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发展特点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经过多年发展,持续强化针对产业链的培育和布局,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2018年,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继续成为关注重点。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结构愈发合理,企业技术水平增强,众多产品取得突破,产业投资与技术研发紧密结合,推动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一、增强集成电路核心竞争力成为全民热点

面对 2018 年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电子信息行业包括网络、系统、整机和集成电路企业均意识到供应链安全的重要性,提升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成为产业发展的重点。自2018年年初美国宣布额外对千亿美元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开始,中美贸易摩擦逐渐升温,对我国电子信息和集成电路产业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一是关税提高使得我国众多小型电子信息企业率先受到影响,导致产品成本提高,包括智能手机、计算机、白色家电等,并逐渐传递至产业链上游的集成电路封测业和制造业企业;二是美国通过出口管制清单等手段,限制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2018年11月,美国商务部出台了针对关键技术和相关产品的出口管制框架清单,以此形成技术和产品管制,限制人工智能、芯片、量子计算、机器人、脑—机接口、生物技术等 14 项前沿技术出口中国。

二、产业实力和技术水平实现大幅提升

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不断增长,设计业与制造业比重增加推动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同时,产业链各环节均取得不同程度的技术突破。设计领域,最新的通信芯片进入最先进的7nm工艺,智能终端、网络通信等领域芯片设计水平越来越多地采用28nm工艺。制造领域,28nm逻辑工艺订单增加,16/14nm工艺取得重大突破;3D NAND存储器实现32层量产,缩小与全球先进水平的差距。封测龙头企业实力增强,先进封测产能占比不断提升。介质刻蚀机、薄膜设备、硅片、靶材等一批关键装备、核心材料实现量产,逐步进入先进工艺生产线。与此同时,中国的服务器CPU、嵌入式CPU、桌面计算机CPU、智能电视芯片、存储器芯片、智能终端芯片、多媒体芯片等多种产品进展显著,人工智能迅猛发展背景下的产品创新取得了重大突破。

三、人才紧缺问题仍然突出

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技术创新人才和领军人才数量不足、缺口大等问题。根据《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2017—2018 年版)》,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集成电路行业从业人员规模在40万人左右,其中技术类从业人员规模为 33万人左右。到 2020年前后,我国集成电路行业人才需求约为72万人,我国现有人才存量40万人,人才缺口达到32万人。随着近两年多条产线的正式投产,人才团队问题越发明显。竞争力强的企业需要领军人物及素质过硬的研发和管理团队。对此,我国政府和企业应通力合作,共同开展高校培训和在职培训,做好人才资源储备。 TJrLB3FnMbjcdMWGi+Xdf0zWi5vvQ3l0EtoOZIrubgVB/3r2ny59AwltMcA1Rh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