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了解孩子的生理特点,更有利于疾病防治

孩子为“稚阴稚阳”之体,抗病能力差

在《温病条辨》一书中,清代医家吴鞠通从阴阳学说的角度出发,指出了小儿“稚阴稚阳”的生理特点。稚:指幼小、幼稚而未成熟,形容小儿的机体还未发育完成;阴:指机体的精血、津液及脏腑、筋骨、脑髓、血脉、肌肤等有形之质;阳:指体内脏腑的各种生理功能。

中医常说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意思就是说孩子的脏腑发育未成熟,很多功能都不完善。从结构上来说,孩子的五脏六腑和大人一样,但是由于阴血不足、阳气未充,因此正处于脏腑未壮、精气未充、经脉未盛、气血不足、神气怯弱的状态,其功能活动尚不稳定。

具体来讲,孩子五脏六腑的生理特点可以总结为“三不足”和“两有余”。所谓“三不足”是指肺、脾、肾的不足,“两有余”指的是心和肝的相对有余。

肺常不足

指小儿肺脏娇嫩,不耐寒热,是稚阴之脏体,稚阳之功能,故稍有内外调护不适便易患外感、咳喘等疾病。

脾常不足

指小儿脾胃弱,运化功能易损,饮食不节或他脏疾病均易波及脾胃,表现为积滞、腹胀、厌食、吐泻等纳化失常症状。

肾常不足

指肾乃先天之本,先天之禀赋本为雏形,其形待长,其气待充,故小儿出生后可出现多种脑部、脊髓、骨骼等的畸形或疾患,如脑积水、智力障碍、佝偻病等。

心常有余

指小儿神识未充、心志未定,易被喜怒惊惧等刺激而扰动心气,引起心火炽盛或痰热蔽阻心窍而出现神昏惊厥等心经实热表现。

肝常有余

指小儿肝气偏盛。肝主生发,肝气旺盛表现为小儿生长发育迅速。同时,肝气太旺便是“火”,容易引发疾病。

所以,与成人相比,孩子的生命力比较脆弱,抗病能力差,当病邪侵入时,更容易生病。对于孩子来说,机体发育的完善和健全需要依赖各种营养物质的供应和父母的精心护理。

学会小技巧,你也能判断孩子的健康状况

中医看病用四诊合参法,即“望、闻、问、切”。这套诊断方法,尤其是诊断过程中的思维模式,囊括了中医学的精髓,它是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依据。“问”和“切”对于没有中医基础的读者来说有一定困难,不过适当学点相对简单的“望”和“闻”的诊病技能,对保障孩子的健康是非常有帮助的。

望孩子的精神状态

看孩子精神状态的好坏,可以判断孩子气血的盈亏,从而可以测知孩子的脏腑功能状态、病情的轻重及疾病的预后。孩子的精气神充足,则表示孩子脏腑功能活跃,健康无疾;如果孩子精神萎靡不振,则表示其脏腑功能低下,容易患疾。对于孩子来说,只要精神良好,即使暂时病重,通过治疗也会很快恢复。但是如果孩子精神不振、倦怠少动,即使病症不重,也要多加注意,留心观察。

望孩子的面色

孩子的面色以荣润光泽为正常。五脏的功能状态可以从面部相应部位的颜色变化表现出来。

明堂、面王、两颊、人中、地阁等部位:如果出现青紫色,多为惊风、抽搐等病;如果出现赤红色,多为伤风、积热、伤寒或胸部胀痛等;如果出现黄色,多为食积、呕吐、腹泻或是虫积等;如果出现苍白色,多为肺感风寒、气血衰弱、自汗、盗汗等;如果出现青黑色(唇部最明显),则属于比较严重、难治的疾病。

观察孩子的形态

主要是观察孩子形体的胖、瘦、弱、强和身体姿态。孩子头发稀少、囟门闭迟,说明孩子存在缺钙的可能;若孩子身体瘦弱,身高体重不达标,腹部膨大胀气,额头有青筋显露,则说明孩子存在营养不良等。

望舌

观察孩子的舌体、舌苔、舌质等也可以判断病症。孩子的正常舌象是舌体灵活、淡红润泽、伸缩自如、苔质薄白。

如有地图舌、杨梅舌或是出现积食症状,观察孩子的舌苔,会发现其舌苔厚腻,口中还有一股酸腐味道,这时候,父母就需要带孩子去就医调理一下了。

听孩子的呼吸声、啼哭声、咳嗽声

听孩子的呼吸声是否均匀平稳,喘息时有无气粗、哮鸣音等;孩子啼哭时,声音比较弱还是比较响亮,夜间有没有惊叫啼哭现象等。听孩子的咳嗽声,比如间断性、不分昼夜地咳嗽很可能是感冒咳嗽;发出“空空空”类似犬吠的咳嗽声,则多半是急性喉炎;胸部有“咕噜咕噜”的声音,则可能是肺炎。这些都可以通过闻诊做初步的判断。 gM5YrA56XGWMUriE/OtZfv6sV0CS0xCe2USGeZBIZKtX/q/aARyjjp6x71VkXCS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