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3 从虚假自体走向真实体验

得到无条件的爱的孩子,并不会因为父母对自己没有要求就变得堕落、沉沦,反而会把全部的生命能量都用来发展自己、享受人生,创造彼此滋养、轻松无消耗的关系。

虚假自体是养育失败的结果,母亲没能给予抱持性环境,孩子无法在其中发展出真实自体。那么,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式从虚假自体走向真实自体,体验到活着的意义呢?

我们首先需要觉察到虚假自体是如何运作的。这个运作过程很难被觉察,因为它是从婴儿期开始就被写入大脑的程序,如后台程序一般,每天自动运行。想要觉察,需要很勤奋地练习觉知。比如我发现自己每次见到韩雪的女儿小诗迪,脸上都会自动露出灿烂的笑容。这个笑容看上去似乎很合时宜:我看到一个可爱的孩子,作为一个成年人,面带笑容,很正常啊!但问题是,我觉察到这里面包含着一个模式——只要我看到小诗迪,就会立刻面带笑容,这其实不正常。我看到孩子的时候,不可能每一次都心情灿烂,那么当心情不好的时候,我对小诗迪展现的笑容难道是一种虚情假意吗?我见证了韩雪跟丈夫从相识到相爱,最终诞生小诗迪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中我也出了不少力,所以我很爱小诗迪。而且,小诗迪从小生活在充满爱和自由的环境中,确实人见人爱,我对她的情感并不虚假。于是,我反复觉察整个过程,想要揪出矛盾的源头,同时也发现:这背后程序的运转竟然如此迅速并且难以觉察!

我对小诗迪的情感是真实的,很想跟她亲近,但是当我看到她时,我的虚假自体立刻接管了这个关系,使我瞬间露出标准的表情:笑容灿烂,眼神温柔地凝视,以满足孩子的需求。也就是说,虚假自体程序把我瞬间包装成一个心理学上“足够好的妈妈”。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完全自动,丝毫不需要我的意识参与,就像鸟儿听见枪响会立刻飞走一样,已经成为一种本能反应。但鸟儿不会去思考自己为什么听见枪响就要飞走,生而为人的宝贵之处就在于,我们可以对习以为常的自动反应进行觉知,用觉知切断惯性。

我细细品味自己跟小诗迪的关系,结果发现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我其实并没有很享受这个关系。在这个关系中,我做得很好,小诗迪也确实招人喜爱。但看护小诗迪一小会儿,我就会觉得累,想把她交给别人,我在这个关系中没有感受到满足和滋养。于是我开始怀疑自己:李雪,你是不是真的没救了?你是一个心理闭塞、爱无能的人,你不适合养孩子。然而,当我理解了虚假自体,觉察到虚假自体是如何自动接管我跟小诗迪的关系,从而破坏这个关系的真实链接时,我明白了——不是我对小诗迪的情感虚假,也不是我爱无能,只是真实的链接被虚假自体横插一刀,导致我不能享受到关系带来的真实感和满足感。

虚假自体就像一个急速运转的程序,它会消耗能量,所以跟外界建立的关系不能维持太久,否则就会觉得累。很多内向的人之所以内向,就是因为关系对自己的消耗大于滋养。越完美的虚假自体,运行起来要消耗的能量就越多,他或许会给别人带来很好的感觉,留下很好的印象,但是对于自己却是种消耗。有些人与别人见一次面,就需要休息一两天才能缓过来。

那么,如果我们不用虚假自体接管关系,我们会表现成什么样?真实本性的自己会不会很自私、很笨拙,不知所措地搞砸关系?于是,当我再次见到小诗迪时,就尝试不让自己进入虚假自体的程序,不再试图去做一个完美的客体。当她靠近我,我只是看看她;她爬到我怀里,我就摸摸她,给她一些支撑,以免她摔倒;她想爬走就爬走,想哭就哭,我只是单纯地把她抱在怀里,顺其自然地拍拍,并没有想要哄好她。小诗迪对我微笑,她的笑容富有感染力,我会不自觉地跟着嘴角上扬。整个过程轻松流畅,没有出现什么不好的结果。于是我明白了,真实自体并不会自私笨拙,不知所措的其实是虚假自体。

对于虚假自体来说,面对一个新鲜场景,如果头脑储备库里没有相应的“我应该怎么表现”的程序,就会感到无助。有一次我参加一个家庭聚会,大家都在聊孩子上学和旅行的相关话题,因为他们的孩子都在同一个学校,也经常一起旅行。我就像一个局外人,插不上话。按照平时我习惯的那个虚假自体,我应该是那个才华横溢、能够给大家带来心理学知识、能够帮大家答疑解惑的导师,是个聪明伶俐、幽默可爱的角色。但是在这个家庭聚会的场景里,我没有可以应对的角色,因此感到不知所措。我问同行的朋友:“这种情景下我该怎么做?我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做什么。”朋友很轻松地说:“你就坐在那里,什么也不用做,这样也很好。”这句寻常的话突然带给我很大震撼——原来我可以什么都不做。也就是说,我可以不启用任何虚假自体程序来应对关系,什么贡献也不必有,别人一样可以接纳我的存在,而这本来就应该是关系的常态。

联想到我的童年,我几乎没有怡然自得的时候。我必须时刻留意妈妈的动向,她在做家务,我就要去看她的脸色,表现出一个好孩子的样子,要么在紧张地写作业,要么也在做家务。真是活得非常累。

一个孩子,本来就可以即使不做任何贡献,不讨好父母,没有考出好成绩,也能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和关注。父母仅仅是因为想要把爱传承下去,所以选择生下他。得到无条件的爱的孩子,并不会因为父母对自己没有要求就变得堕落、沉沦,反而会把全部的生命能量都用来发展自己、享受人生,创造彼此滋养、轻松无消耗的关系。他不会绕弯子,建立各种虚假自体来消耗自己,他的生命天然富有真实感和意义感。

通往真实自体之路确实不易,但不是毫无可能。无论我们现在年龄多大,只要有一个瞬间能够感受到真实,感受到无条件的存在,都是巨大的进步。坚持活着,不要放弃。 Z5aRYMI7ACJVrH8dQ7RAwJdqjNA9ovo6h0PZiWlgS2uf8jUmtygT9R6wZhHaqGC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