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其他国家及地区

本节涉及的其他国家及地区主要包括:中、东欧地区,除中亚五国之外的独联体国家(下文所提到的独联体国家皆不包括中亚五国)及西亚、北非地区。与中亚地区、蒙古、俄罗斯及南亚、东南亚地区相比,这些国家及地区的矿产资源相对贫乏且集中,矿业在GDP中所占的比值也相对较低,因此本节将主要阐述波兰、伊朗、土耳其等9个国家矿产资源的分布特征。

一、中、东欧16国

(一)概况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东欧地区共有16个国家(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等),除塞尔维亚、黑山、马其顿共和国、波黑、阿尔巴尼亚外,其余11国为欧盟(EU)成员。斯洛文尼亚、斯洛伐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已经加入欧元区。2014年,中、东欧16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5492.9亿美元,占全世界总量的2.0%,人口为12003.4万,占世界总人口的1.7%,人均GDP为12907美元。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中、东欧是连通最发达的欧盟一体化市场和最主要的能源产地间的结合部,是欧盟市场的重要接入口,具有明显的地缘优势。相比西欧市场,它有成本低和新兴经济体增速快的优势。与俄罗斯中亚地区相比,它的市场发育更成熟、经济更发达、产品竞争力更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家中有1/4都来自中、东欧地区。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东欧地区具有的产业及区位优势决定了其可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发挥重要的区域性支点作用。

(二)主要资源国矿产资源分布特征

中、东欧国家矿产资源贫乏,相对优势的矿产资源有铝土矿、铜矿、煤炭等(见表1-13)。铝土矿主要分布在匈牙利、斯洛伐克、克罗地亚、黑山及波黑等国家;铜矿资源主要分布在波兰、塞尔维亚、马其顿王国及阿尔巴尼亚;煤炭资源主要在波兰、捷克、匈牙利、保加利亚、黑山及波黑等国家。一些国家(如捷克、匈牙利等)需要从俄罗斯进口油气资源以满足本国的需要。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完全依赖进口满足国内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

表1-13 中、东欧16国矿产资源概况

1.波兰

波兰是欧洲第二大硬煤生产国和出口国,硬煤储量仅次于俄罗斯;同时,也是褐煤的重要生产国。已探明的硬煤储量约为431亿吨,主要位于西里西亚和卢布林地区;已探明储量的褐煤为137亿吨,主要分布在波兰中部和西南部的露天煤矿。按现有储量计算,硬煤可供开采155年,褐煤可开采30年。煤炭的丰富储量和大规模开采,为波兰实现电力的高度自给自足提供了保障。煤炭占波兰国内初级能源的65%左右,并且占发电用燃料的96%。过去20年中,波兰采煤业的结构调整和能源供应结构多样化,使得液体和气体燃料在国家能源供应中所处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波兰的金属矿产资源储量也很可观。目前,已探明的铜储量为17.62亿吨,主要分布在前苏台德(Sudetic)褶皱和北苏台德(Sudetic)盆地,按现有水平可供开采37年。铜矿银含量较大,因而提高了开采的综合收益率。波兰是世界第十三大、欧洲第二大铜生产国,白银生产占世界第7位、欧洲第1位。生产出的铜和银大部分用于出口,主要出口到欧盟国家市场。近几年进行的行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化改造降低了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了波兰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波兰于1997年对采铜业进行了私有化改造,通过公开招标向波兰境内外投资者出售了铜生产商“波兰铜业KGHM股份公司”68.21%的股票,其余由国家控股,目前,KGHM是波兰最大的铜出口商。铅锌矿也是波兰重要的金属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里西亚—克拉科夫地区。但是,目前铅锌矿的开采量尚不能满足波兰加工能力的需要,所以,需要以进口精矿来弥补。部分锌和铅的冶炼产品用于外贸出口。

2.阿尔巴尼亚

阿尔巴尼亚是世界上第三大铬铁矿生产国,2013年铬铁矿产量为65.2万吨。其铬矿探明储量为3690万吨,居世界第7位、欧洲第2位,其中Cr 2 O 3 含量为30%~42%的储量为1280万吨。阿尔巴尼亚铬铁矿床主要沿东北部和东部特洛波亚—库克斯—布尔奇泽和谢贝尼克的侏罗纪超基性蛇绿岩带分布,呈西北—东南走向,一直延伸到希腊和前南斯拉夫国家境内。此蛇绿岩带还控制着本区域内铜、铁—镍、云母和石棉矿床的分布。目前,阿尔巴尼亚绝大多数铬矿生产企业机械设备老化陈旧、工艺技术也相对落后,迫切需要投资进行改造。

另外,阿尔巴尼亚还开采铁—镍红土矿,主要集中在库克斯、利布拉斯德、波格拉德茨和科尔察,也生产煤、石棉、云母、高岭土和珍珠岩。阿尔巴尼亚的矿产资源潜力尚未充分探明,尤其是铬、铜、镍等矿产资源。与其他东欧国家相比,阿尔巴尼亚的经济开放程度很小,几乎不给西方国家以投资机会。

3.捷克

捷克是世界上第十大产煤国,其褐煤可采储量为8.25亿吨,2013年煤炭占捷克能源需要量的39%,占发电量的41%。2013年捷克煤产量为4919.5万吨,其中,120万吨褐煤和210万吨烟煤用于出口。由于国家能源政策的调整,预计通过增加核电站发电能力,到2030年可使得捷克煤炭消费量占比下降到30%,使得核能从目前占能源消费量的19%上升到32%。2013年,捷克铀生产量的232吨。

此外,2014年欧洲金属控股公司(European Metalsmith Holding)在布拉格西北方向100千米处发现了一座大型伟晶岩型锂矿床,其推测资源量为3680万吨,含锂品位为0.38%。

4.塞尔维亚

煤炭是塞尔维亚的主要矿产,煤炭生产占矿业总产值的75%,主要分布于科鲁巴拉河、科斯托拉兹和科索沃地区,煤炭储量不算科索沃地区大约为160亿吨,按现在的生产水平,可开采55年。2013年,科鲁巴拉河的4个露天矿年产煤炭2600万吨,科斯托拉兹的3个露天矿年产煤炭600万吨。塞尔维亚生产的煤炭98%以上是褐煤,主要供国内发电用。另外,塞尔维亚每年还从国外进口少量的高热值的煤炭(40万吨左右)用于其他消费。

此外,2004年在雅达盆地发现了一种新矿物—贾达尔石,使得该地区成为全球锂矿资源的热点地区,其锂潜在资源量为212万吨。该地区还有多个锂矿床资源远景区在进行勘查,目前主要由力拓公司在该地区从事勘查开发活动。

二、独联体国家矿产资源概览

(一)概况

独联体是苏联解体后各独立主权国家的协调组织,成立时,除波罗的海3国外,苏联其他12个加盟共和国—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白罗斯、格鲁吉亚(1993年12月起)、吉尔吉斯斯坦、摩尔多瓦(1994年4月起)、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乌克兰、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均为独联体正式成员国。后来土库曼斯坦和格鲁吉亚相继退出独联体。

(二)主要资源国矿产资源分布

本地区相对较丰富的矿产资源为铁、锰、煤、铜及钾盐,如表1-14所示。其中,铁矿资源主要分布在乌克兰;锰矿主要分布在乌克兰和格鲁吉亚;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乌克兰和白罗斯;铜矿主要分布在格鲁吉亚;钾盐主要分布在白罗斯。

表1-14 东欧6国矿产资源概况

1.乌克兰

乌克兰煤炭蕴藏量十分丰富,探明储量约为340亿吨,这是全欧洲煤炭储量的10%、世界煤炭储量的3%,居世界第8位,已探明的煤矿储量够用400年。乌克兰东部的顿涅茨克、卢甘斯克,中部的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及西部的利沃夫、沃伦州都产煤,其中东部煤炭储量占了乌克兰煤炭储量的大部分。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煤炭业因为体制陈旧、投资不足和设备老化等原因处于滑坡状态,煤炭产业的基础性地位出现动摇。近年来,乌克兰政府为摆脱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对本国能源战略进行调整,增加煤炭消费比重,积极发展“气改煤”项目,并就此与中国进行了合作。

乌克兰铁矿储量为300亿吨。虽然铁矿储量很大,但贫矿多,富矿少,铁矿石含铁量低。乌克兰铁矿主要为赤铁矿,蕴藏在克里沃伊罗格和亚速海—黑海铁矿区,成南北带状,是欧洲最大的铁矿石产区之一。美特投资公司(Metinvest)是乌克兰最大的铁矿石原料和钢材生产商,正在开采位于克里沃罗哥地区的铁矿山。

乌克兰锰矿储量为1.4亿吨,占全球总储量的22.6%,主要蕴藏在第聂伯河流域,南乌克兰渐新世含锰盆地,是渐新世时期横跨欧亚两洲的巨型锰矿带的一部分,在苏联境内构成乌克兰—高加索—乌拉尔成矿省。

2.白罗斯

白罗斯钾盐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储量7.5亿吨,排在世界第3位,著名的斯塔罗宾超大型钾盐矿床就在该国明斯克省。白罗斯每年开采钾盐量为500多万吨,产量也排在世界第3位。白罗斯钾肥公司(BPC)是世界上最大的钾肥生产商之一,钾肥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15%,出口超过全球总量的16%。白罗斯通过“特许经营”的方式投资采矿,即通过签署协议规定在一定时限内转让在白罗斯境内进行某种活动的权利,仅为使用权(所有权归白罗斯国家)。虽然白罗斯有着较为丰富的钾盐资源,但是地质勘查设备和仪器的57.6%已经老化,需要更新,并不利于国外的公司进行钾盐的勘查等各项地质工作。目前,白罗斯下一个5年规划中,计划投资2600万美元用于更新设备。在钾盐的勘查开发过程中,白罗斯希望投资者尽可能提供成套设备开采并加工矿物原料或者把部分设备转移到白罗斯境内生产。

能源原料方面,白罗斯主要有石油、褐煤、泥炭和易燃板岩等。高质量的石油储量较少,估计储量在3.32亿吨。每年开采原油约170万吨,即国内需求量的20%左右。褐煤储量约为13亿吨,实际尚未开采,近年来又开始讨论开采褐煤事宜。泥炭占有重要地位,其储量约为30亿吨。至于易燃板岩,目前在两个地点进行初步发掘,估计在地下600米之上地层的含量为110亿吨。白罗斯天然气主要在开采石油过程中获得,估计储量为84亿立方米。

3.阿塞拜疆

阿塞拜疆境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最重要的是石油、天然气、铁矿、多金属矿和明矾石。石油储量十分丰富,油质优良。主要产油区为阿普歇伦半岛、库拉—阿拉斯低地、里海采油场—石油礁。目前,里海地区已成为阿塞拜疆最主要的石油产区。独立以后,阿塞拜疆里海近海石油的探明储量逐年增加,目前探明储量为35亿~40亿吨。

三、西亚、北非地区

(一)概况

西亚、北非地区主要包括西亚的15个国家,以及非洲的埃及。西亚在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之间,它联系欧洲、亚洲和非洲,连接印度洋和大西洋,处于沟通两洋五海的交通枢纽地带,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西亚地区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是兵家必争之地,油气和矿产的开采、加工是其产业结构的中流砥柱。卡塔尔、科威特、阿联酋等石油输出国的人均收入水平与发达国家相当,与陷入增长停滞的发达国家相比,经济增长潜力颇大,与中国投资合作主要集中在能源、基建和高科技等领域。

(二)主要资源国矿产资源分布特征

西亚、北非地区的优势资源为油气资源。西亚号称“世界石油宝库”,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丰富、产量最大、出口量最多的地区,所产石油90%以上供出口,主要出口到美国、西欧和日本,其中,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分别是中国第一、第三、第五大原油供应商。另外,土耳其的硼、煤等资源较丰富,以色列、巴勒斯坦的溴资源产量占全球的34%(见表1-15)。

1.土耳其

土耳其矿产资源丰富,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2014年的统计,硼储量为6亿吨,居世界首位;煤炭储量居世界第17位;同时,铬铁矿储量丰富,是世界主要的铬铁矿产出国之一。

表1-15 西亚、北非地区矿产资源概况

注:“()”表示储量在全球排名,“*”表示产量在全球排名或者所占比重。

煤炭储量较大,拥有13.1亿吨硬煤和126亿吨褐煤,褐煤储量占世界总褐煤储量的5.9%,整体煤炭储量在世界上排名第17位。

铬铁矿总资源量在1亿吨以上,是世界主要的铬铁矿产出国之一。铬铁矿床属于阿尔卑斯型,沿阿尔卑斯造山带分布,产于超基性岩石中。土耳其铬铁矿主要集中在6个地区,按其重要性排列如下:东部埃拉泽省古莱曼地区、西南部费提耶克伊查伊兹德兹利地区、西北部布尔萨厄斯基色希尔地区、南部开塞利阿达纳梅尔辛地区、东部科普尔山地区、南部伊斯肯德仑伊斯拉布耶马腊什地区。土耳其产出的铬铁矿矿石的品位差别很大,其中,氧化铬含量为30%~54%的铬铁矿石储量为1400万吨,其余均为大量的低品位矿床。

硼矿资源也是土耳其的优势矿种之一,总资源量为6.7亿吨,探明储量为3.85亿吨,居世界首位。据USGS 2014年的统计,土耳其硼矿资源量可达到20亿吨,相当于世界总资源量的80%。绝大部分集中在土耳其西北部,即马尔马拉海以南,东西长300千米、南北宽约150千米的西安拉托尼亚地区。这里自北向南再向东依次分布着5个世界级的硼酸盐矿床:凯斯特莱克、苏丹泽里、比加迪奇、埃默特、基尔卡(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2015)。

2.伊朗

对于金属矿产而言,伊朗的铁矿、锰矿、铬铁矿、铜矿、铅锌矿、铝土矿及金矿资源都比较丰富。

根据伊朗地质调查局2015年的统计数据,铁矿探明储量为46亿吨,占全球铁矿储量的1.39%。其中,全国超过90%的探明储量集中分布于东南部扎格罗大型推覆带与卢特高原交界处。锰矿探明储量为1019万吨,占全球锰矿储量的1.62%,主要为与铁矿伴生的锰。铬铁矿探明储量为1000万吨,占全球铬铁矿储量的2.1%。铬铁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南部扎格罗山脉、北部厄尔布尔士山脉、东北部萨卜泽瓦尔及卢特高原周围。铜矿探明储量为3000万吨,占全球铜矿储量的4.3%。铜矿石品位较富,主要分布于中东部地区的伊朗新生代活动带上。铅探明储量为500万吨,锌储量为2亿吨,铅平均品位为6%,锌平均品位为10%。铅锌矿主要产于中东部新生代活动带中,分布范围较广。

本章小结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矿产资源丰富,是全球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地区。从矿产来看,铜、镍、金等重要金属矿产主要分布在中亚及东南亚国家;铁、锰等黑色金属主要分布在俄罗斯、印度、乌克兰等国家;锡主要分布在俄罗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钾盐主要分布在俄罗斯和白罗斯等国家。从国家来看,俄罗斯是沿线矿产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哈萨克斯坦、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优势矿产种类较多、储量较大,也极具资源优势。 ADJ+CTtV2nTLqPKQ6LqDj4Jn8cV50a+0I1r4FxW2uMliAV/dtVDMg5rr+Y0SOtk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