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宝宝的基础体温为35.5~37.5℃,一般当体温超过基础体温1℃以上时,可认为是宝宝发热。而宝宝体温高于正常基础体温,但低于38.5℃时,属于低热。对家长来说,遇到宝宝发热的情况往往会手忙脚乱,能想到的最放心的地方就是医院了。事实上,去医院并不是发热情况下的最佳选择,因为医院是病患的集中地,而宝宝免疫力低,去医院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所以,建议家长只有在不得不去医院的情况下,才选择就医。38.5℃以下的低热,去医院前先试试给宝宝洗一个温水澡。
宝宝有发热症状,但是体温不超过38.5℃,且宝宝以前无热性惊厥症状。宝宝精神状态良好,没有无法安抚的哭闹、尖叫等异常状况。宝宝平常对洗澡比较喜欢,并不拒绝。
1 调节室内温度在24℃左右,并保持室内不通风。给宝宝放好洗澡水,以能将宝宝的身体浸入水内为宜,水温控制在37℃左右。
2 准备好给宝宝擦身的干毛巾、干净的衣物、吸引宝宝洗澡的玩具、方便大人照看宝宝的座椅等物品。
3 安抚好宝宝,让宝宝保持相对稳定的情绪,并将宝宝放入澡盆中,让宝宝的身体浸入水中持续10~15分钟。
4 洗完澡后,用干毛巾将宝宝的身体擦干,并给宝宝换上轻薄透气的衣物,让宝宝多多休息。
注意
1.如果宝宝只愿意坐在水中,那么家长可以用毛巾给宝宝擦浴上半身。如果宝宝平常就不喜欢洗澡,那么家长可以用温热毛巾给宝宝湿敷。
2.在洗澡的过程中,如果家长感觉水温下降或宝宝开始发抖,可以一点点添加温度稍高的热水。添加时要注意不要直接碰到宝宝的皮肤,以免烫到宝宝。
3.如果宝宝刚洗一会儿就表现出抗拒,家长也不要勉强,要尽快给宝宝擦干身体,穿上衣物,等宝宝情绪稳定后用其他方式给宝宝降温。
4.如果已经洗了15分钟,宝宝还是愿意待在水中,而且精神状态良好,家长也可以让宝宝再洗一会儿,但要注意及时添加温度稍高的水以保持水温,防止宝宝着凉。
5.大约1~2小时后再给宝宝测量体温,看体温是否下降。如果体温下降至37.5℃以下,就说明体温暂时正常,可以持续观察。如果体温没有变化,可以根据宝宝的精神状态再给宝宝洗一次澡。如果体温不降反升,一旦超过38.5℃,就要给宝宝用退热药。
小偏方原理: 给发热的宝宝洗温水澡,可以清洁皮肤,避免汗腺阻塞,有利于散热。只要方法得当,不仅能使体温降低0.5~1℃,还会使因为发热而显得烦躁的宝宝安静下来,安稳入睡。
在判断要不要送宝宝去医院时,很多家长会以体温的高低作为依据,实际上,体温本身并不是观察儿童疾病的最关键的方法。宝宝身体发育还不完善,对温度的控制能力较弱,有的宝宝在感染轻微疾病时,发热可达40℃,然而在患更严重的疾病时体温可能只有38.3℃。一个体温为38℃却脸色灰白、安静得有点反常的宝宝,也许比一个体温为39℃但仍能满屋子乱窜乱闹的宝宝病得重。
因此,宝宝发热时,家长更应通过观察他(她)的脸色、精神状态有无异常来决定是否送医。如果发热的宝宝出现以下症状,不管体温如何,都应立刻送医。
一直哭闹不停,不管谁来安慰都没有用。
如果有人想触碰或者移动他(她),他(她)就哭闹。
脖子僵硬,不灵活。
手臂、大腿或身体的其他部位出现不能控制的抽动、痉挛。
神志不清,行动怪异(看见或听见不存在的东西,说些很奇怪的话或行动反常)。
呼吸时伴有杂音。
不能吞咽任何食物,并不住地流口水。
皮肤上出现紫色的斑点。
肤色灰白或呈暗蓝色。
排尿时哭得厉害。
腹泻时大便中带血。
嗜睡,或者醒了以后烦躁不安,很难安抚。
注意:送医途中需要给宝宝保暖,避免吹风,但是也不能包裹得太严实、过度保暖。
找准疾病。很多疾病的早期表现都是发热,比如肺炎、手足口病、泌尿系统感染等,所以宝宝发热不是疾病,而只是一种症状,家长在自己无法判断的前提下,应该找医生检查一下以明确病因,只有找准病因才能给予生病期间的宝宝更有针对性的护理。
必要的时候需要借助药物降温,一旦宝宝体温超过38.5℃,家长就要及时给宝宝用退退热药,有热性惊厥史的宝宝,体温超过38℃就要及时用退热药。
宝宝发热时要散热,不要捂汗。小宝宝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能力差,汗腺不发达,加衣服、盖被子不但出不了汗,还会由于不通风,热度不能通过皮肤散出去而加重发热,甚至让宝宝处于高热状态。在宝宝体温上升期,家长如果观察到宝宝畏寒、发抖,可以在室温适宜的情况下,给宝宝加件长衫,盖条薄被,帮助宝宝适度保暖;当宝宝体温稳定并开始下降后,家长一定要把宝宝的衣服解开,使其充分散热,但要注意宝宝手脚的保暖。
多喝温开水。在宝宝能接受的情况下,一定要让宝宝尽可能多地喝温开水。多喝水可以帮助宝宝排尿,带走身体的热量。如果是大一些的宝宝,可以给他(她)食(饮)用一些清淡的、利尿的食物,比如西瓜汁、红豆粥、冬瓜玉米汤等,这些汤汤水水的食物特别适合发热时没胃口的宝宝食用,在补充、补充营养的同时更有利尿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