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复杂多变,对我国持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业和信息通信领域的实体企业高度活跃,新旧动能转换加速推进。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产业全球瞩目。工业和信息化部积极推进产业政策研究,推动工业设计发展,推行淘汰落后产能与化解过剩产能,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和空间布局,创造公平竞争环境,积极引导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2018年,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工作管理办法》的要求,加强新型产业政策研究,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要求,发布了《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明确新时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重点和方向。
工业和信息化部遴选出的《第二批服务型制造示范名单》,包括33个示范企业、50个示范项目、31个示范平台及苏州、嘉兴、泉州、郑州、广州和厦门6个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工业和信息化部探索建立服务型制造的统计核算和评价指标体系;健全服务型制造公共服务体系;持续组织“服务型制造万里行”政策宣传贯彻活动,指导举办第二届中国服务型制造大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创建工作指南》;指导举办首届世界生态设计大会、第二届中国工业设计展览会、第一届河北国际工业设计周、工业设计创新驱动新动能对接会和绿色制造专题对接会等主题活动,推动制造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印发并落实了《设计扶贫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通过上述工作,进一步强化了设计创新对中国制造转型升级与产业扶贫的驱动作用。
工业和信息化部继续落实《关于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的指导意见》,设置督导组检查全国淘汰落后产能的情况。2018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先后组织召开两次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经验交流会。通过上述工作加速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单位组织召开了2018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发布了第24届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对重点成果进行交流推广,并且在2018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遴选出第三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68家、单项冠军培育企业26家、单项冠军产品66个。
工业和信息化部持续推动产业转移和结构优化,印发了《产业发展与转移指导目录(2018年本)》,加强对产业发展的引导和规范,着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跨区域产业共建合作,遴选产业转移合作示范园区;支持京津冀开展产业转移对接,指导举办京津冀协同发展招商推介会、2018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京冀(邯郸)食品医药行业专题对接洽谈等专项活动。
工业和信息化部贯彻落实《关于促进工业文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强与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协同合作,组织举办了第三届中国工业文化高峰论坛。印发了《国家工业遗产管理暂行办法》,完善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并认定了第二批42项国家工业遗产,召开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作经验交流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了政策文件公平竞争审查和反垄断审查,营造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确保政策文件符合公平竞争要求,201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完成了57项新制定政策文件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同时,也组织开展存量政策文件清理工作,共梳理政策文件917项,为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发挥了积极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召开了2018中德智能制造合作主题论坛,围绕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重点领域,推动中德合作向纵深迈进。同时,工业和信息化部还与清华大学启迪控股在意大利米兰合作共建了“中意工业设计创新合作园区”。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产业政策工作围绕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大决策部署,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落实制造强国与网络强国战略。
作为赛迪智库蓝皮书系列的一部分,《2018—2019年中国产业结构调整蓝皮书》详细分析了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变化的现状和特征,全面梳理了我国在优化产业组织结构、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转移和布局优化、发展服务型制造等方面的政策措施,系统总结了2018年产业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的主要进展。本书还分析了钢铁、有色、建材、汽车、电子及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结构调整情况,并提出了展望和建议。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引起各位同行的关注和思考,也为各行业主管部门、研究机构及其从业者提供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