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选购主板 |
![]() |
主板是电脑的核心组件之一,其作用就像人的“身躯”一样,用于连接CPU、内存、硬盘、显卡和光驱等各种硬件设备,并支撑这些硬件设备正常工作。主板的性能会直接影响整台电脑的性能,因此选择一块优良的主板也是购买硬件设备的重要环节。
芯片组是主板的核心部件,其型号直接影响一块主板的功能和性能。根据支持的CPU类型,主板芯片组可以分为Intel和AMD两大系列,主要研发厂商为Intel公司和AMD公司。
1.Intel芯片组
Intel芯片组是Intel公司针对自己的CPU产品研发的主板芯片组,只能支持Intel公司的系列CPU,目前主流产品包括8系列、9系列、100系列、200系列和300系列。
★ 8系列芯片组:主要包括高性能可超频的Z87、主流的H87、低端的B85/H81和商务平台的Q87/Q85,该系列芯片组采用新一代LGA1150处理器接口,主要搭配第4代Core i系列CPU。
★ 9系列芯片组:主要包括Z97、H97和X99等型号,其中Z97和H97仍然采用LGA1150的接口设计,主要搭配第5代酷睿i系列CPU。与Z87/H87相比,Z97/H97芯片组主板最大的提升是在磁盘性能方面,在读写速度和安全性方面都有较大改进。而X99是上一代X79的升级产品,CPU接口为LGA2011,只支持DDR4内存。它主要搭配的是第5代酷睿i7 X系列处理器,是为高端用户而推出的芯片组。
★ 100系列芯片组:主要包括Z170、H170、Q170、H150、Q150、B150和H110等型号,分别对应取代此前的Z87/Z97、H87/H97、Q87、Q85、B85和H81,该系列芯片组有了全方位的提升。它采用LGA1151处理器接口,主要搭配第6代酷睿i系列处理器。
★ 200系列芯片组:主要包括Z270、B250和H270等型号,在性能上较100系列有较大的提升。该系列芯片组采用与100系列相同的LGA1151处理器接口,主要搭配第7代酷睿i系列处理器;同时向下兼容第6代酷睿i系列处理器。
★ 300系列芯片组:Intel在2017年底推出了第8代酷睿处理器,该系列处理器虽然仍然采用LGA1151处理器接口,但并不能与此前的100和200系列芯片组兼容(针脚供电稍有变化)。因此Intel推出了全新的300系列芯片组,以搭配第8代酷睿i系列处理器,主要包括H370、Q370、B360和H310等型号。
Intel芯片组型号代码中的前缀字母代表了该芯片组的性能定位,其中H代表低端芯片组;B代表中端非超频芯片组;Z代表高端芯片组,规格最高,可以超频带K的处理器;X是顶级CPU的专用板,常用于服务器;Q为商用版,常用于品牌机。
2.AMD芯片组
AMD公司针对自己的CPU推出了多款主板芯片组,主流产品为9系列、A系列、300系列和400系列芯片组。
★ 9系列芯片组:主要包括970、980G、990X、990FX共4种型号,分为独立和集成显卡芯片组。其中980G是集成显卡芯片组,其余3款是独立显卡芯片组。该系列芯片组主板CPU接口升级为AM3+,可搭配AMD速龙II、AMD羿龙II及AMD FX处理器。
★ A系列芯片组:包括A55、A68、A78、A85、A88等型号,该系列芯片组主要搭配A(X)系列CPU。其中A55和A75为FM1接口,支持A4、A6和A8系列中接口为FM1的CPU;A85为FM2接口,支持A4、A6和A8系列中接口为FM2的CPU;A88为FM2+接口,支持A10系列中接口为FM2+的CPU。
★ 300系列芯片组:包括X399、X370、B350、A320等型号,为AMD新一代芯片组,采用全新的AM4接口,全面支持AMD Ryzen(锐龙)3、5、7系列处理器。
★ 400系列芯片组:随着第2代Ryzen处理器上市,400系列芯片组也紧随其后,目前包括X470和B450两款型号。该系列芯片组兼容300系列主板,并支持PCI-E 3.0,从而极大缓解了Ryzen处理器的压力。
CPU需要通过CPU插槽与主板进行连接才能正常工作,不同类型的CPU具有不同类型的CPU插槽,因此在选择主板时必须选择带有与CPU相同插槽类型的主板。不同类型的插槽,其插孔数、体积和形状都不相同,因此不能相互接插。目前CPU的接口都是针脚式接口,Intel台式机的插槽类型为LGA;AMD的插槽类型为Socket。
下表列出了目前主流的插槽类型及其对应的CPU。
目前主流的插槽类型及其对应的CPU
主板的用料和做工直接影响主板的性能和稳定性,在选购主板时应该仔细检查。例如,检查板和电容的品质,以及供电电路的档次等。
1.检查板的品质
主板由绝缘、隔热且不易弯曲的材质制作而成,一般为4~8层。普通主板一般采用4层,上下两层为信号层,中间两层为接地和电源层;高端主板大多采用6层或8层板,表面两层用于焊接电子元器件。中间是供电层和屏蔽层,电气性能更好。
此外,还需要观察板的四周是否光滑、有没有毛边、上面标识的文字是否清晰、焊点是否干净等。
2.检查电容的品质
电容是主板中非常重要的电子元器件,用于保证电压和电流的稳定,其容量和质量会影响主板的稳定性和寿命。电容的种类大致分为陶瓷电容、电解电容和固态电容(钽电容)3种,根据其特点及发挥的作用分布在主板的不同位置,目前较好的主板均采用全固态电容。
有一些贴片电解电容看起来与贴片固态电容很相似,两者很容易混淆。可以查看电容顶部是否有X状或K状的防爆纹,如果有,一般都是电解电容。
3.检查供电电路的档次
供电电路是主板上专为CPU、内存和芯片组等电子元器件供电的装置,其档次直接影响主板的效能和稳定性。
在这些供电电路中,CPU供电电路的作用最关键。通过检查该供电电路的设计,可以很直观地判断主板的优劣。一般来说,采用三相供电电路设计可以保证CPU的稳定运行。在有些中高端主板中,还采用了四相或以上的供电电路设计,这种设计不仅能保证CPU的稳定运行,还大大增加了系统的扩展空间,为CPU超频和升级提供了方便。
主板可以按芯片组来分类,也可以按结构划分。主板按结构划分可以分为ATX(标准型)和Micro-ATX(紧凑型)两种,两种主板在尺寸上差别较大。ATX是市场上最常见的主板结构,扩展插槽较多。PCI插槽数量为4~6个,大多数主板都采用此结构;Micro-ATX又称为“Mini ATX”或“M-ATI”,是ATX结构的简化版,就是常说的“小板”。其扩展插槽数较小,PCI插槽数量在3个或3个以下。这种主板多用于小型机箱中,以减小主机体积。
用户应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主板的类型,如果对电脑的升级和性能扩展有较大需求,则选择ATX类型的主板;如果对主机外观和体积比较在意,则可以选择Micro-ATX类型的主板。
品牌是用户在选购主板时不得不考虑的一大要素,著名品牌的产品具有过硬的品质和完善的售后服务。著名的主板品牌厂商包括华硕、技嘉、微星和升技等,根据其品牌效应可以划分为一线品牌、二线品牌、三线品牌及通路品牌等几类。
★ 一线品牌:具有雄厚的研发能力,推出新品速度快,产品线齐全,行业口碑最好,代表厂商有华硕(ASUS)、技嘉(GIGABYTE)、微星(MSI)和升技(ABIT)等。
★ 二线、三线品牌:在研发方面略逊于一线品牌,产品各有特色,主要厂商包括磐正(EPoX)、映泰(BIOSTAR)、精英(ECS)和富士康(Foxconn)等。
★ 通路品牌:产品主要依靠其他工厂代工,质量与二线、三线品牌差不多,著名的通路品牌包括昂达(ONDA)、七彩虹(Colorful)和双敏(UNIKA)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