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序

打开这扇窗,让教育的阳光洒向每一个孩子

“To teach is to touch a life forever” ——教育即对一个生命的永远触动。

作为父母,我和夫人都特别希望女儿受到良好教育的影响,不论这样的教育来自我们、学校,还是社会。

女儿出生于2001年,就在那一年,北京申奥成功。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那天晚上,当我们从电视上看到奥组委主席宣布北京获得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的时候,我们激动地抱起当时才几个月大的女儿,一起开车上了长安街,涌入了车流,庆祝北京申奥的成功。一转眼,十几年过去了,女儿已经到了花季的年龄。而现在,我们全家生活在美丽纯净的新西兰。

从北京到新西兰,我们的出走和女儿的教育有很大关系。

女儿出生后,我们像中国千千万万未成年孩子的父母一样,努力地在为孩子寻找、营造更好的环境,让孩子好好学习、健康成长。我们第一次为人父母,也没有上过什么父母学校,只是怀着一颗希望孩子健康成长的心,照着自己认为对孩子好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我们读市面上有关儿童教育的书,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我们自己摸索着,实践着。不过,我们渐渐意识到,尽管我们可以在家里为孩子营造出一个自己还算满意的小环境,但对于学校环境和整体的社会环境,我们能起到的作用就微乎其微了,而这个环境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

2013年6月,女儿小学毕业。为了让女儿能在更好的教育环境中成长,也抱着“用一辈子的时间活出两辈子”的想法,我和夫人先后辞去了国内知名外企的工作,放弃了我们用二十多年时间打拼来的耀眼职位和稳定高薪,带着女儿远渡重洋,来到了1万公里之外的南半球岛国——新西兰。当时的同事和朋友们听说我们要走,还是去不怎么热门的新西兰,都认为我“疯”了。

其实我没有疯。虽然当时我没有长期在海外生活的真实感受,但在联合国发布的人类发展指数报告中,新西兰名列前茅,特别是其中关于教育的评分更是常年排在前四位 。现在三年多过去了,女儿在新西兰求学的经历确实让我们清楚地感受到了与国内教育的不同。我和太太现在可以骄傲地说,在女儿非常重要的成长阶段,我们力所能及地让她接触到了世界顶尖的教育。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在这段美好的时间里陪伴在女儿的身边。

2014年7月,我开通了微信公众号,每周写一篇原创文章记录女儿在新西兰求学的点点滴滴。那些新颖有意义的课程、丰富多彩的活动,也成了女儿成长路上的一道道风景,都被收集在文章里,成为我们永恒的记忆。坚持了一段时间后,这个公众号不仅让许多在国内的爸爸妈妈了解了海外的教育情况,甚至连新西兰本地的一些华人家长也纷纷关注我的文章,还有不少孩子也成为了我的“粉丝”。这些孩子也在我女儿的学校读书。他们说,从我的文章中能够更好地了解学校发生的事情。本书就是我三年来文章的合集。

学校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在我上学时,学校倡导的是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后来,在资料上看到港台地区的教育倡导的是“德、智、体、美、群”,这也是基于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提出的教育理念发展而来的,我深感认同。其中,多出的这个“群”字,指与人相处合作的能力,是现代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

本书的章节编排依照“德、智、体、美、群”五育来进行,在前后又各加入了一章。开头一章是关于新西兰学校、社会教育的大环境,也是孩子成长的外因。最后一章收录的文章围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老师、课程和活动设计而展开。兴趣是孩子成长的强大内在动力。

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您了解海外教育的一个窗口,透过它,您可以领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实践。若您在掩卷遐思之后有所触动,甚至付诸实践,帮助孩子更加健康地成长,我幸甚至哉。

王小军(Sherman)
2017年5月于新西兰 qckRGDRj9uxXKuDSvVtOvxHz4FfpyIkZ0hcSfOwTpmbfZlKh5w7rYabmZAxneG1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