只要罗马教皇不取消处以他绝罚的处罚,就会对他的权威产生不利的影响;为此,海因里希四世频频向罗马教会示好,甚至明确表示,一旦撤销了对他的绝罚,他就会立刻组织十字军前往耶路撒冷。1098年7月29日,教皇乌尔班二世在东征的十字军节节胜利之时辞世,但是几乎在近一年之后,也就是在1099年8月14日,他的继任帕斯卡利斯二世(PaschalisⅡ.,?—1118,1099—1118年在位)才入主罗马教廷。新教皇无意与德意志皇帝和解,1102年再次宣布对皇帝的绝罚,教皇与皇帝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没有出现缓和的迹象。

在与教皇的争斗中,海因里希四世多次得到市民等级的支持,他也因此多次颁布《和平条例》(Landfrieden)保护商人和手工业者的经济活动和利益。1103年,海因里希四世在美因茨颁布的一个《和平条例》中强调,凡是破坏帝国内和平的人,无论他属于哪个等级,都将给予严厉处罚;教士、商人乃至犹太商人都受该条例保护。包括巴伐利亚的韦尔夫五世、策林根的贝特霍尔德二世、施瓦本的弗里德里希一世在内的大批有势力的贵族都宣誓遵守该条例。德意志境内“到处安宁,和平和繁荣同时存在”,海因里希四世的传记作者这样写道。在这个几乎是在全帝国范围内都有效实施的《和平条例》中,明确规定禁止贵族之间为争夺经济利益而进行的私战,皇帝通过这一规定极大地扩大了皇室的司法审判权。1104年2月,布格豪森的伯爵西格哈尔特(Sigehardvon Burghausen,?—1104)在与市民以及他的封臣发生争端时被打死,在调解这一案件时海因里希四世没有对雷根斯堡的市民处以任何惩罚,由此引起贵族的极端不满,皇子海因里希五世也态度鲜明地站在了贵族一边。这年的12月,羽翼已经丰满的海因里希五世秘密离开在弗里茨拉尔的王室行宫前往巴伐利亚,与皇帝的宿敌结成联盟。1105年初,海因里希五世以其父受绝罚为由,公开宣布解除誓约,甚至于10月在雷根斯堡与他的父皇有了军事上的对峙,几乎酿成武力冲突。这一年的圣诞节之际,海因里希五世准备在美因茨召开帝国会议,对外宣布希望与其父和解,并邀请教皇的使节到场见证。然而,早有蓄谋的海因里希五世并不真的打算让其父现身美因茨,他用计把海因里希四世囚禁在英格尔海姆。不甘受其控制的海因里希四世试图故伎重演,表示愿意放弃帝位,公开进行忏悔,但却遭到拒绝。1106年初,在海因里希五世主持下帝国会议如期在美因茨召开,与会教俗贵族一致承认他为德意志的国王。不甘被逼退位的海因里希四世在下洛林找到了支持者,但终因年老体弱,无力东山再起。1106年8月7日,海因里希四世在与儿子的争斗中辞世,他也最终没有获得罗马教皇的宽恕。五年后,海因里希五世请求教皇宽恕这位身负绝罚去世的德意志皇帝,才使其有可能葬于施派尔大教堂的墓地。

与其父的执政纲领不同的是,海因里希五世从执政之初就谋求与罗马教皇的和解,他派遣特里尔的大主教布鲁诺(Bruno von Lauffen,1045—1124)为国王的使节与罗马教皇进行谈判,希望教皇帕斯卡利斯二世承认他为德意志的合法国王,但在有关主教授职权方面却坚持以往的立场,没有作出任何妥协,依然控制着对主教的授职权。1107年5月,帕斯卡利斯二世在特鲁瓦的宗教会议上再次重申反对世俗君主干预对主教的任免。尽管如此,罗马教皇在授职权的问题上还是表现出了妥协的姿态。

自11世纪中叶以来,在基督教教会中有了这样一种观点,即主教虽然享有宗教和世俗的双重权利,但其在任时应该把宗教和世俗的职能区分开。因为主教的职权是宗教的,而与土地财产、经济权(Regalien)以及优先权(Gerechtsame)有关的则属于世俗的权利。法国沙特尔的主教伊沃(Ivo von Chartres,1040—1115)则进一步从宗教法规的角度阐述了主教所享有的双重权利以及承担的双重职能,他于1097年提出了“圣职权限”(Spirituarien)和“世俗权限”(Temporalien)这两个概念。主教的“圣职权限”是国王完全不可能授予的,只有依据教会的法规选举出来的主教才能享有授予权;而教会在世俗世界中的财产是国王根据自然法规给予的,象征主教权能的戒指和权杖应该与之无关。伊沃的这一宗教观点首先在英国得到实践,自1107年起,英国国王虽然还对主教的任命施加很大的影响,但不再为所任命的主教授予代表主教权能的戒指和权杖。英国国王的这种做法为海因里希五世力图解决与罗马教皇的矛盾和冲突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12世纪初,海因里希五世国王通过政治婚姻与英国结成联盟,年仅8岁的英国未婚妻玛蒂尔德(Mathilde,1102—1167)为德意志的国王带来1万马克(Mark)银子的嫁妆,这就足以使海因里希五世实现计划已久的意大利之行。1110年9月,海因里希五世第一次远征意大利,他在意大利北部和中部获得城市市民以及贵族的广泛支持,这无疑膨胀了他的权力欲,派遣密使前往罗马,寻求与罗马教皇间的和解。1111年2月4日和9日,海因里希五世先后在图里的圣玛丽娅教堂和苏特立与教皇帕斯卡利斯二世秘密会晤。德意志的国王向教皇表示放弃任命主教的权利,交换的条件是德意志主教们不再享有世俗的经济特权,他们只保有什一税和私人的馈赠;罗马教皇则允诺为海因里希五世加冕为德意志皇帝。然而,2月12日这一天,海因里希五世在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向在场的教俗贵族宣布这一秘密协议时却擅自修改了其中的内容,他不但要求帕斯卡利斯二世为其加冕,而且还要求享有完全授职权。愤怒的教皇断然拒绝,国王立即撕毁协议,下令拘捕了教皇和枢机主教们。海因里希五世的这一举动也激怒了罗马人,他们发动了反对德意志国王的武装反抗,海因里希五世一行挟持着教皇匆忙离开罗马,在罗马城外的蓬蒂·莫纳洛驻扎。4月11日,被囚禁了2个月之久的帕斯卡利斯二世有条件地接受了德意志国王的提议,即允许国王按照教规指定主教,由教皇赐予被指名的主教戒指和权杖,然后再由国王赐予特许权。两天之后,在德意志国王军队的武装保护下,帕斯卡利斯二世为海因里希五世主持了皇帝加冕礼。与此同时,教皇还被迫保证,永不绝罚海因里希五世,同时还解除了对其父海因里希四世的绝罚,此后新皇帝释放了教皇,班师返回德意志。8月7日,海因里希五世在施派尔的大教堂,为曾经的对手、他的父亲海因里希四世举行了隆重的基督教安葬仪式。

从表面上看,在罗马教皇与德意志国王之间达成的秘密协议中,后者放弃对主教的任命权,做出很大的妥协,但德意志的国王却因此获得德意志教会的土地财产以及经济权。不仅如此,一些贵族也因此丧失原有的经济利益,这就导致新皇帝与德意志教会和贵族之间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1111、1112、1114年,海因里希五世先后给施派尔、科隆、沃尔姆斯三个大主教掌管的城市特许权,支持市民反对作为城市领主的大主教们通过经济权对他们的盘剥和侵害,这就在德意志的教会中形成一个很强硬的王权反对派,美因茨的大主教阿达尔贝特(AdalbertⅠ.von Saarbrücken,?—1137)充当反对派的首领人物。阿达尔贝特在罗马参与过海因里希五世与帕斯卡利斯二世达成秘密协议的过程,但对新皇帝的教会政策极为不满,返回德意志后与世俗贵族的反对派首领、萨克森公爵洛塔尔(LotharⅢvon Süpplingenburg,1075—1137)结成联盟。1112年,海因里希五世以阿达尔贝特参与萨克森反叛背弃诺言为由,将其囚禁在特里菲尔斯的王室城堡(Reichsburg),直到3年后才因美因茨市民的起义所迫将其释放。

海因里希五世执政后在施瓦本、法兰克以及阿尔萨斯地区兴建王室城堡,以此扩大王室的领地,这就不可避免地与地方贵族有了利益冲突。1113年3月,魏玛奥拉明德的伯爵西格弗里德(SiegfriedⅠ.,1075—1113)为抵制皇帝试图把其伯爵领地并入王室领地,与皇帝的军队发生武装冲突,他在这次冲突中与萨克森的公爵洛塔尔结成联盟。洛塔尔原是叙普林根的伯爵,他曾坚定地支持海因里希五世与其父的争斗,因此在比隆家族马格努斯(Magnus,1045—1106)去世后,皇帝把没有子嗣继承的萨克森公爵领地分封给了洛塔尔,他很快就通过对斯拉夫人的征服扩大了势力范围,在萨克森培植自己的政治势力,加入反对海因里希五世的阵营。洛塔尔的背叛激怒了海因里希五世,1114年末他亲率大军进攻萨克森。1115年2月11日,皇帝军队与诸侯联军在韦尔费斯霍尔茨会战,在军力上占有优势的海因里希五世反而落败,逃离萨克森,从而大大削弱了德意志王权此后在帝国北部地区的政治影响力,洛塔尔则因为韦尔费斯霍尔茨战役(Schlacht am Welfesholz)的获胜赢得了诸侯首领的地位。

海因里希五世在与诸侯斗争中的失利给予罗马教廷反击的机会。早在海因里希五世从罗马返回德意志后不久,教皇帕斯卡利斯二世就在1112年3月召开的拉特兰宗教会议上宣布,曾经与海因里希五世达成的蓬蒂·莫纳洛协议无效,禁止世俗以任何方式任命主教,对海因里希五世处以绝罚。1115年7月4日,在卡诺萨事件中起过重要政治作用的女伯爵玛蒂尔德去世,她在临终前指定海因里希五世为卡诺萨伯爵领地的继承人。为了接受这份遗产,也为了防止德意志诸侯再次与罗马教皇结盟,海因里希五世无暇顾忌德意志诸侯的反叛,再次进军意大利。海因里希五世委托施瓦本的公爵弗里德里希(FriedrichⅡ. der Einugige,1090—1147)以及他的弟弟康拉德(KonradⅢ.,1093—1152,1138—1152年在位)为其不在德意志时期的摄政王,希冀以此制约以洛塔尔和阿达尔贝特大主教为首结成的贵族反对派联盟,这不仅为施陶芬家族在美因茨流域地区扩大势力范围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政治条件,而且也为康拉德日后登上德意志的王位奠定了政治基础。

海因里希五世继承卡诺萨伯爵领地后,通过授予意大利北部城市一系列特许权改变它们的政治立场,但罗马教廷并未因之而妥协。1119年10月24日,在克吕尼修道院的院长庞修斯(Pontius von Melgueil,?—1126)以及香槟的主教威廉(Wilhelm von Champeaux,1070—1121)的斡旋下,海因里希五世与新教皇卡利斯特二世(CalixtⅡ,1060—1124,1119—1124年在位)在今天法国的穆宗就主教任职权的相关事宜进行谈判,双方互不退让,最终未达成任何协议。卡利斯特二世返回罗马,重申对海因里希五世的绝罚。与此同时,获释的美因茨大主教阿达尔贝特也作为教皇的使节在萨克森组成新的反对派联盟,这就迫使海因里希五世不得不离开意大利返回德意志,率领巴伐利亚公爵韦尔夫五世、施瓦本公爵弗里德里希二世以及法兰克和洛林两地贵族的军队围攻美因茨,与此同时阿达尔贝特的援军也星夜赶到。正当双方剑拔弩张之际,当地的诸侯出面调停,促成海因里希五世在维尔茨堡与教皇的使节阿达尔贝特进行和谈。德意志局势发生了极具戏剧性的变化,这就迫使教皇改变了强硬的态度,他应邀派遣教皇使节前往德意志参加于1122年9月8日在沃尔姆斯举行的宗教会议。在这次宗教会议上,海因里希五世、教皇的使节以及德意志的教俗诸侯在共同商议制定的协议上签字。《沃尔姆斯协议》(das Wormser Konkordat)中规定,德意志皇帝放弃授予主教戒指和权杖的权利,承认在他的王国和帝国内按照教规进行的主教选举和举行的授职礼,但德意志主教的选举必须是在国王或其委派的代表在场的情况下进行;在举行授职礼接受戒指之前,当选的主教从国王的手中获得代表经济权的权杖。由此,代表教会权威的戒指以及代表世俗经济权的权杖分别由教皇和世俗君王授予。

1122年的《沃尔姆斯协议》,为德意志皇权与罗马教廷之间围绕主教授职权进行的半个世纪的争斗画上句号。沃尔姆斯协议否定了德意志皇帝对教会的绝对支配权,动摇了长期以来教会作为德意志皇权支柱的重要基础;然而,它却是德意志封建诸侯势力进一步强大的表征,是德意志在政治上逐渐走上分裂的开端。 LJiiu0YRApyiZzfkY9NAGqmzLgLfEgwb0kCYA2fsllcEcAdPArhCn7ySnR13jP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