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演“习”还是演“戏”

演练和演习是能够把预案的好处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发挥到极致的必要途径。演习如果能在大家提前都不知情的情况下,尽量做到接近真实,那效果是最好的。

今年3月底,女儿在学校里经历了一次应急演习。

那天上午,女儿正在操场上卖力地进行着令人生畏的“12分钟跑”体能测验,跑到8分钟的时候,听到学校操场广播里传来紧急通知:“学校现在进入Lock Down状态,请所有学生迅速进入离你最近的教室,和老师或监护人在一起。”

当时和女儿一起跑步的大概有四五十个女生,广播一响,大家还摸不着头脑呢,就被两位体育老师带着进入了紧挨操场的舞蹈教室。进入教室后,老师把学生们随身带的手机收起,把门锁上,关闭窗户并拉上窗帘。

女儿回忆说,后来才知道是演习,一开始并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而且感觉老师也不知道情况。但是,看到老师们都有条不紊,知道一步一步应该做什么,自己也就不慌了。大约过了20分钟,演习结束,所有学生都到学校的大礼堂开会。

进入礼堂,校长已经在等大家了,和大家一起回顾刚才的演习活动。回顾内容除了强调在应急情况下,学生老师该如何行动外,还有互动的环节。

校长问:“有没有学生刚才没有听到喇叭的广播?”有学生举手。校长接着问那些举手的学生:“你们当时在什么位置?”有些学生当时在音乐教室,有些在其他地方。

校长还问了老师,当时有没有收学生的手机,有没有检查门窗是否锁住,是否有条件走到躲藏的教室外去检查一下,周围相邻的教室里有没有单独的学生,是否有临时的如厕措施,等等。

回顾会议的目的很明确,要提高教师、学生对应急反应的认知,同时不断完善和提高应急水平和措施。

听着女儿回来描述演习的过程,说和2014年11月那次真实的Lock Down的情形是相似的。那次是真有危险,学校接到警察的通知才采取Lock Down措施。在那次,老师也收了学生们的手机,锁闭门窗,拉上窗帘,保持安静,直到警报解除。我听着不免再次感慨,演习能够和真实场景相似,这样的演习是真正意义上的演习,不是演戏啊!

当天我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个帖子,感慨女儿学校的演习,仿真程度堪比真实突发情况。女儿也想起她当年在国内小学时候的演习,相比来说就像是演戏,因为知道在什么时间“着火”。

其实不光是女儿,我在国内工作的时候,也经历过不少次这种“演习”。有些甚至是提前几天就能够得到消息。我那时在北京国贸附近的一座18层的办公楼里工作,火灾警报一响,广播系统就会有通知,要求所有人员通过楼梯到一层的楼外疏散地,过一会儿再回到楼里。在我记忆当中,广播里通知的内容大概是,“现在是 火灾演习 ,请大家立即通过楼梯到楼外的疏散地点聚集”。我很想知道,如果警铃响起的同时,喇叭里广播的是,“现在有 火灾 ,请大家不要惊慌,通过楼梯到一层楼外的疏散地”,大家还会不会有条不紊,有说有笑地走到一层。

应急预案的制订是必要的,在有突发事件时,如果有到位的应急预案,人们会从容很多。这一点不论在新西兰还是国内,各级部门都应该有了深刻的认识。国内的学校应该也制订了各种应急预案。

但是,有了预案不代表所有的人都会依照实施。演练和演习是能够把预案的好处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发挥到极致的必要途径。演习如果能在大家提前都不知情的情况下,尽量做到接近真实,那效果是最好的。

演习能够救命,演戏就不一定了。 1PDxIl9adI+j2/XEruKbv3RqwcpmjuTa1Hu4suqhCuBcqr5RV83I73R34qmgKbF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