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2 室内设计原理

1.2.1 室内设计的作用

从广义上讲,室内设计是一门大众参与最为广泛的艺术活动,是设计内涵集中体现之处。室内设计是人类创造更好的生存和生活环境条件的重要活动,通过运用现代的设计原理进行适用、美观的设计,使空间更加符合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同时也促进了社会审美意识的普遍提高,从而不仅对社会的物质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于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也有了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

一般认为,室内设计具有以下作用和意义:

1.提高室内造型的艺术性,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在拥挤、嘈杂、忙碌、紧张的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对于城市的景观环境、居住环境及室内设计的质量越来越关注,特别是城市的景观环境及室内设计。室内设计不仅关系着城市的形象、城市的经济发展,还与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密不可分。

在时代发展及高技术的指导下,人们通过强化建筑及建筑空间的性格、意境和气氛,使不同类型的建筑及建筑外部空间更具性格特征及艺术感染力,以此来满足不同人群室外活动的需要。同时,通过对空间造型、色彩基调、光线的变化及空间尺度的艺术处理,来营造良好、开阔的室外视觉审美空间。

因此,室内设计应从打造舒适、美观的室内环境入手,改善并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表现出空间造型的艺术性;同时,随着时间的流逝,富有创造性的艺术设计也将凝铸在历史的艺术时空中。

2.保护建筑主体结构的牢固性,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

室内设计可以弥补建筑空间的缺陷与不足,加强建筑的空间序列效果,增强构筑物、景观的物理性能,以及辅助设施的使用效果,提高室内空间的综合使用性能。

室内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设计,要求设计师不仅具备审美艺术素质,同时还应具备环境保护学、园林学、绿化学、室内装修学、社会学、设计学等多门学科的综合知识体系,增强建筑的物理性能和设备的使用效果,提高建筑的综合使用性能。因此,家具、绿化、雕塑、水体、基面等的设计也可以弥补由建筑而造成的空间缺陷与不足,加强室内设计的空间序列效果,增强对室内设计中各构成要素的艺术处理,提高室外空间的综合使用性能。

如在室内设计中,雕塑、构筑物的设置既可以改变空间的构成形式,提高空间的利用效果,也可以提升空间的审美功能,满足人们对空间的综合性能的使用需要。

3.协调好“建筑—人—空间”三者的关系

室内设计是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是空间环境的节点设计。室内环境是由建筑物围合而成,且具有限定性的空间小环境。自室内设计产生,就展现出“建筑—人—空间”三者之间协调与制约的关系。室内设计就是要将建筑的艺术风格,形成的限制性空间的强弱,使用者的个人特征、需要及所具有的社会属性及小环境空间的色彩、造型、肌理三者之间的关系按照设计者的思路重新加以组合,并以满足使用者对“舒适、美观、安全、实用”的需求,并于空间环境中实现。

总之,室内设计的中心议题是如何通过对室内小空间进行艺术的、综合的、统一的设计,提升室内整体空间环境的形象,满足人们的生理及心理需求,更好地为人类的生活、生产和活动服务,并创造出新的、现代的生活理念。

1.2.2 室内设计的主体

人是室内设计的主体。人的活动决定了室内设计的目的和意义,人是室内环境的使用者和创造者。有了人,才区分出了室内和室外。

人的活动规律之一是动态和静态交替进行,即动态—静态—动态—静态……

人的活动规律之二是个人活动与多人活动交叉进行。

人体活动的功能区划分如下。

人们在室内空间活动时,按照一般的活动规律,可将活动空间分为3种功能区:静态功能区、动态功能区和静动双重功能区。

根据人们的具体活动行为,又有更加详细的划分,例如,静态功能区又将划分为睡眠区、休息区、学习办公区等,如图1-3所示。动态功能区划分为运动区、大厅等,如图1-4所示。静动双重功能区划分为会客区、车站候车室、生产车间等,如图1-5所示。

图1-3 静态功能区—睡眠区

图1-4 动态功能区—走道

图1-5 静动双重功能区—会客区

同时,要明确使用空间的性质,其性质通常是由使用功能决定的。虽然往往许多空间中设置了其他使用功能的设施,但要明确其主要的使用功能。例如,在起居室内设置酒吧台、视听区等,但其主要功能仍然是起居室。

空间流线分析是室内设计中的重要步骤,其目的是:

(1)明确空间主体—人的活动规律和使用功能的参数,如数量、体积、常用位置等。

(2)明确设备、物品的运行规律、摆放位置、数量、体积等。

(3)分析各种活动因素的平行、互动、交叉关系。

(4)经过以上3部分分析,提出初步设计思路和设想。

空间流线分析从构成情况分为水平流线和垂直流线,从使用状况上来讲可分为单人流线和多人流线,从流线性质上可分为单一功能流线和多功能流线,流线交叉形成的枢纽室内空间厅、场等。

某单人流线分析如图1-6所示,某多人流线分析如图1-7所示。

图1-6 单人组成水平流线图

图1-7 多人组成水平流线图

功能流线组合形式分为中心型、自由型、对称型、簇型和线型,如图1-8所示。

图1-8 功能流线组合形式图例

1.2.3 室内设计的构思

1.初始阶段

室内设计的构思在设计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设计初始阶段就要进行一系列的构思设计,使后续工作能够有效、完美地进行。构思的初始阶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空间性质(使用功能)。

室内设计是在建筑主体完成后的原型空间内进行的。因此,室内设计师的首要工作就是要确认原型空间的使用功能,即原型空间的空间性质。

(2)空间流线的组织。

当原型空间的使用功能确认之后,要着手进行流线分析和组织,其包括水平流线和垂直流线。流线功能可能是单一流线也可能是多人流线。

(3)功能分区的图式化。

进行空间流线组织之后,应及时进行功能分区图示化布置,进一步接近平面布局设计。

(4)图式的选择。

选择最佳图式布局作为平面设计的最终依据。

(5)平面的初步组合。

经过前面几个步骤的操作,最后形成了空间平面组合的形式,有待进一步深化。

2.深化阶段

经过初始阶段的室内设计构成了最初构思方案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构思深化阶段的设计。构思深化阶段的内容和步骤如图1-9所示。

图1-9 室内设计构思深化阶段内容与步骤图解

结构技术对室内设计构思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原型空间墙体结构方式,二是原型空间屋顶结构方式。

墙体结构方式关系到室内设计内部空间改造的饰面采用的方法和材料。基本的原型空间墙体结构方式有以下4种:

(1)板柱墙。

(2)砌块墙。

(3)柱间墙。

(4)轻隔断墙。

屋盖结构原型屋顶(屋盖)结构关系到室内设计的顶棚做法。屋盖结构主要分为:

(1)构架结构体系。

(2)梁板结构体系。

(3)大跨度结构体系。

(4)异型结构体系。

另外,室内设计要考虑建筑所用材料对设计内涵和色彩、光影、情趣的影响;室内外露管道和布线的处理;通风条件、采光条件、噪声、空气和温度的影响等。

随着人们对室内环境要求的提高,还要结合个人喜好,制定室内设计的基调。一般人们对室内的基调要求有3种类型:

(1)现代新潮型。

(2)怀旧情调型。

(3)随意舒适型(折中型)。

1.2.4 创造理想室内空间

经过前面两个构思阶段的设计,已形成较完美的设计方案。创建室内空间的第一个标准就是要使其具备形态、体量、质量,即形、体、质三方面的统一协调。而第二个标准是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的统一。如在住宅的书房中除了布置写字台、书柜,还布置了绿化装饰物等,使室内空间在满足了书房的使用功能的同时,也能活跃气氛,净化空气,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要。

一个完美的室内设计作品,是经过初始构思阶段和深入构思阶段,最后又通过设计师对各种因素和功能的协调平衡后创造出来的。要提高室内设计水平,就要综合利用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深入的构思设计。最终室内设计方案要形成最基本的图纸方案,一般包括设计平面图、设计剖面图和室内透视图。 XXjsR5rvidF76efnVTrR0nHcNKKjiOA8MDy6wWPFivzxgETLiPM0eyssRunsR+I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