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让小柯的悲剧不再重演

孩子们能够从这些简单的事情中发现并体会到快乐,久而久之就更能够发现生活的美好。

从大学同学的微信群里听说,深圳一名叫小柯的五年级学生在学校跳楼,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这让我十分震惊,也颇有触动。根据深圳新闻网(sznews.com)报道,在2014年10月9日午休时,小柯“忽然从教室里冲出来,以百米冲刺的速度翻过栏杆,从四楼坠下身亡”。另据魅力深圳网(http://city.shenchuang.com/)报道:“事发当时小柯和一名男同学之间发生了一些小冲突,而究竟是什么严重的事竟会让小柯在冲动之下跳楼,目前还不清楚。”不论同学之间发生什么冲突,也不应该酿成这样的惨剧!我为小柯感到惋惜,他还不到11岁,美丽的生活长卷还未铺开竟然就早早地画上了句号。我也能够想见小柯的爸爸妈妈此时的心情,我为他们心痛。

此图根据2013年盖洛普公司的调查结果制作

由此,我想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我相信心理健康会减少自杀现象的发生。但是,2013年盖洛普民意测验结果显示,中国虽然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人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这个测验结果来自全球超过13万人的问卷调查,大家从目标、社会、体能、经济和社区五个方面的现状进行回答。我选择了四个国家的问题调查结果,做了一张图示。大家从图中可以看到,图中的数据是表示非常肯定的问卷在本国所占百分比。相比之下,像加拿大、新西兰这样的发达国家情况比较好,除了其他的社会因素外,我想这也和他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有关,这种重视也体现在学校的课程设计里。

新西兰教育部颁布的教学大纲中,有明确的关于心理健康的教育内容,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所有新西兰的学校都有健康及体育课(Health and Physical Education)。在心理健康方面,教育部要求学校帮助学生了解影响自身健康、组织健康和社会健康的各种因素,包括生活方式、经济、社会、文化、政治以及环境等。学校通过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点和价值所在,对自己的决定负责,并能坦然面对变化和失败,使学生在心理上健康发展。在与他人相处方面,学生需要学习移情共鸣的技巧,来发展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最后,利用学到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并采取行动,提倡自身、人际间和社会整体的健康发展。

这个不只是写在教育部的文件里而已,通过女儿学校的教学活动安排,新西兰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女儿的健康课老师,几乎每周都会在课堂正式地问大家,前一周的时间里,有什么让你感到很愉快的事情。这是一种反思,也是一种启发和挖掘。孩子们的回答五花八门,很有意思。有些孩子会说出很简单的事情,比如,“昨天我和马克一起踢球了”“我按时完成了作业”“我在学校活动上表演了节目”“下了法语课,发现安娜在门口等我一起回班里”……孩子们能够从这些简单的事情中发现并体会到快乐,久而久之就更能够发现生活的美好。

孩子学校的健康课还公开地和他们讨论一些青少年问题。有一个学期的课题是,孩子们两人一组,在吸毒、抽烟、饮酒、欺侮(bully)中自选一个进行研究,然后向全班介绍自己的研究结果。当时女儿选择的是欺侮,而且是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欺侮(cyber bullying),题目紧跟时代潮流。女儿和她的同伴在研究报告里说,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欺侮,比面对面的欺侮,来得更容易,言语更加刻薄,更不容易去想被欺侮的人的感受,所以具有更强的杀伤力。应对的方法是不要自己憋着,而要马上找朋友、家长或是老师倾诉。前一段时间,女儿和原来国内的一位好朋友在微信上闹得不开心,对方的言语有些过激,女儿很伤心,还哭。不过她第一时间来跟我们倾诉,聊开就好了,而不是自己独自憋着。

我曾写过一篇《人生哲理课》,介绍学校组织孩子们参加一个工作坊,从了解自己开始,进而了解自己和他人的不同,然后去尊重这种不同。让我高兴、感慨很深的是,工作坊里的老师让孩子们了解到,有些因素是自己可以通过努力来改变的,而有些因素是无法控制的,需要学会接受。有了这样的平常心态,就不会永远是战无不胜的状态,就不会是考试必须得第一的心态。多了些平和,少了些浮躁,对孩子来说,很有帮助。

新西兰的教育中包含了心理健康的教育,我感到非常欣慰。但是,我觉得孩子的成长不光依靠学校教育,家庭和社会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家庭是我们作为父母最能够用上力道的地方。当然,社会的教育体系也相当重要。我个人感觉,现在在中国上大学,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已然不再,但是,社会又产生了强大的导向力量,让家长们看到了另外一座独木桥——名校,考了高分去上名校,上了名校后柴米满仓、出人头地、衣锦还乡……也许,幸运的孩子冲过了这座新的独木桥,但如果冲过桥的代价是之前十多年的超高压负重行走,或许孩子多少已经落下了内伤。这些内伤好像定时炸弹,不知会在孩子的今后人生中何时炸响。

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负有最直接的责任,除了遗传因素,就是榜样的力量。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在受到伤害时保护自己是最重要的,这是健康心理的基石。相比之下,分数、成就、工种、房子、车子都是浮云。世界卫生组织有一个非常简单的五道题问卷,来测量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大家不妨和孩子一起来做一下,掌握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我觉得女儿学校健康课老师的那个问题很好,多和孩子一起交流,必定会有好结果。

我在网上搜寻关于小柯的新闻时,发现了这样一个网站:这个网站是纪念逝去的朋友和亲人的,居然有一页是纪念小柯的。我留下了我的期盼,愿小柯在天堂安息,也愿他年轻生命的逝去能换来千千万万国人的警醒,让悲剧不再重演。愿爸爸妈妈们、老师们、学校和社会上所有的人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让依然在世的人都能健康地生活!这个要求,实在一点也不过分,真的。 ow/xnbN+xp68GGhZu7Jzy1CMuD9dXPXtm1DwJ9tNSNRt4MjLiLFpOchSO08sjUw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