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成矿资源潜力

一、铁、锰、铬矿资源分布与潜力

(一)储量及分布

1.铁矿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查明铁矿石储量676亿吨,约占世界铁矿石储量的42%。铁矿资源主要分布于俄罗斯、中国、印度、乌克兰、哈萨克斯坦、伊朗6个国家,如图2-2所示。俄罗斯查明铁矿石储量250亿吨,居世界第3位,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37%。乌克兰、哈萨克斯坦、伊朗铁矿资源也较丰富,乌克兰查明铁矿石储量81亿吨,居世界第7位,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9.6%,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地区;哈萨克斯坦和伊朗查明的铁矿石储量均为25亿吨,并列世界第11位,各占沿线国家总储量的3.8%。另外,蒙古、阿富汗、越南、菲律宾等国也有重要铁矿分布。如图2-2所示,超大型的铁矿主要分布在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和中国。

图2-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查明铁矿石储量分布柱状图

资料来源: 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 ,2016。

2.锰矿

锰是钢铁工业的基本原料之一,目前世界钢铁工业消费的锰占锰矿石总消费量的90%,主要用于生产锰铁合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查明锰矿石储量2.4亿吨,约占世界锰矿石储量的41.8%。锰矿资源主要分布于乌克兰、印度、中国、哈萨克斯坦4个国家(见图2-3),格鲁吉亚、俄罗斯、保加利亚、匈牙利等国也有重要锰矿分布。

图2-3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查明锰矿石储量分布柱状图

资料来源: 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 ,2016。

3.铬矿

铬广泛用于冶金工业、化学工业、耐火材料工业和铸造业。目前,世界90%以上的铬用于冶金工业不锈钢的生产,各国不锈钢的产量基本反映了其铬的消费量。

铬铁矿是岩浆作用的矿物,常产于超基性岩中,与橄榄石共生;也见于砂矿中。从全球范围看,铬铁矿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4条巨型构造带上:一条纵贯非洲东部大陆,南起南非布什维尔德,经津巴布韦大岩墙延至苏丹东部,直至埃及,铬铁矿矿床近南北向分布在前寒武纪褶皱断裂带中;二是环太平洋阿尔卑斯褶皱带中的铬铁矿床;三是近东西向阿尔卑斯褶皱带中的铬铁矿床;四是南北向乌拉尔华力西期褶皱带中的铬铁矿床。有三条铬铁矿巨型构造带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因此,铬铁矿资源非常丰富,已查明铬矿石储量2.8亿吨,约占世界铬矿石储量的59.2%。“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铬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哈萨克斯坦、印度两个国家(见图2-4),俄罗斯、巴基斯坦、土耳其、菲律宾也有重要铬矿分布。

图2-4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查明铬矿石储量分布柱状图

资料来源: 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 ,2016。

(二)成矿规律

铁矿的矿床类型有沉积—变质型铁矿床、岩浆型铁矿床、矽卡岩型铁矿床、火山岩型铁矿床及沉积型铁矿五大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铁矿以沉积—变质型为主,该类铁矿床规模大、分布集中,常为几十亿至上百亿吨铁矿储量。其次是火山成因型和岩浆型铁矿床。沉积型矿床主要分布在俄罗斯、中国、印度和乌克兰,例如,俄罗斯的斯库尔斯克铁矿矿集区和乌克兰的克里沃罗格矿集区。火山成因型的矿床有哈萨克斯坦的图尔盖铁矿矿集区及阿富汗的哈吉加克铁矿矿集区。岩浆型的铁矿有中国的攀枝花—西昌矿集区及俄罗斯的卡其卡纳尔钒钛磁铁矿矿集区。

锰矿的矿床类型主要有沉积型、火山沉积型、沉积变质型、热液型、风化型和大洋结核—结壳型,目前只有陆地锰矿才可工业利用。

铬铁矿是岩浆作用的产物,常产于超基性岩中,与橄榄石共生;也见于砂矿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铬铁矿分布极不均匀,主要成矿作用与3条巨型构造带相关:一是环太平洋褶皱带;二是近东西向阿尔卑斯褶皱带;三是南北向乌拉尔华力西期褶皱带。

(三)资源潜力

“一带一路”铁矿潜在资源主要分布在中国、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克兰、印度、伊朗等国,以前寒武纪受变质沉积型铁矿为主。综合考虑沿线国家的资源禀赋和投资环境后,以已有的铁矿矿集区为基础,预测了11处铁矿资源的潜力区(除中国外)。

俄罗斯:铁矿潜在资源区有4处,分布在远东、西伯利亚、乌拉尔和西部库尔斯克地区,铁潜在资源分别为130亿吨、120亿吨、40亿吨和660亿吨。铁矿石类型除乌拉尔地区以岩浆型为主外,其他3个地区均以前寒武纪受变质沉积型铁矿为主。俄罗斯富铁矿相对较少,只占铁矿总量的12.4%,大部分铁矿石品位较低,全铁含量为16%~40%。

蒙古:北部巴彦戈尔—图木尔陶勒盖铁潜在资源区,以沉积型和矽卡岩型铁矿为主,铁潜在资源量40亿吨,铁含量为34%~53%。该国基础设施薄弱,未来有较大的铁矿开发需求。

哈萨克斯坦:中部图尔盖铁潜在资源区,铁潜在资源量300亿吨,铁含量为38%~45%,以矽卡岩型铁矿为主。

吉尔吉斯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纳伦铁潜在资源区位于该国纳伦州东部阿特巴希河上游,铁潜在资源量50亿吨,以岩浆型、沉积变质型和矽卡岩型铁矿为主,铁含量相对较低,平均为31.5%。

乌克兰:克里沃罗格铁潜在资源区主要分布在东部第聂伯河沿岸,潜在资源量300亿吨,平均品位为34%,以受变质沉积型铁矿为主。

伊朗:桑干—戈尔格哈尔铁潜在资源区主要分布在中南部,以岩浆型和矽卡岩型铁矿为主,铁潜在资源量50亿吨。伊朗是西亚地区主要的铁矿产区,其铁矿石含硅高、磁铁矿粒度粗为特点,是高炉和烧结的首选矿。

阿富汗:哈吉加克铁潜在资源区位于首都喀布尔以西100千米处,铁潜在资源量60亿吨,主要以岩浆型和矽卡岩型铁矿为主。由于地处高海拔,交通不便,较少开采。

印度:辛格洪—基翁贾—布奈铁潜在资源区主要位于中央邦、奥里萨邦、卡纳塔克邦和比哈尔邦,以赤铁矿为主,铁品位较高,一般大于60%。铁潜在资源量超过250亿吨,为受变质沉积型铁矿。

二、铜镍矿产资源分布与潜力

(一)储量及分布

1.铜矿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探明铜矿储量为1.3亿吨,约占全球铜矿储量的18%,主要分布在俄罗斯、中国、印度尼西亚、波兰、伊朗、蒙古和哈萨克斯坦7个国家。

从国家来看,俄罗斯探明铜矿储量为3000万吨,居全球第6位,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23%,主要分布在乌拉尔、贝加尔和诺里尔斯克地区,主要类型为硫化物型和砂岩型;印度尼西亚探明铜矿储量为2800万吨,居全球第8位,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21.5%,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东部及南部地区,以斑岩型铜矿为主;波兰探明铜矿储量为2800万吨,居全球第10位,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21.5%,主要分布在卢宾地区,以砂岩型铜矿为主,其次是斑岩型铜矿;伊朗铜矿资源也很丰富,主要分布在中东部新生代活动带,以斑岩型铜矿为主;蒙古探明铜矿储量为1500万吨,品位较高,以斑岩型铜矿为主;哈萨克斯坦探明铜矿储量为600万吨,主要分布于哈萨克斯坦东部地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国家铜矿储量统计如图2-5所示。

2.镍矿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查明镍矿储量1410万吨,约占世界镍矿储量的19.1%。

“一带一路”国家中镍资源储量较大的国家有俄罗斯、印度尼西亚、中国和菲律宾(见图2-6),其中俄罗斯的储量约占沿线国家总储量的50%;另外,缅甸、越南、土耳其、哈萨克斯坦等国家亦有重要镍矿分布。

图2-5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查明铜矿储量分布柱状图

资料来源: 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 ,2016。

图2-6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查明镍矿储量分布柱状图

资料来源: 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 ,2016。

(二)成矿规律

1.铜矿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铜矿资源主要分布在以下7个成矿区:①特提斯—喜马拉雅中生代斑岩铜矿带,包括前南斯拉夫、伊朗、巴基斯坦和中国西藏等巨大的斑岩铜矿集中区;②中亚—蒙古带的古生代斑岩铜矿带,包括乌兹别克、哈萨克斯坦、蒙古和中国华北、中国东北等巨大铜矿集中区;③中欧波兰—德国页岩铜矿区;④俄罗斯西伯利亚铜镍硫化物矿区;⑤俄罗斯西伯利亚乌多坎砂页岩铜矿区;⑥俄罗斯乌拉尔和哈萨克斯坦阿尔泰黄铁矿铜多金属矿带;⑦阿富汗艾纳克砂页岩型铜矿区。就成矿类型而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铜矿资源主要为斑岩型、砂页岩型、黄铁矿型和铜镍硫化物型四大类。

2.镍矿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镍矿类型主要有基性—超基性岩铜镍硫化物型和红土型两种,以红土型镍矿为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性—超基性岩铜镍硫化物型镍矿主要分布在中国甘肃省金川镍矿带、吉林省磐石镍矿带和俄罗斯西伯利亚诺里尔斯克(HophHjibck)镍矿带。红土型镍矿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的摩鹿加(Moluccas)和苏拉威西(Sulawesi)地区镍矿带及菲律宾巴拉望(Palawan)地区镍矿带;从国家看,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缅甸和越南。代表性矿床有中国云南墨江硅酸镍型矿床及其他国家的里奥图巴、盖格岛、韦达湾、格贝岛、库库桑、普劳塞布库等镍矿床。

(三)资源潜力

1.铜矿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铜矿资源潜力较大,潜在铜矿资源总量约为3.8亿吨,占全球潜在资源总量的20%。铜矿潜在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老挝和缅甸,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西亚的巴基斯坦和伊朗,东北亚的俄罗斯和蒙古,以及东欧的波兰、罗马尼亚、匈牙利、马其顿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目前除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及东欧一些国家,其他国家的铜矿勘查开发程度不高。

1)东南亚地区

东南亚地区的潜在资源量约为8200万吨。其中,菲律宾的潜在资源最大,占据了东南亚地区的46.2%;其次是印度尼西亚,占据了42.6%。目前,这两个国家的勘查程度和收购成本均较高,中菲形势尚未缓解、印度尼西亚原矿石出口禁令的颁布、基础设施老化等诸多风险因素制约着该区铜矿资源的开发利用。此外,缅甸、老挝和越南3国的潜在资源量为915万吨,整体勘查开发程度较低,目前有两个大型铜矿山正在开采中,同时发现了大量矿点或矿化点,具有很大找矿潜力。

2)中亚地区

中亚地区的潜在资源量约为5600万吨。该区位于中亚—蒙古带的古生代斑岩铜矿带中,是世界级的铜矿集中区。哈萨克斯坦的投资环境和市场环境运行相对良好,政府积极鼓励外资,但是哈萨克斯坦对外资企业的管控程度日益严格,劳务许可证办理困难。

3)俄罗斯

俄罗斯的潜在资源量约为5100万吨。在俄罗斯,铜矿的开采和精炼已经有千年的历史,如今俄罗斯是全球排名第8的铜矿开采国,也是全球第5大精铜生产国。中俄双边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加强,矿产资源合作前景良好,同时,俄罗斯注重吸引外资,出台鼓励外商投资的矿业政策,改善投资环境。

4)蒙古

蒙古的潜在资源量约为4300万吨。根据地理位置及成矿条件,南戈壁潜力区是找矿的最有利区域。

5)西亚和东欧地区

西亚和东欧地区的潜在资源量约为6400万吨。该地区的铜矿勘查开发程度较高,其中,土耳其是该地区铜矿的勘查开发热点地区,集中了该区超过50%的铜矿项目,其中不乏中国企业的投资。

具体而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潜在资源量集中分布在30个地区,如表2-2所示。

表2-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铜矿潜在资源分布

续表

2.镍矿

近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供开发的硫化镍矿山寥寥无几,俄罗斯的诺里尔斯克和中国金川等传统的硫化镍矿山的开采深度日益增加,开采难度逐渐加大。因此,“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镍资源的开发重点将转向红土型镍矿。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硫化物型镍矿主要分布在俄罗斯、中国、南非等国家,红土型镍矿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总体来看,俄罗斯、中国镍矿资源勘查开发程度相对较高,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镍矿资源勘查开发程度相对较低。

已有的红土镍矿开发项目有印度尼西亚的塞若克、帕马拉项目及菲律宾的瑞托巴;将进行可行性评估的项目有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热姆、菲律宾的诺克和明多诺。

镍矿潜在资源主要分布于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菲律宾等国家或地区,具体如下。

1)菲律宾

菲律宾主要为红土型镍矿,包括菲律宾巴拉望(Palawan)地区的镍矿带。

2)西南太平洋地区

西南太平洋镍矿潜在资源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主要为红土型镍矿,储量和资源量居世界前列,包括印度尼西亚的摩鹿加(Moluccas)和苏拉威西(Sulawesi)地区镍矿带。

3)中亚地区

中亚镍矿资源潜在区涉及的国家主要包括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主要分布在阿尔泰多金属成矿带,包括俄罗斯西伯利亚诺里尔斯克(HophHjibck)镍矿带。

三、贵金属矿产资源分布与潜力

(一)储量及分布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具有巨大的贵金属矿产资源开发潜力,超大型贵金属矿床主要分布在中亚—蒙古成矿域、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域的中段和东段,以及环太平洋成矿域西环。

1.金矿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查明金矿储量约13000吨,约占世界金矿总储量的1/4。金矿资源主要分布于俄罗斯、印度尼西亚、中国、乌兹别克斯坦4个国家,蒙古、菲律宾、越南、印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伊朗、土耳其等国也有重要金矿分布,如图2-7所示。

据《USGS矿产资源年报》2015年数据统计,俄罗斯金矿资源丰富,查明金矿储量5000吨,居世界第3位,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43.1%,主要分布在远东、西伯利亚及乌拉尔地区;印度尼西亚查明金矿储量3000吨,居世界第5位,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25.9%,分布广泛;中国查明金矿储量1900吨,居世界第9位,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16.4%,分布广泛,以山东最丰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14年产黄金1005吨,占全球产量的34%,其中中国年产黄金452吨,居第1位。

图2-7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黄金储量分布柱状图

资料来源:《USGS矿产资源年报》,2015,据中国黄金协会数据修正。

2.银矿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银矿资源很丰富,大型、超大型的矿床也很多,查明银矿储量约占世界银矿储量的1/5。银矿资源主要分布于中国、俄罗斯、蒙古、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印度、伊朗、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2014年银产量7050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6%。

3.铂族金属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查明铂族金属储量集中分布在俄罗斯,储量不到世界铂族金属储量的2%。印度、哈萨克斯坦亦有重要铂族金属矿分布。

(二)成矿规律

“一带一路”大型超大型贵金属矿主要分布于中亚—蒙古成矿域、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域的中段和东段、环太平洋成矿域西环,主要与板块汇聚边界、古大陆板块碰撞和对接过程中诱发的构造—岩浆活动密切相关。从大型超大型贵金属矿床形成时间上看,中亚—蒙古成矿域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古生代和中生代,高峰期为泥盆纪和石炭纪;特提斯成矿域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中—新生代,高峰期白垩纪末—古新世初;环太平洋西环成矿域成矿作用主要发生于中—新生代,高峰期北部晚侏罗—早白垩纪,南部新近纪。从成矿环境上看,中亚—蒙古成矿域成矿构造背景主要为岛弧环境;环太平洋成矿域西环为岛弧环境或俯冲之后的陆缘弧—岛弧碰撞带;特提斯成矿域斑岩型矿床形成于大陆碰撞带(邱瑞照等,2012)。

金成矿作用在古亚洲洋成矿域主要与新元古代、古生代、早中生代时期的古亚洲洋的形成、发展、消亡及大陆间的碰撞和超碰撞过程相关,超大型金矿床主要类型有斑岩型铜金矿床、造山型金矿和黑色页岩型金矿;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域与中新生代新特提斯洋扩张、闭合过程中出现的大规模板块俯冲和碰撞密切相关,赋存的超大型金矿床主要类型是铜金伴生的斑岩型矿床和与火山活动相关的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环太平洋成矿域西环与中、新生代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相互作用形成的岛弧及大陆边缘火山—深成作用相关,北部以造山型金矿为主,南部发育斑岩型铜—金矿床。

银矿约2/3的银资源是与铜、铅、锌、金等有色金属和贵金属矿床伴生的,主要成矿类型有:与陆相、海相火山作用有关的矿床(陆相火山岩型、海相火山—沉积型);与岩浆侵入有关的矿床[斑岩型、矽卡岩熔矿的热液交代型、前寒武纪变质岩中的“五元素”(Ag、Co、Ni、Bi、As)矿床];与沉积作用有关的矿床(沉积岩容矿的喷气—沉积型,变质岩、碎屑沉积岩、页岩容矿的脉状、浸染状和层状矿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中国、哈萨克斯坦是主要的产银区。

铂族元素矿床主要是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硫化铜—镍—铂族金属矿床、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铬铁矿—铂族金属矿床和砂矿床,主要分布在俄罗斯。此外,还有近年俄罗斯在伊尔库茨克州发现的产在黑色页岩系中的苏霍伊洛克(“干谷”)矿床。

(三)资源潜力

“一带一路”主要贵金属矿床潜在资源区主要分布在俄罗斯、中国、哈萨克斯坦、伊朗、蒙古、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沙特及东欧几个国家。除俄罗斯中西部、沙特、印度尼西亚、土耳其、东欧等国外,其他地区金矿总体勘查开发程度不高。

1.金矿资源潜在资源区

(1)哈萨克斯坦目前开采的金矿近180个,潜在资源量大约为2500吨。阿尔泰地区的卡尔巴金矿带中拥有巴基尔切克、瓦希科夫、阿克巴卡依等世界级超大型矿床。

(2)伊朗和土耳其交界的高山区,位于世界著名的特提斯成矿域的中西部,其中著名的矿床有康普乐、阿姆撒和萨瑞戈内,有很大的找矿潜力。

(3)在蒙古,金矿分布十分广泛,但储量最为集中、开发条件最好的是北肯特带,该带集中了蒙古已探明金矿储量的95%,找矿潜力大。

(4)俄罗斯金矿潜力巨大,金矿潜在资源量超过10000吨。其中仅伊尔库茨克—雅库茨克区金矿潜力超过3100吨,其内拥有全球著名的苏霍伊洛格黑色页岩型金—银—铂矿。另外,楚科齐、堪察加、马加丹、阿穆尔—哈巴罗夫斯克、赤塔、奥林匹亚达、乌拉尔7个潜在资源区资源也很丰富。

(5)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伊里安岛、苏门答腊北部3个区的潜在资源量合计约3700吨,主要有与火山岩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矽卡岩—斑岩型铜金矿床,其中,巴都希贾乌金矿和格拉斯贝格铜金矿尤为著名,格拉斯贝格的金资源储量据目前公开报道全球排第1位。

(6)其他潜在资源区,如巴基斯坦北部山区和稗路支省西部查盖地区。此外,在印度河等部分河流的冲积沙里多处发现砂金,有一定的潜力。马来西亚金矿主要分布在半岛中部金矿带(包括彭亨、吉兰丹、丁加奴等州)、沙捞越西部的巴乌和武吉涌、沙巴州的马穆特及塞加马河谷,多为砂矿。缅甸在曼德勒附近已发现多处砂金和原生金矿点,是很有远景的勘探靶区;在嘎帕隆和古开的金矿也很有前景。

2.银矿资源潜在资源区

银矿资源主要集中在蒙古、伊朗和俄罗斯3个国家,蒙古西北部巴彦乌列盖省的阿斯加特银矿,以及乌兰巴托西北310千米处的蒙根温都尔贱金属矿有很大的资源储量。伊朗境内绝大多数含银矿床位于克尔曼、伊斯法罕和亚兹德省,在哈马丹省的阿汗卡兰矿床中,银品位为1100克/吨;卡纳特玛尔旺铜铁钡铅锌矿中,伴生的银品位为2000克/吨,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俄罗斯采银区域主要集中在远东,包括马加丹州的杜卡特银矿床、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的哈坎基斯克矿床、泰梅尔自治区诺里尔斯克集团综合型铜镍矿。

3.铂族金属潜在资源区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查明铂族金属储量集中分布在俄罗斯,铂族金属资源储量1100吨,居世界第2位,主要分布在与中国相邻的东南部地区,诺里尔斯克地区的硫化铜镍矿床中蕴藏着97%以上的铂族金属储量,该地区附近开发潜力巨大。

四、钨、锡钼矿资源分布与潜力

(一)储量与分布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钨、锡、钼矿资源含量丰富。由于钨矿和钼矿主要分布在中国,本节主要聚焦中国外沿线国家的优势矿产—锡矿,讨论其矿床类型和资源潜力。

1.钨矿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查明钨金属储量为215万吨,约占世界钨矿资源储量的61.4%,主要分布于中国和俄罗斯两个国家,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蒙古、泰国、越南等国家也有分布。

2.锡矿

锡矿资源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优势矿产,查明锡矿储量307万吨,约占世界锡矿储量的65.3%,“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锡矿资源主要分布于中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俄罗斯、泰国5个国家(见图2-8),其中储量最大的是中国,约占沿线国家总储量的50%。此外,缅甸、老挝、吉尔吉斯斯坦等国亦有重要锡矿分布。

图2-8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查明锡矿储量分布柱状图

资料来源: 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 ,2016。

3.钼矿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查明钼金属储量520万吨,约占世界钼矿资源储量的41.3%,主要分布在中国、俄罗斯、蒙古、亚美尼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伊朗8个国家,另外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巴基斯坦也有分布。

(二)锡矿矿床类型

1.热液型

热液型锡矿床的成因与地表浅部固结的中酸性花岗岩类有关,代表性矿床有中国广西大厂、马来西亚克拉帕康皮(特大型)、老挝茂奇、泰国比劳克和莫克山,以及越南大寨钨锡、普康锡矿集区(大型)、河津锡钽铌矿(中型)等。

2.矽卡岩型

矽卡岩型是“一带一路”重要的锡矿床类型之一,该类型锡矿床产于花岗岩与不纯碳酸盐岩的接触带及其附近的层间裂隙中,矿化受接触带构造控制。根据其含主要矿物的不同,又可将其分为富硫化物矽卡岩型锡矿床和富磁铁矿矽卡岩型锡矿床。在矽卡岩型锡矿体的下部往往有脉状云英岩或云英岩化蚀变的叠加,但云英岩中的锡矿化一般不构成工业矿体。代表型矿床有中国云南都龙锡矿床、越南发山锡钨矿(大型)、越南大连白钨矿(中型)。

3.云英岩型

云英岩型锡矿床一般产于成矿花岗岩体的内外接触带,成矿岩体主要呈脉状产出。该类型锡矿床具有强烈的云英岩化围岩蚀变,并有电气石化,蚀变带内形成大量的黄玉、萤石。代表性矿床有中国广东宝山嶂钨锡矿床、中国云南来利山锡矿床、中国云南老平山高楼子矿段锡矿床、中国云南小龙河锡矿床、马来西亚勿里洞加蓬锡矿(中型)、越南孟蓝锡矿(小型)。

4.伟晶岩型

伟晶岩型锡矿床常常被认为是Ta-Nb矿床或者Li-Be-Nb-Ta矿床,锡在其中只是伴生组分,锡的品位较低,一般呈脉状,产于花岗伟晶岩及其边缘附近的接触带,属于伴生锡矿床。代表性矿床有中国四川甲基卡锡矿床和福建南平西坑铌钼矿床。

5.砂矿型

砂矿型锡矿床的形成均与原生锡石—石英脉型锡矿床和部分含锡伟晶岩型锡矿床遭受风化剥蚀有关。该类型锡矿床因为容易开采、选矿和洗矿也方便,所以具有重要的开采价值。根据成因和环境,砂矿型锡矿床又可细分为残积型砂矿、坡积型砂矿、冲积型砂矿和滨海型砂矿4种类型。代表性矿床有海因达、普吉、巴尔西班栋、巴当帕当(大型)、坚打河谷锡矿(超大型)、南巴坦、沙蒙锡矿(大型)等。

(三)锡矿资源潜力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以划分出3个锡矿床分布集中的矿化区和锡资源潜力较大区域,分别为东南亚缅甸德林达依—泰国普吉—马来西亚锡矿潜在资源区、中国华南锡矿潜在资源区、俄罗斯远东—兴安岭锡矿潜在资源区,如表2-3所示。

表2-3 “一带一路”沿线主要锡矿潜在资源区

从锡矿的产量上来看,最重要的潜在资源区应该是东南亚缅甸德林达依—泰国普吉—马来西亚锡矿潜在资源区,该区中有条重要的锡成矿带,北起缅甸的掸邦,南至印度尼西亚的勿里硐岛,全长3000多千米,以砂锡矿为主,分为东西两个矿带,其间为马来西亚的中央山脉所隔,区内矿化与含锡花岗岩有关。从构造上看,大多数锡矿床产于造山带,其储量的3/4赋存在造山带内与花岗岩伴生的矿床中。

1.东南亚缅甸德林达依—泰国普吉—马来西亚锡矿潜在资源区

东南亚缅甸德林达依—泰国普吉—马来西亚锡矿潜在资源区主要包括缅甸的东南部、泰国的中西部和马来西亚的马来半岛地区。该区内锡矿资源丰富,已知的锡矿床(点)超过700个。近百年来一直是全球最重要的产锡区,而其中的马来西亚素有“锡国”之称。在21世纪之前的锡产量一直占据同期世界锡产量的50%以上,年平均产锡超过6万吨。但近年来,锡矿资源越来越贫乏,因为开采过度,很少有新的锡矿床被发现,锡储量下降得很快。据2012年统计,整个马来西亚、泰国和缅甸的锡储量已经低于50万吨。

该潜在资源区地处全球最大、最富的锡矿带中段,区内地层较新,主要为砂锡矿床,大部分由原生锡矿床风化侵蚀后形成。其中,马来半岛中央山脉地处潜在资源区的中心,山脉中拥有非常多的小矿脉群和伟晶岩型中小矿床,这些小而密集的原生矿床是形成第四系大规模砂锡矿床的物质来源。

目前,该潜在资源区大部分砂锡矿床已被开采殆尽,但原生锡矿床有一定的潜力。在马来半岛中央山脉东侧,已经发现过大规模的原生锡矿床,如彭亨锡矿床等。在该区范围内,存在大量的锡矿化花岗岩侵入体,可能会发现新的有一定储量基础的锡多金属矿区。该区锡金属资源储量估计可达100万吨。

2.中国华南锡矿潜在资源区

中国华南锡矿潜在资源区内锡矿资源储量约为150万吨。目前该潜在资源区内锡矿资源储量在全球所占的比例最大。锡矿是中国的优势资源,其产量和储量都已经居于全球第1位,中国的锡矿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著名的云南个旧锡矿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开采历史,且现今依旧是中国最主要的产锡区之一。该潜在资源区内汇集了两条重要的锡成矿带,分布着众多的锡多金属矿,成矿条件良好,估计锡金属资源储量潜力可达300万吨。

3.俄罗斯远东—兴安岭潜在资源区

俄罗斯远东—兴安岭潜在资源区主要分布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目前,该潜在资源区内锡矿资源探明储量占整个俄罗斯锡矿储量的90%以上,约为30万吨。本区内已知的锡矿床类型比较复杂,但主要为原生锡矿床,具有重要工业价值的主要是锡石—硅酸盐岩型矿床、锡石—硫化物型矿床,其次是锡石—石英岩型矿床及少量的含锡伟晶岩型矿床。区内已知的锡矿床包括有贾林达锡矿床、费斯季瓦尔锡矿床、阿尔先叶夫锡矿床等,有超过30处中、小型锡矿床,共有185座已探明可供开采的矿山。该潜在资源区的锡霍特山脉发现有特征明显的锡矿化现象,主要受南北向和北东向深断裂及其羽状断裂的控制。其中与侵入分异杂岩建造花岗岩有关的是锡石—石英岩化,一般形成的矿床规模不大;而与安山岩建造花岗岩类有关的矿床则具有很大的工业价值,属于锡石—硅酸盐岩矿化和锡石—硫化物矿化,在锡霍特山脉的复向斜区,第二种类型较发育,因此,具有良好的成矿远景。该潜在资源区有新的锡矿床在不断被发现,多为中、小型锡矿床,但资源潜力较大,预计锡金属资源储量可达60万吨。

五、铝土矿资源分布与潜力

(一)储量及分布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查明铝土矿储量48.3亿吨,约占世界铝土矿储量的17%。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铝土矿储量较大的有越南、印度尼西亚、中国、印度、俄罗斯、哈萨克斯坦6个国家(见图2-9),老挝、土耳其、柬埔寨等国家亦有重要铝土矿分布。

图2-9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查明铝土矿储量分布柱状图

资料来源: 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 ,2016。

(二)矿床类型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铝土矿矿床类型主要有红土型、古风化壳沉积型和风化堆积型3种,以红土型为主。

红土型铝土矿主要分布在越南南部广义—昆嵩—大叻地区、老挝南部占巴塞地区、柬埔寨西部及北部地区,以及印尼北加里曼丹—巴拉望地区、邦加岛、勿里洞岛和廖内省等地区,代表型矿床有老挝波罗芬高原铝土矿、印尼加里曼丹塔扬铝土矿(超大型)、越南广义铝土矿(大型)和云和铝土矿(大型)。中国的红土型铝土矿储量很少,仅占中国铝土矿总储量的1.17%,主要分布在福建、海南及广东一些地区。

古风化壳沉积型铝土矿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部、越南北部和柬埔寨北部,代表性矿床有中国的修文铝土矿、苹果铝土矿、新安铝土矿、遵义铝土矿,越南北部塔波纳铝土矿和柬埔寨马往望铝土矿(中型)。

风化堆积型铝土矿主要分布在越南北部地区,代表性矿床有越北撒散铝土矿(小型)。

(三)资源潜力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铝土矿资源较为丰富,总体勘查程度不高,铝土矿潜在资源量约为174亿吨,约占全球铝土矿潜在资源量的26%,主要分布在印度、越南、中国、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印度、俄罗斯是世界铝土矿或原铝生产大国,印度、乌克兰、俄罗斯则是铝土矿或氧化铝出口大国。

“一带一路”铝土矿潜在资源区分布如下。

1.老挝阿速坡—越南南部铝土矿潜在资源区

老挝阿速坡—越南南部铝土矿潜在资源区的铝土矿资源主要分布在越南中南部的多乐、多农、昆篙和林同4省,矿床类型主要有红土型和沉积型,勘查程度低,矿石类型以三水铝矿为主,通常Al 2 O 3 含量较低,冲洗后其Al 2 O 3 含量可达44%~55%,粒度大于1毫米可利用,潜在资源量约35亿吨。区内大部分铝土矿资源可露天开采,外部条件便利,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已与越南煤炭矿产工业集团合作开发多农省的铝土矿项目。

2.印度尼西亚邦加岛铝土矿潜在资源区

印度尼西亚邦加岛铝土矿潜在资源区矿床类型属红土三水铝土矿型,Al 2 O 3 含量为38.6%~43%,资源禀赋好,潜在资源量约为15.3亿吨,勘查开发程度较低。

3.印度尼西亚西加里曼丹铝土矿潜在资源区

印度尼西亚西加里曼丹铝土矿潜在资源区主要分布在西加里曼丹省西部,属红土三水铝土矿型,Al 2 O 3 含量一般为45%~55%,资源禀赋较好,潜在资源量约为4.5亿吨。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落后,该区铝土矿资源勘查开发程度很低。

4.俄罗斯西伯利亚铝土矿潜在资源区

俄罗斯西伯利亚铝土矿潜在资源区分布在俄罗斯西伯利亚的西南部,潜在资源量约为4.7亿吨,矿床类型以沉积型为主,矿石品位较低,杂质多,为一水铝土矿,只有50%左右可赢利开采。目前,有一半用来生产氧化铝。

5.哈萨克斯坦图尔盖盆地边缘铝土矿潜在资源区

哈萨克斯坦图尔盖盆地边缘铝土矿潜在资源区分布在哈萨克斯坦图尔盖盆地边缘和隆起带中,潜在资源量约为3.6亿吨,为岩溶沉积型三水铝土矿,共发现21个矿床,其中西图尔盖有12个矿床,Al 2 O 3 含量为40%~44%、铝硅比为3.6~4.1。

6.印度奥里萨邦铝土矿潜在资源区

印度奥里萨邦铝土矿潜在资源区集中分布于印度东海岸奥里萨邦和安得拉邦,以奥里萨邦为主,矿带总面积2.5万平方千米,潜在资源量约3.1亿吨,矿床类型属于风化残积型。该区的铝土矿主要是三水型铝土矿石,Al 2 O 3 含量为45%~55%。目前印度国家铝业公司(Nalco)正在开发位于奥里萨邦的戈拉布德(Koraput)地区的班杰巴德马利(Panchpatmali)铝土矿山。

六、钾盐资源分布与潜力

(一)储量及分布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探明钾盐资源储量(以K 2 O当量计)为18.8亿吨,约占世界钾盐储量的26.6%,主要分布于白罗斯、俄罗斯、中国、以色列4国。就潜在资源量而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钾盐潜在资源总量为813亿吨,占全球潜在资源总量34%,主要集中在老挝、泰国、俄罗斯、白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如图2-10所示。其中,俄罗斯和白罗斯的资源禀赋较好,勘查开发程度也较高;老挝、泰国和中亚地区的勘查开发程度较低,大部分处于勘查阶段,钾盐产量有限。整体而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钾盐潜在资源量巨大,除俄罗斯和白罗斯外整体勘查开发程度较低。

(二)成矿规律

钾盐矿床是蒸发岩矿床的一种,它常与石膏—硬石膏和厚层的岩盐相伴而生。全球许多有重要经济意义的钾盐矿床大部分是在极度干燥的条件下由海水蒸发浓缩沉积而成的,陆相盐类沉积区也可以形成钾盐矿床,但其规模和经济价值较前者小。因此,本书将钾盐矿床分为沉积型钾盐矿床和盐湖卤水型钾盐矿床两大类,并进一步将沉积型钾盐矿床划分为化学岩沉积型和化学岩—碎屑岩沉积型两个亚类,如表2-4所示(王秋舒,2016)。

图2-10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钾盐储量分布柱状图

资料来源: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

(三)资源潜力

具体而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潜在资源量集中分布在以下12个区:中亚盆地区、呵叻—沙空盆地区、俄罗斯前乌拉尔地区、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区、哈萨克斯坦滨里海盆地区、白罗斯彼里皮亚特盆地区、乌克兰前喀尔巴阡盆地区、约旦—以色列死海盆地、伊朗霍尔木兹盆地、中国青藏高原地区、中国兰坪—思茅盆地、中国江陵凹陷地区。

1.中亚盆地区

中亚盆地区位于横跨土库曼斯坦东部和乌兹别克斯坦西南部的上侏罗含钾盆地中,约4/5的面积位于土库曼斯坦境内。中亚盆地由于受基底断裂影响,从侏罗纪早期开始已产生了横向断块的差异性升降运动,这为后来的钾盐聚集和钾盐盆地的形成起了决定性作用。从岩相古地理环境看,中亚含盐盆地侏罗纪时是一个半封闭的成盐盆地,南、北为陆地封闭,盆地两面皆以深断裂为界。成盐盆地经常接受海水补给,含钾盆地在远离海水补给的位置形成。以钾石盐为主,矿石品位较高。潜在资源量超过100亿吨。

2.呵叻—沙空盆地区

呵叻—沙空盆地区位于泰国东北部到老挝中部的中新生代含钾盆地中,其中,泰国的钾盐赋存相对稳定,而老挝的矿体位于盆地边缘,相对稳定性差。本区以白垩纪成盐期成盐作用最为强烈。白垩纪为全球性的成盐期,在世界多个成盐盆地中形成大型钾盐矿床,在本区分布有老挝的万象、农波、农诺和泰国的Udon South等大型钾盐矿床。预测区内潜在资源量266亿吨。该区钾盐资源以光卤石型为主,矿体较薄,不利于规模开发。

表2-4 全球钾盐矿床分类及成矿特征

3.俄罗斯前乌拉尔区、哈萨克斯坦滨里海盆地区

俄罗斯前乌拉尔区和滨里海盆地区位于俄罗斯乌拉尔南部地区和哈萨克斯坦乌拉尔斯克州的早二叠世含钾盆地中,钾盐资源埋藏较浅。海西运动末期,乌拉尔褶皱带隆起,同时形成山前拗陷带,为后期盐类聚集提供了有利的古地理条件和古构造条件。由于乌拉尔褶皱带升起,地槽中的海水由北向南流入,形成长2500千米、宽1400千米的南北向内陆海盆。二叠纪初期,本区主要沉积了石灰岩、白云岩和少量泥灰岩。阿丁期末,俄罗斯陆台西部上升,使孔谷期海盆面积大大缩小,水体仅存于乌拉尔前缘拗陷带、滨里海凹地和俄罗斯陆台东缘较狭窄的地带。随着北部通道的进一步封闭,海盆成为完全隔离的咸水海盆。受构造活动的不均一性影响,海盆进一步分异为西部微上升、东部弱下降的山前拗陷带,以及南部剧烈下陷形成的滨里海凹地。因此,滨里海凹地应是钾镁盐的最后富集区。同时乌拉尔山的隆起,对局部干旱气候的形成至关重要。预测俄罗斯前乌拉尔区和哈萨克斯坦滨里海盆区内潜在资源量分别为118亿吨和71亿吨,已形成若干规模矿山。

4.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区

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区位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北部下通古斯河和涅帕河上游之间的下寒武统含钾盆地中,大地构造位置处于西伯利亚地台东南部,西、南、东三面是岛状古陆和贝加尔褶皱带隆起及断裂带,这些都是成盐、成钾有利的构造条件。同时,该区在寒武纪时处于北纬10°左右的干旱气候带,对成盐极为有利。从古地理环境来看,盆地东北部有一个宽100~150米的堤礁带,使得成盐盆地与广海隔开,使盆地得以封闭、蒸发、浓缩,进而形成盐盆和钾盐盆。在该地区已发现世界级超大型钾盐矿床,目前尚未进行开发利用。预测区内潜在资源量为130亿吨。

5.白罗斯彼里皮亚特盆地区

白罗斯彼里皮亚特盆地区位于白罗斯明斯克省的彼里皮亚特泥盆纪含钾盆地西北部。盆地经历了四个成盐期:埃菲尔期、晚弗兰亚期、早法门那亚期、晚法门那亚期。其中,晚法门那亚期为本区主要含钾盐系,分布面积超过23200平方千米,厚度变化较大,边缘薄,向中心和东南部增厚。含盐系为岩盐、碳酸盐—泥岩、泥岩、碳酸盐—硫酸盐和陆源碎屑岩交替互层,含数层钾盐。受原生、次生构造影响,钾盐层的厚度和层数变化较大,一般在盆地北部、西北部和西部含钾性更好,而东部、东南部较差。目前在该区已发现多座大型矿床,预测区内潜在资源量为85亿吨。目前该区钾盐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15%。

6.乌克兰前喀尔巴阡盆地区

乌克兰前喀尔巴阡盆地区位于乌克兰北部,是东喀尔巴阡山脉前缘的新近系含钾盐盆地,构造上属于阿尔卑斯褶皱带的山前拗陷。盆地呈北西、南东方向展布,含盐盆地长280~300千米,宽40~60千米,以钾—镁硫酸盐为主,已发现15个工业钾盐矿床。预测区内潜在资源量超过10亿吨。区内钾盐开采历史悠久。

7.约旦—以色列死海盆地

约旦—以色列死海盆地位于亚洲西部以色列和约旦国之间,是约旦—阿拉伯地堑最深的部分,也是非洲裂谷系的一部分。裂谷在白垩纪末开始发育,渐新世出现了轮廓分明的约旦、以色列地堑,至晚中新世时埃塞俄比亚的达纳基尔洼地形成,此时地中海和印度洋被非洲和阿拉伯地盾分隔成南、北两个海域。此后裂谷不断下陷,海水周期性入侵和退出,为巨厚的蒸发岩沉积提供了良好的物源和沉积条件。以色列化工集团拥有该地区钾盐唯一的勘查开发权。预测区内潜在资源量15亿吨。

8.伊朗霍尔木兹盆地

伊朗霍尔木兹盆地位于伊朗西南部,构造上位于阿尔布兹古特提斯构造带和扎格罗斯新特提斯构造带之间,盆地面积140000平方千米,盆地内发育古钾盐沉积和第四纪赋钾干盐湖,主要为盐湖卤水型钾盐,以及富铁型钾盐(红钾铁盐、钾铁盐、钾盐、岩盐)和高品位黄钾(钾盐、岩盐)。目前主要是伊朗钾盐公司在该地区从事勘查开发活动,整体钾盐开采利用程度较低。预测区内潜在资源量为1亿吨。

七、铅锌矿资源分布

(一)储量及分布

世界大型超大型铅锌矿床有34个,其中一半分布在北美洲和大洋洲,主要集中分布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另一半分布于亚洲、欧洲、南美洲与非洲。

依据SNL的最新统计,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分布有16个大于500万吨的铅锌矿,其中超大型矿床1个、大型矿床7个,矿床的具体信息如表2-5所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查明铅锌矿储量10910万吨,约占世界铅锌矿储量的32.2%。其中,铅储量3250万吨、锌储量7660万吨。铅锌矿资源主要分布于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印度、波兰5个国家,产量与所占的比重如图2-11所示。蒙古、印度尼西亚、泰国、乌兹别克斯坦、伊朗等国也有重要铅锌矿分布。

表2-5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储量大于500万吨的铅锌矿

数据来源: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

图2-11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铅锌矿储量分布柱状图

资料来源: 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 ,2016。

从国家来看,俄罗斯铅锌矿资源查明储量1840万吨,居世界第3位,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16.9%,主要分布于乌拉尔南部和西伯利亚南部地区,矿石品位低,开发利用难度大;哈萨克斯坦、印度、波兰铅锌矿资源较丰富;哈萨克斯坦查明铅锌矿储量1500万吨,居世界第6位,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13.8%,主要分布于中部和东部地区,以黄铁矿多金属矿床为主,中部地区分布有层状铅锌矿床;印度查明铅锌矿储量1360万吨,居世界第7位,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12.5%,主要分布于拉贾斯坦邦南部,其次分布于印度西部地区;波兰查明铅锌矿储量510万吨,居世界第8位,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4.7%,主要分布于西里西亚和克拉考夫地区的白云岩中。

(二)成矿规律及典型矿床

矿床类型以沉积喷流型(SEDEX)最为重要,其次是密西西比河谷型(MVT)和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型(VMS)。其他重要类型还包括岩浆热液型、变质型、变质热液型、砂页岩型等。成矿时代以元古宙和古生代为主,成矿地质构造背景为显生宙造山带和前寒武纪地块,以及叠加其上的显生宙构造带。

根据《国内外铅锌矿床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吕志成,2013),“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铅锌资源原始储量大于100万吨的矿床如表2-6所示。

表2-6 “一带一路”主要的铅锌矿床(Pb+Zn原始储量>100万吨)

1.波兰克拉科夫—西里西亚(Cracov-Silesia)铅锌矿

波兰克拉科夫—西里西亚地区铅锌矿区是欧洲最重要的铅锌产区之一。区内有铅锌储量3200万吨,铅锌合计品位12%,是典型的密西西比型铅锌矿床。矿床分布在波兰南部上西里西亚煤盆地的北部和东北部边缘。已发现有5个矿床,其中,东部的奥尔库兹(Olkusz)和南部的克尔扎诺乌(Chrzanow)现在正在开采;西部的比托姆(Bytom)10年前就已关闭;东北部的查韦尔沙(Zawiercie)和北部的卡莱蒂(Kalety)目前还未开发。

矿区位于华力西期上西里西亚煤盆地和加里东期克拉科夫卢宾断裂带之间。区内发育古生代和中生代地层,有下古生界复理石地层、上古生界碳酸盐岩地层和中生代碳酸盐岩地层。区内还出现有华力西期的斑状侵入岩和加里东期花岗侵入岩等。

该区铅锌硫化物矿化在泥盆、石炭、三叠、侏罗纪碳酸盐岩中均有产出,但具经济价值的矿石只在泥盆和三叠纪地层中。目前只在三叠纪岩石中开采矿石。泥盆系中的矿床也具经济价值,但还未开采。侏罗纪等其他层位的矿化目前不具经济价值。

2.哈萨克斯坦捷克利(Tekeli)铅锌矿

捷克利铅锌矿床位于哈萨克斯坦东部准格尔阿拉套地区,是一个新元古代产于海相沉积岩中的大型铅锌矿床,拥有锌储量300万吨、铅储量250万吨、铜储量50万吨。矿床品位如下:锌为6%、铅为5%和铜为1%,还含有铂族金属。

捷克利地区铅锌矿床发现于20世纪30年代,该区至今已发现10余个不同规模矿床和数十个矿点,规模最大的是捷克利矿田,主要包括捷克利矿床、捷克利西矿床、亚布洛诺沃矿床及一些矿点。区内铅锌矿床(点)构成一条东西长150千米、宽20~50千米的成矿带,该带向东延入中国新疆赛里木湖西南一带。

在区域构造上,该区属于别特帕克达拉伊利加里东晚期褶皱带南准噶尔复背斜,复背斜核部是由前寒武系组成的捷克利中间地块。复背斜北翼为一强烈挤压带,也是古老深断裂带。

该区出露的地层主要是下—中里菲系乌谢克群,厚达3500~4000米,属克拉通边缘坳陷沉积,覆于古元古代结晶基底之上。其上为晚奥陶世的日兰德组灰岩,再往上为泥盆纪不整合覆盖层。乌谢克群自下而上分为三组,即科萨加什石英—片岩组、苏乌丘别白云岩—灰岩组、捷克利碳质—碳酸盐—页岩组。铅锌矿化产于后两个组内,而最重要的矿床则产于捷克利组内。捷克利组主要分布于复背斜北翼,苏乌丘组见于复背斜南翼,称科克苏矿田。

捷克利矿床位于捷克利矿田的中部,产在捷克利组含矿段内。矿床在地表为褐铁矿和褐铁矿化岩石的透镜体,呈东西向延伸,与围岩产状一致,倾向北,倾角为70°~75°。随着深度加深,矿体的倾角变陡,可达80°~90°。矿体向东侧伏,侧伏角为50°~60°。矿体长度随深度而增大,但在第9中段之下又逐渐变小。矿体中部的最大厚度为数十米,向两侧,矿体厚度急剧变小,并迅速尖灭。矿体的内部构造复杂,夹脉石层、整合产出的中—基性脉岩,以及未达工业品位的矿石。

3.印度兰普拉—阿古恰(Rampura-Agucha)铅锌矿

该矿床于1979年在拉贾斯坦邦比耳代腊县发现,经勘查求得矿石储量6110万吨,品位如下:锌为13.48%、铅为1.57%、镉为152克/吨、银为43克/吨,铅锌金属储量达920万吨。

该矿床在区域上处于北印度地区,前寒武纪地层相当发育。前寒武系基底构造层被3个构造运动幕分为4个不同时代的岩系。蓝普拉—阿古恰铅锌矿区内的主要岩石是太古宇前阿拉瓦利群的条带状片麻岩(32亿~25亿年)。这套片麻岩是由沉积变质岩、混合岩、伟晶岩、花岗岩和各种成分的基性侵入岩组成的。这套容矿岩石位于双倾伏同斜向斜式褶皱构造的核部。

本章小结

成矿条件决定资源潜力,本章的重要价值在于圈定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7种重要优势矿产的潜在资源区。

(1)铁矿:潜在资源区有11个,主要分布在蒙古、俄罗斯、印度、阿富汗及伊朗。

(2)铜矿:潜在资源区有30个,主要分布在蒙古、俄罗斯、中亚地区、东南亚的菲律宾,以及西亚的土耳其。

(3)金矿:潜在资源区主要分布在蒙古、俄罗斯、中亚地区、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西亚的伊朗,以及南亚的巴基斯坦。

(4)锡矿:潜在资源区有2个,分布在东南亚和俄罗斯。

(5)镍矿:潜在资源区有3个,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俄罗斯、哈萨克斯坦。

(6)铝土矿:潜在资源区有6个,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越南、印度、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

(7)钾盐:潜在资源区有8个,主要分布在中亚地区、俄罗斯、白罗斯、乌克兰、约旦及伊朗。 hpHyI4Zb7BYvKwxmqTrEkfBRHs0v1UF1Ukze0y1gu0weApl2kLFe0QhNCOiFGgv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