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触电电流是造成人体伤害的主要原因。触电电流的大小不同,引起的伤害也会不同。触电电流按照伤害大小可分为感觉电流、摆脱电流、伤害电流和致死电流,如图2-1所示。
图2-1 触电电流的特点
划重点
1 当触电电流达到交流1mA或直流5mA时,人体就可以感觉到电流,接触部位有轻微的麻痹、刺痛感。
2 当触电电流不超过交流16mA(女子为交流10mA左右)、直流50mA时,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可自行摆脱。
3 当触电电流超过摆脱电流时,就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触电时间越长,后果越严重。
4 当触电电流达到交流100mA时,即使时间为1s,也足以致命。
多说两句!
根据触电电流危害程度的不同,触电的危害主要表现为电伤和电击两大类。
电伤主要是电流通过人体某一部位或电弧效应造成人体表面伤害,主要表现为烧伤或灼伤。
虽然电伤不会直接造成十分严重的伤害,但可能会因电伤导致摔倒、坠落等二次事故,间接造成严重危害。
电击是电流通过人体内部造成内部器官,如心脏、肺部和中枢神经等损伤。电流通过心脏时的危害性最大。相比较来说,电击比电伤造成的危害更大,如图2-2所示。
图2-2 电击的危害
划重点
一般来说,不同触电电流的频率对人体造成的损害会有差异。实验证明,触电电流的频率越低,对人体的伤害越大,频率为40~60Hz的交流电对人体更危险。随着频率的增大,触电的危险程度会下降。
人体是导体,人体组织的60%都是由含有水分的导电物质组成的。当人体接触设备的带电部分并形成电流通路时,就会有电流流过人体并造成触电。图2-3为人体触电的原因。
图2-3 人体触电的原因
1 电流通过人体会对触电部位造成伤害。
2 人体与两根相线构成回路,电流通过人体造成触电。
多说两句!
触电事故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大多是因在电工作业时疏忽或违规操作,使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带电部位造成的。除此之外,设备安全措施不完善、安全防护不到位、安全意识薄弱、作业环境条件不良等都是引发触电事故的常见原因。
图2-4为电工作业疏忽或违规操作引发的触电事故。
图2-4电工作业疏忽或违规操作引发的触电事故
划重点
单相触电是在电气安装、调试与维修操作中最常见的一类触电事故。
这种触电是在地面上或在其他接地体上,人体的某一部位触及带电设备或线路中的相线,电流通过人体经大地回到中性点引起触电。
图2-5为设备安全措施不完善引发的触电事故。
图2-5设备安全措施不完善引发的触电事故
划重点
电工人员在作业时,若工具绝缘失效、绝缘防护措施不到位、未正确佩戴绝缘防护工具等,极易碰到带电设备或线路,进而造成触电事故。
图2-6为安全防护不到位引发的触电事故。
图2-6安全防护不到位引发的触电事故
划重点
电工人员在进行线路调试或维修时,未佩戴绝缘手套、绝缘鞋等防护用品,碰到裸露的电线(正常工作中的配电线路,有电流流过),造成单相触电事故。
图2-7为安全意识薄弱引发的触电事故。
图2-7 安全意识薄弱引发的触电事故
划重点
两相触电是人体的两个部位同时触及两相带电体(三根相线中的两根)所引起的触电事故。
由于人体所承受的是交流380V电压,其危险程度远大于单相触电,轻则导致烧伤或致残,重则会引起死亡。
图2-8为缺乏安全常识引发的触电事故。
图2-8 缺乏安全常识引发的触电事故
1 架空线路高压相线掉落地面的特定带电区域,中心电位高,外围电位低。
2 进入带电区域的人体,前后两脚有电位差,形成电流通路,造成跨步触电。
多说两句!
架空线路的一根高压相线掉落在地面,电流便会从相线的落地点向大地流散,地面上以高压相线落地点为中心,形成一个特定的带电区域,半径为8~10m,离落地点越远,电位越低。电工作业人员进入带电区域后,当跨步前行时,由于前后两脚所在地点的电位不同,因此可形成跨步电压,在人体中形成电流通路,造成跨步触电。步幅越大,危害越大
图2-9为环境条件不良引发的触电事故。
图2-9 环境条件不良引发的触电事故
划重点
在雷雨天气,尽量不要进行户外作业。若必须进行电力抢修作业,则应特别注意做好充足的防雷、防电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