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之前,一定要了解孩子是否真的肥胖,是否真的需要减肥;如果孩子确实属于肥胖,那接下来要明确孩子肥胖的原因,是药物导致的肥胖,还是病理性肥胖,或是单纯“吃得多、动得少”导致的肥胖。明确病因,有助于对症治疗。
判断肥胖的指标包括多种:体重指数(BMI)、身高标准体重、腰围、皮褶厚度、体脂含量等。父母可根据第1章给出的判断标准来评估孩子是否真的超重或肥胖。
如果孩子的BMI在正常范围内,则根据腰围指标,判断孩子是否属于腹型肥胖。
在控制体重之前先了解肥胖的原因,是饮食不当引起的,还是疾病、药物导致的。弄清原因,才好对症下药。
部分疾病会导致肥胖,尤其是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减退、下丘脑性肥胖、垂体病变等。病理性肥胖需要经过专业医师的检查、诊断,进行对症治疗,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使用部分药物也会导致肥胖,如糖皮质激素、胰岛素,以及部分治疗类风湿和哮喘的药物等。只有把原发病控制好,减少或停止使用相关药物,体重才会回落。这些均需要专业医师的指导。
父母均肥胖,子女肥胖的概率将大大增加。子女肥胖的原因一小部分是由于存在肥胖基因,而大部分是由于“继承”了父母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能量摄入过多,脂肪堆积。针对这类肥胖,不能一味把遗传当借口,应及时改正不良习惯,科学饮食,把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除上述原因外,还有一种就是单纯性肥胖。绝大多数儿童肥胖均属于单纯性肥胖。这种肥胖纯粹就是“吃得多、动得少”导致的。
对这部分“胖孩子”,家长可以通过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其身高稳步增长,体重回落在正常范围内。
当然,也可以到医院找专业医师,利用体成分分析仪判断孩子体重超标的原因,是体脂超标还是肌肉含量过多,并进一步检测体脂超标了多少,内脏脂肪是否超标,上下肢肌肉力量是否达标,等等。根据孩子的年龄、性别,为孩子制定一个短期可行的身高、体重目标值,并制订专业的饮食、运动计划,帮助孩子慢慢远离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