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Foreword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3年多来,进展顺利,成果丰硕,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欢迎和高度评价,对于促进沿线国家经济繁荣与双边、多边区域经济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资源领域合作是“一带一路”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资源是推动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矿产资源更被称为“工业血液”,其储量的多少和分布,直接影响着工业的发展和布局。“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矿产及其他自然资源,同时基于人口基数和工业化发展水平,沿线地区又是全球最大的资源消费区,产业发展空间广阔,合作发展意愿强烈,是全球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地区,也是中国建立新型资源国家关系,深度参与全球资源环境治理体系建设的关键地区。在全球矿业持续低迷的大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将给矿业带来无限的发展机遇。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资源领域的单位和个人都在积极寻找与沿线国家进行合作的机会和模式,但迄今为止,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的投资规模和数量都不大,成功率也不高,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缺少对沿线国家资源储量、分布、潜力及投资环境等信息的了解。本书正是应此需求而编写的。

本书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除油气外的优势资源,讲述其储量及分布特征、资源潜力、产业发展情况、资源供需格局及投资环境,并基于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产业合作基础,结合对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投资情况的经验和教训,探讨中国与沿线国家在资源领域的合作前景,并对主要合作资源种类和国家提出建议。如果本书能够给那些希望借“一带一路”的东风在境外资源投资领域有所发展却又找不到方向的读者带来一些启发,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

本书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篇“一带一路”资源概览,由李娜、陈秀法、陈喜峰、王秋舒、吕建升、何学洲编写;第二篇“一带一路”资源产业发展,由陈秀法、张振芳、崔敏利、蒋峥、王杨刚编写;第三篇“一带一路”资源产业合作,由常兴国、李娜、王靓靓编写。全书由李娜、陈秀法和王秋舒负责统稿。本书参考了大量文献,所用数据来自美国地质调查局、SNL、美国中央情报局等权威部门。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李玉龙、王淑玲、江晓庆、周丙峰等老师和专家的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时间紧迫,加之水平有限,本书不可避免存在一些错误和不足,希望得到广大读者的批评指正。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电子工业出版社或者本书编著者联系。

编著者
2018年4月 5xUjVml/LWU7tyIXwH8RKqy2PCdNPIxPKRtmypoHWA12fhcibQ7fiN7ad6Ydx3Y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