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从《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看中国创新力

一、《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我国已成为全球创新版图中重要的一极

全球创新指数由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两个次级指数的平均值计算得出,整套指标体系由7大类共80项细分指标构成。《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以下简称《创新指数报告》)基于对全球126个主要国家与地区的创新能力、表现和可衡量成果的评估,按照得分高低进行了排序,如表3-1所示。

表3-1 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前20位排名情况

数据来源:《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2018年7月。

我国创新成绩主要表现为以下4点。

一是单项指标成绩亮眼,成为全球创新领头羊。2018年,我国创新投入排名上升4位,与其他发达国家差距不断缩小,创新产出排名首次进入全球前十。在80项细分指标中,7项已经连续两年以上位列全球第1位,说明我国部分创新领域已经进入全球领跑阶段。

二是部分指标大幅进步,支撑整体创新实力持续提升。近年来,我国在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创新网络、提高创新产出能力、建设文化创意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成效显著,过去曾经制约我国创新能力提升的痼疾正在不断得到克服化解。

三是“创新效率”维持前三,转变发展方式动力强劲。我国创新体系的整体效率已大大高于全球多数高收入经济体。在创新投入水平相同的情况下,我国实现了更多的创新产出。

四是创新集群表现优异,创新资源集聚效应更加凸显。区域层面的创新集群已成为国家整体创新绩效的重要驱动力。2018年,我国在创新集群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已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日本的创新集聚效应最显著的国家。

二、《创新指数报告》指出我国创新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国创新指数在近年来不断攀升,创新投入和产出日渐增强,但一些细分指标的表现也指出了未来我国实现创新发展需要突破的重点方向。

一是体制机制仍然是制约创新的短板。我国的创新体制机制建设仍相对滞后,大幅落后欧美等高收入经济体。

二是商业模式与组织模式创新滞后导致竞争力减弱。“知识与技术输出”“创意输出”和“基础设施”下信息技术相关细分指标较2017年均有所下降。这些细分指标的下降释放出我国参与新一轮全球竞争实力有所削弱的信号,值得进一步关注。

三是企业融资难和外资引入难成为完善市场环境的阻梗。代表我国市场及商业环境成熟度的指标“易于保护中小投资者”“小额贷款总数在GDP占比”“应用税率”和“信息技术服务进口”分别排名第 97、70、72、90 位。“国外资助的研发支出”和“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分别排名第 94 位和第 77 位。这些指标在中等收入经济体中排位靠后,亟须进一步完善企业的融资引资环境,发挥好金融资本的创新加速器作用。

四是创新型人才培育不足导致创新后劲乏力。我国“人力资本与研究”一级指标位列第23位;细分指标中“高等教育入学率”和“高等教育入境留学生占比”分别位列第 55 位和第 97 位。这些指标在发展中国家排名中相对落后,人才教育水平制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将可能导致未来我国的创新后劲不足。

三、相关建议

第一,加大改革力度,不断释放创新活力。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干预,建立和完善符合当前科技创新规律的资源配置方式。

第二,强化模式创新,提升信息技术底层支撑力。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契机,强化模式创新。通过组织模式创新有效汇聚创新资源,通过生产模式创新有效提升生产效率,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有效降低推广应用门槛。

第三,优化市场环境,扩宽企业融资和外资引入渠道。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机制,为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放宽外资准入条件。营造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引导外资支持大学、科研院所及企业从事技术研发。

第四,注重人才培育,为创新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撑。加大实施“千人计划”等人才引进计划力度,加强与国际权威创新机构、科研院所、知名高校等合作交流,进一步开放教育资源,降低接受高等教育相关成本,构建更加适应产业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eP7B2nOkFJxwWvMTqnK6UdQrrZM6QktAInzFC5KHqs2L56eZmsxBK82MHwSbbhd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