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家校关系

他所指的关系不是人际关系,而是家长和学校的联系。这个联系如果紧密,会成为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强大助力。

当初我们决定来新西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让孩子能够拥有更好的教育环境。一段时间后,作为新西兰中学的学生家长,我感觉女儿的学校通过观念沟通、平台搭建和机制运行,建立了紧密的令人满意的家校关系。

观念

对学校教育观念的认同是家校合作的基础,我们对女儿学校教育理念的理解是从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及与学校的沟通当中获得的。

比如,作为新生家长,刚开学我就接到邀请,邀请我参加学校举办的新生家长晚宴。晚宴在学校图书馆的大厅进行,预订了正规餐厅的全套宴会服务。晚宴的主要目的是欢迎新生家长,也是加强家长和学校关系的第一步。学校的执行校长在晚宴致辞中,一再强调家长和学校“关系”的重要性。他所指的关系不是人际关系,而是家长和学校的联系。这个联系如果紧密,会成为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强大助力。

晚宴过程中,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校长也分别上台讲话,他们在做自我介绍的同时,也阐述了自己对教育的理解。我对他们表现出的对教育的执着和热爱表示钦佩。印象最深的是,一位校长引用了美国儿童作家Seuss博士的一段话,作为她对教育的理解:

“You have brains in your head. You have feet in your shoes.You can steer yourself any direction you choose. You’re on your own. And you know what you know. And YOU are the guy who’ll decide where to go.”

(Dr. Seuss Enterprises)

“你有自己的思想。你有运行的能力。你可以在你选择的任何方向上驾驭自己。你独立。你有自知之明。你能够选择自己的人生方向。”

当孩子们完成学校的学习,走入社会后能够达到上面所讲的状态,这样的教育理念是我们特别认同的,它有别于国内考分至上的教育理念。

老师们也利用各种机会在与家长的沟通中分享自己对教育的理解。比如每个学期开始,年级主任都会给家长写一封邮件,内容是关于新学期的课程安排、特别活动和需要家长配合的地方。虽然是一封普通的校方邮件,但我特别喜欢,因为除了沟通一些学校的安排,这位年级主任每次都能以自己的经历开头,把她对教学的感悟带给家长们。我甚至也把她的来信当作英文作文的范文来学习。

在有一个学期的开学来信中,开篇她就写了自己在假期的一些经历。她小时候全家曾经去过一个小镇休假,想起当年父亲和他们在一起钓鱼的场景,虽然那时有些忙乱,但却给他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由此引申到家长与孩子共处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多么重要,和孩子共处的时间其实就是给孩子更好的礼物。老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来传递教育的理念,让家长对老师的内心世界更加了解,也拉近了老师和家长的关系。

平台

女儿的学校比较重视信息系统平台的搭建和应用。孩子们在初中阶段就必须用电子邮件与老师沟通,还需学会使用学校的信息系统,这个平台也为家长提供了接口,可以了解自己孩子各个学科的评估成绩,上面还提供了每位任课老师的电话和电子邮件,方便家长联络。这个信息系统甚至还可以进行家长会的预约。

女儿学校的家长会,与国内的完全不同,它从头至尾都是“一对一”进行的。学校的网上预约系统会在家长会之前的两周开放,家长可以登录学校的网站进行家长会预约。系统只显示和学生相关的任课老师和这些老师的空闲时间段,每个时间段是5分钟。如果家长觉得有很多事要与某位老师沟通,允许预约两个时段,就是10分钟。如果需要更多时间,就需要在家长会结束后单独另约时间了。预约好后,家长可以打印出自己的时间表,内容包括时间、教室位置和见面的任课老师。家长会的时间集中在两天,分别在两周内进行,比如,本周三和下周四,方便有些家长出差。在那两天,从下午下课到晚上8点,老师在固定教室,学生和家长按照事先预约的时间地点去和老师见面。

因为是“一对一”的家长会,听到的、讨论的都是关于自己孩子的情况,非常具有针对性,不用担心像在国内学校的家长会上,某位家长被老师当着全体家长的面点名批评。这样安排可以保证家长直接与老师单独交流,也不必像在国内,等家长会结束后,一堆家长围在一位老师身边,排着队盼着跟老师说上几句关于自己孩子的情况。另外,所有交流是老师、家长和孩子一起进行的,这也能让孩子感受到尊重。

这样“一对一”的家长会的形式,对学校的组织工作以及老师的准备工作要求很高。学校的IT系统需要有预约功能,而老师也必须提前精心准备来面对家长。如果一个老师给4个班授课,就大约有80个学生,一共需要跟家长交流400分钟,再加上提前准备,这是很大的工作量。但是,学校在家长会的环节舍得下功夫,花力气,体现出学校希望与家长良好地沟通。

除了硬件平台,学校对软件平台也很重视。

家长联合会算是软件平台中的一个。家长联合会虽是民间组织,但学校很高兴与它进行交流,并且有专门的老师负责,定期召开会议。有一次学校组织的国际美食日活动,内容就是由家长们在家自制各种传统美食,中午在学校举行午餐义卖,收入由学校捐赠给慈善机构。那天华人家长联合会的妈妈们各显神通,家长们愿意积极为学校出力,活动搞得有声有色。

学校还有志愿者平台,不定期地向家长发出邀请,如在游泳比赛、定向越野活动、野营活动之前,学校都会发邮件征询家长是否愿意做志愿者。家长们十分积极,有时候抢都抢不到位置。我女儿班里有一门课的助教就是由家长志愿者担任的。

机制

良好的沟通机制是学校和家长保持紧密关系的重要保障。女儿的学校非常重视和家长的沟通,这种理念已经渗透到各种日常的教育活动里了。我把目前我接触到的学校和家长间的各种联络活动分为了定期、不定期、见面、不见面几种,如下图所示。

家校沟通机制

每周五下午,学校会准时把本周的学校生活简报发送给所有家长。简报的内容非常丰富,涵盖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阶段的学习、生活等事宜。每周由三位校长的其中一位撰写文章作为开篇,接着是分别介绍小学、初中和高中这一周的情况,也会提醒家长下一周或者即将开展的一些活动,请大家注意准备。简报有单独的章节,对一些学生进行点名表扬和奖励。简报还在学校特别专注的表演艺术和运动两个方面有专门的板块。最后,是一些校外兴趣俱乐部和家校社区里的一些广告类型的内容。我感觉这份周报是家长了解学校生活很好的信息来源,也是一种良好沟通机制的体现。

如果有什么特别的情况,家长可以随时和老师取得联系。有一次,我对学校给女儿安排的英语补课要占用数学和音乐课的时间不太满意,就用邮件与学校沟通。学校打来电话,我后来到学校和老师、年级主任见面,最后这个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我还接到过一些任课老师单独发来的邮件,都是表扬孩子在课上的学习态度端正,努力付出,进步很大。有一次,我突然接到音乐老师的电话,还以为有什么事情,原来是女儿在中学集会上要演奏钢琴,老师在彩排之后、正式演出之前特意给我打电话,让我不要担心,说孩子一定没问题的。

还有当面沟通的机制。家长会就属于这个范畴,请家长、学生一起到校听选修课的介绍也是。学校还会不定期地举办各种活动要求家长参加,比如班级开放日、学校的颁奖典礼,甚至还有学生的祖父祖母日,学校会专门邀请长辈们到校参加特别组织的活动。

“关系”二字,博大精深。不光在国内,在国外其实也注重关系,只是内涵和形式有所不同。我对新西兰教育环境中的家校关系比较满意。女儿的学校重视与家长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这种重视体现在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家校关系越紧密,教育的目的就越容易达到。因为学校和家长都是孩子教育的重要力量,而这种紧密的家校关系会使多种力量产生合力,帮助孩子健康地成长。真心希望国内的家校关系建设从加强对其认知的重要性开始,在观念、平台和体制上越做越好。 Edyrvagv24z3fWtbUxdAc+8/pUW/37tkKaMed3wlMGUrYkxWcw0nI3a3TBRv0cV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