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期做什么?究竟怎么找到后期的思路?学习后期,归根结底,是要学会分析照片,找到照片的缺点。针对缺点去适度修复,并且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调整照片色彩,用色彩体现个人风格和情绪。
在我看来,后期通常分为三大环节。第一部分是基础调整,包括裁剪、水平线调整、照片重要瑕疵修复;第二部分是影调调整,也就是照片的明暗、反差、亮部和暗部的控制;第三部分是色彩调整,也就是常说的“调色”。
案例分享:夜景“废片”拯救记
旅行摄影相对匆忙,不可能每个令人心动的地方都能拍得很好。总有一些自己很喜欢的场景没有拍好,这难免令人遗憾。于是,我从中挑选一些有后期空间、通过后期处理可以重新“复活”的照片,认真将它们修复好。
这个案例是在日本小巷中,由于曝光失误造成的“废片”,构图也存在问题。但恰恰曝光和构图都可以后期来弥补。因此,这也是后期处理比较复杂的一个案例,大多数照片不需要这么烦琐的调整—但这恰恰是一个很好的用来说明后期处理思路及调整流程的例子。
(1)拍摄及原片分析
焦距:35mm 光圈:f/3.2 快门速度:1/80s ISO感光度:640
在拍摄时,使用A挡+评价测光模式,虽然这种模式在旅行摄影中比较好用—比较智能,不需要经常调整参数,但个别情况下会出现一些意外。比如在拍摄这张照片时,因为远处车灯的出现,照片在有了戏剧性的同时,相机的测光值因为车灯强光的影响,明显就不准确了。这就导致了原片曝光不足,只有亮部的天空和灯光曝光正常,其他大面积阴影区严重缺乏细节。
优点: 小巷比较漂亮,是我在旅途中遇见的比较有特色的街道。车灯的效果与两位行人的姿态比较令人满意。
缺点: 拍摄时天色较晚,街边店铺亮灯较少,整体光比较大;整体曝光不足,其中暗部曝光严重不足。
(2)RAW格式调整色温及曝光
曝光调整: 首先打开Raw格式,基础的曝光调整是修图的第一步。因为前期欠曝严重,我增加了整体曝光,但仅仅对暗部增加了35,而且亮部及高光区没有往下压。这是因为在调整曝光时,如果高光往下压,阴影往上提,两个参数都偏大的情况下,照片很容易产生不自然的感觉,甚至是“暴力HDR”的感觉,过犹不及。另外,后期是个人风格的体现,我本身倾向于具有强烈戏剧性和反差的照片,所以,即便是如此曝光不足、明暗对比较大的照片,也不会对降高光、拉阴影太过执着。
色温调整: 色温是影响色彩的最重要的参数,它会为整张图片定下基调。但因为在前期拍摄时,我就很在意白平衡的设置,所以在这里没有对色温进行设置。如果照片的色彩不够理想,色温这一项是一定要细细调整的,不能依赖后续的调整。
细节调整: 调整锐化和降噪,在这里采用的是默认参数。如果照片存在瑕疵,比如有轻微的抖动、有较多的噪点,那么就要仔细调整这两个参数了。
(3)二次构图、裁剪
由于原片中各元素比较混乱,而且由于光线不足造成的昏暗处较多,所以我想要裁剪图片,进行二次构图,使其由横图变为竖图。将右边裁剪到店铺招牌“面”的位置附近,增加细节的趣味性—但又不能太靠右,否则“面”招牌右下方的彩色色块会露出,容易显得比较凌乱,人物位置也会显得太靠左,画面不均衡。
(3)色彩调整
色彩调整是我平时被询问最多的问题。其实个人认为,色彩的决定性因素有两个,一是前期拍摄,二是刚刚提到过的色温。在这两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整张照片的色彩基调其实就定了下来,接下来只需要润色即可。方法有很多,用不同的软件也可以达到类似的效果。在这里,我先使用滤镜软件寻找一款适合当前照片的滤镜,进行大体的色彩调整,后续再调整细节。
三款滤镜插件推荐:Alien Skin Exposure滤镜(本示例中的软件)、VSCO Film滤镜、Nik Collection系列插件中的Color Efex Pro 4。
(4)细节明暗调整
在Photoshop软件中,“调整图层”是非常实用的工具,虽然在图像菜单里也有曲线、色阶、饱和度等功能,但使用调整图层要方便许多。第一,调整图层在调整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个蒙版,我们可以利用蒙版来决定照片中的哪些部分受这次调整的影响;第二,调整图层里的参数可以随时修改,不是一步到位的;第三,调整图层的效果会影响在它下方的所有图层,所以在调整照片时,无须将所有图层合并。这三点大大方便了后续的修改。
在这个示例中我全部采用曲线调整图层来调整影调,基本涉及曲线的所有常见用途了。
选择曲线调整图层,然后就会生成一个新的图层。对第一个曲线进行简单的S形调整,这样可以起到增强对比度的作用。但对这张图来说不适合全图加强,于是利用这个曲线调整图层的蒙版刷出影响的区域—黑色部分代表完全不可见,白色部分代表完全可见,也就是只有白色部分受当前调整图层的影响。
建立第二个曲线调整图层,用于局部位置的提亮。因为前期拍摄时,左侧店铺开灯的较少,因此出现了比较多的阴影,于是利用这个图层来找回阴影处的一些细节。同样利用蒙版,刷出需要被影响的区域。
(5)进一步调整细节及色彩
第三个曲线调整图层用于整体照片的提亮及更细致的调色,但由于天空和个别灯光亮度较高且不希望它们的色彩被改变,所以依然是利用蒙版,让当前效果作用于天空和灯光以外的部分。
一个向上凸起的曲线,意味着提亮的效果,而曲线的三个通道则影响着照片的色彩。在这里,照片暗部的青色、黄色被加强,照片亮部的红色被加强。
由于前面一系列的调整,照片的强光区被加强,因此,最后一步就是压暗强光区。向下凹陷的曲线意味着压暗,利用蒙版,让当前的曲线调整图层只作用于强光区。到这里,照片就调整完成了。
(6)总结与思考
前后期结合,打造完美照片
后期处理的方法多种多样,我们无须纠结于具体的软件和参数,因为不同的软件或者工具可以达到相同的调整结果。重点在于我们要针对照片的缺点进行修复,并用色彩的调整来加强氛围,软件只是我们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而使用的工具而已。
虽然经过用心的调整,这一张“问题照片”可以变身成自己想要的模样,但之所以可以成功,正是因为前期的几个弱点恰恰是后期能够弥补的。修的照片多了,慢慢地,你会了解哪些照片的不足可以通过后期补救,而哪些因素必须由前期来决定。
最重要的一点是,在了解照片缺点之后,一定要多思考下次在类似的环境拍摄时如何从前期去改善问题。时间久了,可以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一方面,学会通过后期发现不足,修图时必然会发现前期各种问题,抖动、曝光过度或不足、构图问题等;另一方面随着拍摄经验的增加,后期其实很多时候在前期就已经开始了,也就是拿起相机拍照时,就可以预想后期大概是什么风格,在前期就去尽量贴近后期想要表达的氛围,二者互相促进方能取得极好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