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总体情况

一、产业规模

伴随2014年《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纲要》的出台,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政策环境和投融资环境被进一步完善,各类社会资金在近年来不断加大对集成电路产业的投资力度,一批重点项目陆续开工。进入2018年,在前期重点项目相继投产、自主关键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全球行业景气度持续走高等因素的拉动下,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再次实现高速增长,产业总销售额突破6000亿元大关,达到6531.4亿元,同比增长20.7%,增长率连续三年超过20%,继续成为全球产业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见图6-1)。

二、产业结构

实现产业各环节协调发展一直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2018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设计业、制造业产值比重进一步提升,将为我国芯片自主能力提升、推动下游制造、封测环节规模持续增长提供保障。其中,设计业销售额为2519.3亿元,同比增长21.5%;制造业销售额为 1818.2亿元,同比增长25.6%;封测业销售额为 2193.9亿元,同比增长16.1%。

图6-1 2015—2018年我国集成电路销售额及增长率

(数据来源: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2019年3月)

三、进出口情况

集成电路产业具有明显的国际化特点,产品生产环节存在大量的国际物流和转口贸易,集成电路因此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贸易货物之一。据WTO统计,2017年全球各国/地区集成电路产品进口总额约为9600亿美元,约占全球货物贸易进口总额的5.3%。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产品消费国,同样是全球进口集成电路量最大的地区。据海关总署统计,2018年我国累计进口集成电路4175.7亿个,较2017年增长10.8%,进口额达到3120.6亿美元,同比增长19.8%。其中处理器及控制器进口额为1274亿美元,占集成电路进口额的41%。其次是存储器,由于存储器涨价,进口额同比上涨 38.3%,达到 1230.6亿美元,占集成电路进口额的39%。中国台湾、韩国分别作为全球最重要的集成电路生产代工基地和存储器生产基地,分别贡献了我国集成电路进口额的31%和25.3%。

四、产业布局

目前,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主要分布在京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三大地区,汇聚了全国主要重点企业和产能。近年来,在国家及地方优惠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西安、合肥、武汉、重庆、成都等中西部地区城市,福州、厦门、泉州等沿海城市的集成电路产业同样得到了快速发展,正在形成新的产业集群。 ng11VdWdFpaAsxvpXO/J0iZa16LpQwqy+jkj8DJ3QffraoDF/A5d50foysaw7UX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