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3章
2018年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发展情况

3.1 网民

3.1.1 网民规模

1. 总体网民规模

截至2018年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8.29亿人,全年新增网民5653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59.6%,较2017年年底提升了3.8个百分点,如图3.1所示。2018年,中国网民规模延续了近年来平稳增长的态势,但增速放缓。互联网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居民入网门槛进一步降低,信息交流效率进一步提升,接入和费用问题已不再是困扰人民群众使用互联网的主要因素,用得上、用得起互联网已成为现实,互联网普惠化成果显著。

图3.1 2008—2018年中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

2. 手机网民规模

截至2018年年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人,较2017年年底增加手机网民6433万人,其中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由2017年年底的97.5%提升至2018年年底的98.6%,如图3.2所示。使用台式电脑上网的比例为48.0%,较2017年年底下降了5个百分点,笔记本电脑及平板电脑上网的比例分别为35.9%和29.8%,较2017年年底均有所上浮。个人上网设备继续向移动端集中,以手机为中心的智能设备,愈发普及成为最主要的上网形式,成为“万物互连”的基础。

图3.2 2008—2018年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及占比

2018年,随着互联网赋能传统行业加快转型升级,线上线下互动互补,消费领域创新变革,移动互联网呈现出智慧化和精细化特点,仍旧表现出十足的韧劲。移动上网设备的逐渐普及、网络环境日趋完善、应用场景不断扩大,所能承载的服务越来越多,电子商务、网上购物、移动支付等移动互联网模式正在引领世界潮流,成为数亿位中国网民获得信息服务的便捷渠道,促使手机网民规模进一步增长。

3. 农村网民规模

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农村网民占比为26.7%,规模为2.22亿人,较2017年年底增加1291万人,增幅为6.2%;城镇网民占比为73.0%,规模为6.07亿人,较2017年年底增加4362万人,增幅为7.7%,如图3.3所示。

图3.3 中国网民城乡结构

2018年,我国城镇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74.6%,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38.4%,相差36.2个百分点。在数字经济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面临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经济环境。由于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获得了显著改善,农村居民信息消费潜力蓄势待发,农村网民数量稳步增长,互联网在城乡地区的普及率同步提升。

4. 非网民现状分析

农村地区人群在非网民人口中占比较大。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非网民规模为5.62亿人,其中城镇地区非网民占比为36.8%,农村地区非网民占比为63.2%。

上网技能缺失及文化水平限制仍是阻碍非网民上网的重要原因。调查显示:因不懂计算机、网络技能和不懂拼音等文化程度限制导致非网民不上网的占比分别为54.0%和33.4%。由于年龄太大/太小而不上网的非网民占比为11.2%;受没有计算机等上网设备而无法上网的非网民占比为10.0%;不需要/不感兴趣、没时间上网及当地无法连接上网设施等造成非网民不上网的占比均低于10%,如图3.4所示。

图3.4 非网民不上网原因

提升上网技能、降低上网成本及满足日常需求依然是推动非网民上网的主要动力。调查显示:22.7%的非网民愿意接受免费上网培训而上网;由于上网费用降低及提供免费无障碍上网设备而愿意上网的非网民占比分别为20.6%和20.8%;出于联络沟通、增加收入、获取专业信息和方便购物等需求因素而愿意上网的非网民占比分别为24.7%、20.5%、19.2%和16.4%,如图3.5所示。

图3.5 非网民上网促进因素

3.1.2 网民结构

1. 性别结构

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网民男女比例为52.7︰47.3,与2017年同期基本持平。网民性别结构趋向均衡,与人口性别比例接近,如图3.6所示。

图3.6 中国网民性别结构

2. 年龄结构

中青年群体是我国网民的主体力量。截至2018年年底,10~39岁群体占整体网民的67.8%,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26.8%;40~49岁中年网民群体占比由2017年年底的13.2%扩大至15.6%,50岁及以上的网民比例由2017年年底的10.5%提升至12.5%,并持续向中高龄人群渗透,如图3.7所示。

图3.7 中国网民年龄结构

3. 学历结构

从学历角度看,我国网民以中等教育水平的群体为主,年轻人仍是中国网民的主力人群。截至2018年年底,网民的学历结构变化不大,初中学历网民占比最高,为38.7%;高中/中专/技校学历的网民数量为第2位,占比24.5%;仅9.9% 的网民拥有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网民学历尚待提升,如图3.8所示。

图3.8 中国网民学历结构

4. 职业结构

截至2018年年底,在我国网民结构中,排名前4位的是学生、个体户、一般员工和无业人员,占比分别为25.4%、20.0%、10.1%和8.8%。而网民最少的职业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占比仅为0.2%,如图3.9所示。我国网民职业结构基本保持稳定。

图3.9 中国网民职业结构

5. 收入结构

截至2018年年底,网民的月收入结构主要分布在月薪3000~5000元,占比20%以上,而最少的则是无收入群体的网民。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人群占比为24.1%,较2017年年底提升了3.9个百分点;有收入但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人群占比大幅下降,已由2017年年底的20.4%下降至15.8%,如图3.10所示。

图3.10 中国网民个人月收入结构

3.2 IP地址

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IPv4地址数量为338924544个,拥有IPv6地址41079块/32,年增长75.3%,如表3.1所示。

表3.1 2017—2018年中国IP地址数量

3.2.1 IPv4

IP地址是互联网发展不可或缺的核心基础资源。IPv4是首个被广泛使用的互联网协议版本,地址总量约43亿个,至今已经使用了30多年,由于需求量越来越大,IPv4地址的发放愈趋严格,全球IPv4地址数已于2011年2月分配完毕,自2011年开始我国IPv4地址总数基本维持不变,如图3.11所示。

图3.11 中国IPv4地址资源变化情况

3.2.2 IPv6

当前,全球IPv6技术与应用发展迅猛,其商业化部署进入了新的高速发展阶段。在我国,自2017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以来,IPv6应用进入了高速发展期,IPv6产业发展得到巨大推动。2018年5月2日发布的《工信部关于贯彻落实〈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的通知》,就相关任务向有关单位进行了明确部署。

2018年,推进IPv6规模部署专家委员会先后在北京召开“2018中国IPv6发展论坛”和“中国IPv6产业发展研讨会”。会议指出,推进IPv6规模部署工作一年来,相关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成效显著。一是网络设施的IPv6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果,三大基础电信企业在全国30个省(区、市)移动宽带接入(LTE)网络均已完成端到端IPv6改造并开启IPv6业务承载功能,骨干网设备已全部支持IPv6,全国13个骨干直联点中有5个直联点开通IPv6互联互通。截至2018年11月,基础电信企业分配IPv6地址的LTE和固定宽带接入网络用户总数超8.65亿;二是政府和中央企业发挥示范带头作用,重点互联网应用的IPv6升级进一步提速。截至2018年11月,我国大陆93家省部级政府网站中可通过IPv6访问的网站共有63家,97家中央企业网站中已有92家支持IPv6访问;三是支撑IPv6发展的产业环境趋于成熟。总体而言,当前我国IPv6发展已初步形成政企联动、高效协同、多方参与,网络、应用和终端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图3.12给出了中国IPv6地址的数量。

图3.12 中国IPv6地址数量

3.3 域名

域名是互联网的关键基础资源,是数字时代的重要网络入口和人机交互标识,具有商业性、战略性、公共性等多重属性,承载着丰富的政治、经济、文化意义和内涵,是促进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发展,推动我国由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迈进的基础支撑和重要引擎。受我国互联网发展与ICANN全球政策共同影响,我国域名行业高速发展,拥有庞大体量,在全球域名版图中占有重要地位。

近年来,全球域名产业不断涌现新型业务形态,域名产业的价值链条正处于丰富发展的过程中。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域名总数约为3792.8万个,较2017年年底减少1.4%(见表3.2)。《全球域名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全球域名总量已经达到3.57亿个,年度新增1454万个;我国域名保有量达5030万个,居世界第二位。2018年中国分类域名数如表3.3所示。

表3.2 2017—2018年中国域名数量

表3.3 2018年中国分类域名数

续表

3.3.1 “.CN”域名

“.CN”域名是以CN作为域名后缀的国家和地区顶级域名(ccTLD),是在全球互联网上代表中国的英文国家顶级域名。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域名总数约为3792.8万个,较2017年年底减少1.4%。其中,“.CN”域名总数约为2124.3万个(见表3.4),较2017年年底增长1.9%,占我国域名总数的56.0%;“.COM”域名数量约为1278.3万个,占比为33.7%;“.中国”域名总数约为172.4万个,占比为4.5%。《全球域名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全球域名总量已经达到3.57亿个,年度新增1454万个;我国域名保有量达5030万个,居世界第2位。经过多年自主管理与建设,“.CN”域名在解析服务、运行安全、良性应用率等方面均达到国际水平,国家级域名保有量的不断突破,推动了我国互联网的稳步发展。

表3.4 2018年中国分类CN域名数量

3.3.2 中文域名

中文域名是指含有中文字符的域名,“.中国”域名是指以“.中国”作为域名后缀的中文国家顶级域名,它是在全球互联网上代表中国的中国顶级域名,同“.CN”一样,全球通用,具有唯一性,是用户在互联网上的中文门牌号码和身份标识,具有“语言认同、身份认同、文化认同”等属性。中文借助域名这一载体,在网络世界树立了鲜明的中国特色。

经过20年的努力,中文域名的技术和应用环境逐渐成熟,其技术标准、应用示范效应极大带动了全球多语种域名的整体发展,多语种域名已成功纳入全球域名体系和根服务器中,使世界上各语言社群使用母语上网成为现实,这对于推动我国信息化建设,弥合数字鸿沟有着重要意义,为其他非英语国家树立了典范。

截至2018年年底,全球新通用顶级域名保有量为2774万个,其中中国的注册量为1122万个,总占比为40%,中国市场对新通用顶级域的接受度和欢迎度均很高,应用环境持续向好。中文顶级域名后缀数量和中文域名注册数量都位列全球多语种域名第1位

2018年,全球中文通用后缀数量为56个,域名保有量达53.94万个,占全球国际化通用后缀注册量的85.08%。在全球域名注册量排名前十位的国际化通用后缀中,有8个是中文后缀,依次为“.网址”“.公司”“.在线”“.手机”“.我爱你”“.网络”“.商标”“.商城”。其中排名第1位的“.网址”全球注册量达23.70万个,占全球国际化通用后缀注册量的37.9%

3.4 网站

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网站总数量为523万个,较2017年年底下降了1.9%,如图3.13所示。

图3.13 2011—2018年中国网站数量

注:数据中不包含.EDU.CN下网站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同时,网站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不容小觑。2018年CNCERT共监测发现我国境内被篡改网站数量累计23459个,较2017年的60684个下降了61.3%,如图3.14所示。

图3.14 中国境内被篡改的网站数量

3.5 网页

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网页数量约为2816亿个,较2017年年底增长8.2%。其中,静态网页数量约为1971亿个,占网页总数量的70.0%;动态网页数量约为846亿个,占网页总量的30.0%,如图3.15和表3.5所示。

图3.15 中国网页数量

表3.5 2018年中国网页数量

3.6 网络国际出口带宽

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国际出口带宽数为8946570Mbps,年增长22.2%,较2017年年底增速提升了12个百分点,如图3.16所示。

图3.16 中国国际出口带宽及增长率

我国2018年主要骨干网国际出口带宽(见表3.6)以基础电信运营商为主要通道,其出口带宽占比约为98.02%。

表3.6 2018年主要骨干网络国际出口带宽

(李娟、郭丰) QE7SS5l9WQVJM1zYqlk7A5NhZY1yzjg/fUM2WFovNjS5sN1mhCeZlHp4B5ypU6n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