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正处于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加速转型的大变革时代,数据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驱动要素,从以物质生产、物质服务为主的工业经济发展模式加速向以信息生产、信息服务为主的数字经济发展模式转变,这是一个复杂巨系统工程,是一个不断演进的长期历史进程。顺应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简称“两化融合”)发展的趋势,全球各国都在结合自身优势加强总体战略布局,发达国家顺应新工业革命要求加快对高端产业再调整、再布局,发展中国家则致力于抓住从工业化向信息化变轨发展的重大机遇,力求“换道超车”。
推进两化融合,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长期性、战略性部署,是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的扣合点,也是加快我国数字经济建设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经成为世界制造大国和网络大国,建成了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数字经济规模跃居全球第二。在我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应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亟需率先把握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转型变革的重大机遇,持续深入并创新推进两化融合,建立完善符合数字经济规律的新型理论和方法体系,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自2009年以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单位的指导和支持下,本书创作团队立足于我国国情,牢牢抓住两化融合这条主线,以顶层参考框架全面刻画融合生态系统,以评估诊断精准定位融合发展现状,以管理体系系统引领企业转型变革,对两化融合的理论、方法、工具进行系统化创新,逐步探索形成了一套引领推进两化融合的系统工程体系,并以标准为引领、以市场为主导、以平台为支撑,推动13万余家企业大范围开展产业实践,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19年是两化融合推进工作的第十个年头,为了对融合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进行一个阶段性总结,我们推出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方法与实践》一书。全书分五篇,分别为背景趋势、体系架构、评估诊断、管理体系和发展展望。具体内容如下。
(1)第一篇背景趋势对应本书的第1章两化融合背景与发展趋势,主要探讨了两化融合的基本内涵和战略定位,回顾了我国推进两化融合的总体工作历程,并分析了两化融合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趋势、新要求。
(2)第二篇体系架构对应本书的第2章两化融合生态系统及标准体系。一方面,对两化融合生态系统这一顶层通用参考架构进行阐述,介绍两化融合的资源环境、组织生态和价值网络三个主要视角,数据、技术、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四个基本要素,以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三个发展阶段;另一方面,对两化融合标准体系进行阐释,介绍两化融合标准体系框架、重点领域标准化需求,以及标准体系的建设路径。
(3)第三篇评估诊断对应本书的第3章两化融合评估诊断与对标引导、第4章两化融合发展数据地图,着重介绍我国应用最广、可系统描绘融合发展全景图的两化融合评估诊断模型和指标体系。其中,第3章阐述两化融合评估体系的提出和研制推广历程,两化融合评估的基本框架,以及两化融合评估通用指标体系。第4章阐述基于两化融合评估体系,开展两化融合发展水平监测指标体系及两化融合发展数据地图的建设情况,从全国、区域、行业、央企等多个维度展现两化融合发展全景图,分析两化融合绩效产出,并对未来两化融合发展趋势进行量化预测。
(4)第四篇管理体系对应本书的第5章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提出及其应用价值、第6章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理论框架详解、第7章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实施方法及评定采信指引和第8章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引领企业构筑数字经济背景下新型竞争能力,着重介绍我国首套自主研制且实现大范围应用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其中,第5章阐述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提出背景、基本内涵、价值意义、应用推广体系及国际化进展等内容;第6章从理论层面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六个导向、九项管理原则、三个循环机制、九个关键过程等理论基础进行系统阐述;第7章从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应用层面,对企业贯标的流程与要点、贯标咨询服务的方法、贯标达标结果的采信应用等进行阐述;第8章则是企业应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成效总结,介绍贯标评定进展,展示企业新型能力图谱,分析典型行业新型能力建设重点、主要新型能力识别和打造的方法路径,并总结企业通过新型能力建设获取的成效。
(5)第五篇发展展望对应本书的第9章新时期两化融合发展展望,主要对新时代我国两化融合发展重点进行展望,并针对两化融合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本书是对过去10年我们开展两化融合理论研究、产业实践、工作推进等方面成果的系统总结。内容既有较强的理论性,也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可为从事两化融合相关领域政策制定、标准研究、企业实战、市场服务等工作的各界人士提供参考。十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等主管部门的各级领导对本书相关的两化融合研究和成果应用给予了悉心指导和大力推动支持;依托两化融合服务联盟,北京、广东、江苏、浙江等全国31个省市地方的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清华大学等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等协会,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等中央企业集团,以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和第三方服务机构等紧密协作,共同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王安耕、吴澄、邬贺铨、李伯虎、高新民、田雨华、蒋明炜、漆永新、宋晓刚、奚家成、王普、苗建军、郝淑芬等专家学者给予了大量专业指导意见,在此一并向他们表示最诚挚的谢意。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特别感谢以下几位的大力支持和辛勤付出:邱君降、窦克勤、郭利、陈希、马冬妍、王涛、肖琳琳、张健、柳杨、付宇涵、成雨、王庆瑜、柴雯等;感谢电子工业出版社刘九如、董亚峰为本书出版付出的辛勤工作。
翻开此书,希望读者朋友能够感受到信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来势汹涌,洞悉两化融合的伟大历史使命,从而进一步凝聚共识,增强转型合力,激发创新潜能,抢抓数字经济发展先机。由于时间和水平有限,错误和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