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新生儿重症监护发展概况

新生儿重症监护是一种综合性、多学科的救治模式,指对病情不稳定的危重新生儿给予持续的护理、复杂的外科处置、连续的呼吸支持及其他较强的干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是危重新生儿进行集中监护、治疗和护理的重要场所。NICU的建立、完善及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发展,使许多危重新生儿尤其是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抢救成功率与存活率明显提高。

一 国外新生儿重症监护的发展

(一)初创期(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1.新生儿医学兴起

19世纪时,新生儿死亡率极高,许多新生儿死于低体温、低体重、呼吸窘迫及感染,当时主要由产科医生负责新生儿的救治工作。直到20世纪中期,促进新生儿健康及预防死亡、救治新生儿的重任逐渐从产科医生转至儿科医生。一些欧美国家成立了早产儿护理机构,在大学开设新生儿医学和护理学课程,关于新生儿的专业医学书籍也相继出版。

2.创建新生儿评分

1952年,Virginia Apgar向麻醉研究学会提交了一篇关于分娩时新生儿评估的论文,促使人们开始关注新生儿。1958年,Virginia Apgar建议采用5个评估指标来评估新生儿,即在出生后1min评估新生儿心率、呼吸、反射活动、肌张力及皮肤颜色,必要时予以干预并评估5min时的状况。虽然Apgar评分尚存诸多争议,但该方法至今仍是国际公认的评价新生儿状况的有效工具,使临床医生能准确、迅速地对新生儿进行整体评估,以便及时做出相应处理。

3.婴儿暖箱的发明

19世纪时,人们认为早产儿“先天不足、身体虚弱”,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准确测量体重、预防感染、喂养和保暖,新生儿监护技术十分有限。1878年,法国发明的婴儿暖箱是提高早产儿存活率的第一个重大技术突破,法国产科医生Stephane Etienne Tarier注意到环境温度对早产儿的重要性,强调使用暖箱为早产儿保暖。他的学生Martin Arthur Couney在1939年的纽约博览会上展示了数个放置有早产儿的暖箱。早产儿与父母分离,由护士轮流照护,这种护理方式吸引了众人的关注,纽约的许多早产儿被送交给Martin Arthur Couney进行照护,Martin Arthur Couney成为美国史上第一个为早产儿提供特殊护理的医生,被誉为“暖箱医生”。此后,欧美国家纷纷开始设计各式各样的暖箱并使用。1940年,塑料透明暖箱的问世改善了暖箱的视觉效果,提升了对早产儿的观察及治疗水平,成为现代暖箱的重大进步。1958年,纽约哥伦比亚大学William Siverman及其同事的研究证实,通过调控环境温度保持体温可以显著降低低出生体重儿的死亡率,此项发现使体温管理成为早产儿医学的一个重要基础。

4.婴儿配方奶的研制

将不同比例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加入牛奶中用于喂养,称之为配方奶。近似母乳的配方奶于1920年上市,随后逐渐出现以浓缩牛奶为原料添加碳水化合物的足月儿和早产儿奶制品。为了补充母乳喂养,DaFoe在浓缩的牛奶、水和玉米糖浆中添加数滴朗姆甜酒来喂养五胞胎。1940年,Levine和Gordon报道,采用增加钠、钙、磷、蛋白质并减少饱和脂肪含量的配方奶喂养的早产儿其生长发育更快速。然而,摄入高蛋白往往导致液体潴留、氮质血症及代谢性酸中毒。直到1980年初,以乳清为主的早产儿配方奶问世,才使得此类问题得以解决。

(二)快速发展期(1960—1980年)

1.NICU的创建

1960年,Scaffer在其专著中率先提出新生儿医学的概念。1963年8月,美国总统肯尼迪的第三个儿子Patrick Bouvier Kennedy早产出生,因患有呼吸窘迫被送到波士顿儿童医院经高压氧舱救治,于出生后39h死于肺透明膜病,这一事件引起了公众及医学界对建立NICU的深思。两年后,世界上第一家NICU在美国耶鲁大学纽黑文医院建立,成为近代新生儿医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1975年,美国儿科委员会将新生儿医学确定为独立专业学科。1976年美国儿科学会发表报告Toward Improving the Outcome of Pregnancy之后,NICU在世界各国相继成立并迅速发展,新生儿医学进入蓬勃发展的时代。早产儿护理日趋中心化,存活率大大提高,地区中心危重儿集中救治的观念深入人心。以NICU为核心的地区性新生儿医疗救护网的形成是近代新生儿医学的重大发展,通过NICU及其急救网络,能最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确保危重新生儿及时得到监护和救治。

2.NICU监护技术的发展

NICU在20世纪中期得到快速发展,主要表现为技术微型化。

(1)体温调控:关于产热和散热平衡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辐射散热导致热量丢失,分娩室和早产婴儿室开始广泛使用辐射式暖箱。有研究发现,棕色脂肪是产热的重要来源,根据不同体重及不同胎龄早产儿的体温设立不同范围的中性温度,以降低能量消耗。

(2)静脉营养支持:1851年,有报道采用柔软的红色橡胶导管实施管饲,1950年引入聚乙烯胃管。由于早产儿胃肠道发育不成熟,尤其是伴有水肿和呼吸困难者,常因需要禁食72h甚至更长时间而得不到足量的营养,因此,如何为早产儿提供早期营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静脉营养成为早产儿护理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微量输液泵的发明为静脉营养管理提供了条件。许多研究者尝试为早产儿及手术后的婴儿静脉输注水解蛋白。Dudrick和Wilmor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可以通过大血管进行输注含有适当浓度氮的高热量液体,但输注水解蛋白或酪蛋白容易发生代谢性酸中毒、高氨血症及氮质血症等并发症,而新型氨基酸营养液的问世大大减少了此类并发症的发生。随着脂肪乳剂的应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添加剂被用于早产儿的营养支持。最初采用大静脉血管和脐动脉输注营养液,近年来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成为安全、快捷、效果良好的静脉营养途径。

(3)呼吸支持:NICU呼吸治疗趋于精密化、尖端化。肺透明膜病(HMD)是早产儿常见的肺部并发症,每年造成许多早产儿死亡。1959年,Mary Ellen Avery和Jere Mead的研究证实,肺透明膜病与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有关。第一代新生儿呼吸机于1963年引入临床。随着呼吸机在临床上的应用,与呼吸机相关的肺支气管发育不良(BPD)和肺间质气肿受到关注。1967年首次描述了BPD,认识到BPD是肺发育不成熟、氧中毒、气压伤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持续正压通气(CPAP)促进了早产儿呼吸支持的极大改善。1971年,Gregory等首先用硅胶制成鼻塞,经气管插管使用CPAP治疗NRDS。1973年,Kattwinkel使用鼻塞CPAP,1975年设计简易水封瓶CPAP;也有学者尝试通过气管内插管给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成分来治疗NRDS,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1980年,Fujwara报道在早产儿中成功使用了从牛肺提取的外源性液体表面活性物质,此后有许多医院的NICU相继开展不同表面活性物质产品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外源性表面活性物质治疗NRDS使其病死率大大降低。

(4)心电监护和血压监测:20世纪60年代以前,对生命体征的监测主要由管床护士根据患儿病情进行间断监测。由于延长的频繁的呼吸暂停可能导致诸多不良远期预后,所以临床开始使用呼吸监护仪;其后又研发了经皮血氧饱和度、常规血气及无创呼吸暂停、心率和血压监护仪。19世纪初,治疗呼吸暂停或发绀主要采用氨水和小剂量威士忌刺激疗法。1930年开始对早产儿和发绀的婴儿进行氧气吸入治疗,主要根据肤色来判断氧气吸入治疗指征,由于缺乏简便有效的血氧监测手段造成许多早产儿发生视网膜病变。20世纪70年代中期,血氧监测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经皮血氧监测取代间歇微量采血监测血氧压力,为持续监测血氧提供了全新方法。1980年,脉搏血氧测定法问世,有效克服了传统方法的缺点,即采用一种可缠绕于手指或足趾的轻薄感应器来监测血氧饱和度,无须使用加热的电极片,因而不必经常更换部位,很快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脐动脉插管技术的成熟使新生儿及早产儿血压监测成为可能,通过对动脉血压的直接监测建立新生儿血压正常参考值,随后又出现了无创血压监测方法。

(5)新生儿转运:20世纪70年代初期,高危新生儿出生后从产科门诊转至NICU时常缺乏完善的转运设备。因而,新生儿转运受到儿科医生关注,多家医院开始提供新生儿转运服务,建立了区域性的危重新生儿转运系统,为危重新生儿提供快捷的生命通道;利用新生儿转运暖箱、呼吸机、监护仪等专用设备对新生儿实施生命体征监护、呼吸支持、输液等措施。新生儿转运体系的建立极大地提高了新生儿的存活率,并且已经被许多研究证实,成为新生儿医学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6)胎龄评估、新生儿分类及生长发育分类:胎儿的成熟与胎龄密切相关,疾病风险及处置也因胎龄的不同而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出生后的胎龄评估对确定早产程度极为重要。由于通过母亲末次月经日期评估胎龄存在较大误差,Suzanne Saint-Anne Dargassies、Amiel-Tison、Dubowwitz等学者提出采用外表特征及神经系统检查来评估胎龄,构建了Bllarda评分(NBS)、Finnstrom评分、Dobowwitz评分等方法。20世纪50年代末期,有学者报道,糖尿病母亲因病情控制不佳而分娩的体重超重的新生儿容易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等并发症。还有学者发现,胎儿因胎盘血供不足而出现发育障碍,提出胎儿宫内生长迟缓(IUGR)的概念。1967年,Lulu Lubchenco根据出生体重将新生儿分为小于胎龄儿、适于胎龄儿及大于胎龄儿。一些研究小组绘制出生长发育曲线以预测不同胎龄儿的出生体重、头围及身长。生长发育分类体系的构建为新生儿生长发育提供了测量标准,促进了医生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评估和管理。

(7)光照疗法:Rh溶血病是新生儿医学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常需要通过换血来预防核黄疸。1956年,英国Gremer等最先报道将光照疗法应用于胆红素治疗,从此,光照疗法成为新生儿黄疸的主要治疗手段。1968年,美国Lucey等提出传统光照疗法模式(蓝色荧光灯照射),后来有研究提出卤素聚光灯也可用于光照疗法。20世纪70年代,日本发明了经皮胆红素测量仪,对新生儿黄疸动态监测具有较好应用价值,为筛查病理性黄疸、临床早期干预提供了依据。20世纪80年代以后,陆续出现了蓝光毯、光纤毯、蓝光床等技术,使光照疗法变得更安全、简便。在光源的选择上,除蓝光外,还有绿光、白光灯、蓝绿光、冷光源LED等。

(8)新生儿疾病筛查:为新生儿时期一些尚未出现的疾病提供了早期诊断、早期干预的方法,对于降低儿童智力低下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成为20世纪公共卫生的一项创举。1961年,Guthrie发明的细菌抑制法,用于检测干血滤纸片中的苯丙氨酸浓度,开创了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历史。20世纪60年代后期,欧美国家相继对氨基酸代谢异常的疾病进行筛查。从1962年单一的苯丙酮尿症筛查开始,随着筛查技术的发展,目前已形成包括内分泌系统疾病、先天性代谢性疾病、传染性疾病、血红蛋白病在内的50余种疾病的筛查。除了筛查病种的增加及筛查技术的提高外,筛查还逐渐形成了包括实验室检测、筛查异常结果的管理、确诊检查、疾病管理、评估等系统服务体系。

(三)早产儿时代(1980年至今)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早产儿的出生率逐年增加,早产儿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成为新生儿医学界的重要问题之一。

1.心肺支持

呼吸机治疗是NICU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高频通气(HFV)以呼吸频率高、潮气量低、小于或等于解剖无效腔为特征,具有减少肺损伤及慢性肺疾病等优点,20世纪80年代初被用于重症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的治疗,目前已成为NICU不可缺少的治疗方法。随着血压监测技术的发展,对新生儿肺部血压情况和持续肺动脉高压也有了更深的认识。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是一种威胁新生儿生命的疾病,临床研究一直在寻找一种仅扩张血管而不影响体循环血压的治疗方法。体外膜肺(ECMO)是一种体外生命支持技术,通过在体外完成静脉血的氧合和二氧化碳的排出来替代肺功能。Bartlett和Hanken率先在新生儿科临床应用ECMO建立了标准的ECMO环路系统,成功救治许多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ECMO的临床应用使常规治疗无效的急性心肺功能衰竭患儿死亡率从80%下降至25%。20世纪90年代,研究者发现吸入一氧化氮能选择性地舒张肺血管,使肺部血液由非通气区流向通气区,减少由右向左分流,改善通气血流比值,提高氧合指数,降低肺动脉压。这是新生儿医学呼吸技术理论的重要突破,主要用于新生儿低氧性呼吸衰竭和PPHN。

1999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将吸入一氧化氮作为出生体重为2500g以上的新生儿低氧血症性呼吸衰竭的常规治疗。2001年,欧盟国家药品管理局也批准将吸入一氧化氮应用于临床。目前,高频通气联合应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吸入一氧化氮已成功用于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及持续性肺动脉高压,部分取代ECMO治疗肺发育不良所致的重症呼吸衰竭。

随着人们对新生儿窒息复苏的观念发生改变,采用100%氧进行新生儿复苏的方法受到质疑,人们开始关注100%氧对呼吸生理、脑血循环的潜在不利影响及氧自由基的潜在组织损害。研究发现,空气复苏能得到与纯氧复苏相近的效果。如果新生儿不能建立自主呼吸,可根据Apgar评分采用简易呼吸器、气管插管或辅助通气。此外,关于羊水胎粪污染处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产科医生和儿科医生开始意识到运用当代先进的科学手段可以极大程度地防止新生儿窒息导致的死亡和各种并发症。1987年,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儿科学会开发了新生儿复苏项目(NRP),用以指导医护人员实施复苏;该项目迅速传至全世界,显著降低了新生儿窒息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2.以患者和家庭为中心的护理

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逐渐意识到父母参与NICU早产儿护理的重要性,提出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保证、支持早产儿的需求。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FCC)是以患儿家庭与医护人员的伙伴关系为基础,对医疗保健进行评估、计划、实施,包括尊重、信息分享、家庭参与护理及家庭合作四个基本概念。20世纪80年代末,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得到拓展,制订了NICU探视制度,建立各种支持小组、产前咨询、母婴同室、袋鼠式护理及关于生长发育的多学科委员会等。1992年,在广大医护人员和众多家庭的配合下,美国成立了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研究所,通过各种出版物、制订针对医院的标准、研讨会、健康咨询等形式推广应用FCC,FCC成为美国NICU的护理实践标准。其后,我国和日本、以色列、泰国等国家将FCC应用到临床护理中,取得显著成效。2010年,FCC研究所更名为以患者-家庭为中心的护理(PFCC)研究所,推广以患者和家庭为中心的护理。

3.发育支持护理

新生儿医学的进步大大降低了早产儿的病死率,专业健康照护者面临的挑战从保证早产儿存活转至使早产儿发育过程和预后的最优化。

1982年,美国哈佛大学Heidelise Als创建了一个具有高度组织性的发育支持护理系统——新生儿个性化发展性照顾及评估程序(NIDCAP)。NIDCAP以早产儿行为评估为基础,观察和评估早产儿的生理反应及系列行为,把有害刺激最小化,提供个性化护理和有益刺激,同时指导父母参与新生儿照护。NIDCAP在欧美国家是注册商标,有多个发育支持护理分中心,其观察及护理技术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许多研究表明,发育支持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早产儿的生理、心理及认知能力。发育支持护理的介入显著改变了高危早产儿的护理方式,被称为早产儿护理领域最深刻的变化。

4.新型NICU环境

现代NICU理念已从单纯救治模式转为关注早期生命支持与改善远期预后相结合的模式,对影响早产儿发育的NICU环境因素成为近年新生儿学科的研究热点之一。20世纪初期的NICU由于缺乏先进的监护仪器,新生儿必须处于医护人员24h监护下以便随时观察病情变化;NICU设计主要为多人共居,没有单人病室。20世纪90年代,随着监护仪器及监护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传统的新生儿监护方式,独立或半独立化的NICU病室受到重视。NICU在改善物理环境、减轻环境压力源、减少早产儿应激行为等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如营造舒适环境、改善光线强度、降低噪声、选择适宜体位、播放音乐等。实践证明,通过对NICU不良环境的干预可以有效避免NICU环境对早产儿的不利影响,促进早产儿的康复和生长发育。

5.早期微量喂养与强化母乳

早产儿的消化系统功能发育不成熟,早期营养方式主要依赖静脉营养。由于全静脉营养可增加胆汁淤积的风险,受到蛋白质和脂肪输注量的限制,且胃肠内缺乏基本食物供给,将会导致胃肠道功能和结构的丧失。因此,一些学者提出早期微量喂养,即从较少的奶量开始以达到刺激胃肠激素分泌,促进早产儿胃肠动力和消化道成熟的目的。研究表明,早期微量喂养对喂养不耐受、体重增长、代谢性骨病、肝脏功能具有明显改善作用。在乳品方面,虽然母乳的营养价值和生物学功能更适合早产儿的需求,但纯母乳喂养的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摄入的营养成分不能完全满足其生长所需,因此,应喂哺早产儿复合配方的母乳强化剂。大量研究表明,强化母乳可以促进早产儿短期体重、身长和头围的增长。目前国际上已公认母乳加母乳强化剂喂养是早产儿喂养的最佳选择。

6.早期干预

医学的发展使早产儿存活率明显提高,但这些存活早产儿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早产儿存活者中的10.0%~20.0%仍有不同程度的伤残,如脑性瘫痪、认知、运动及行为缺陷,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痛苦和负担。通过早期干预来改善这些患儿的发育水平引起了许多学者的热切关注。早期干预始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补偿教育,当时主要用于对智力障碍者的教育和训练。随后早期干预逐渐演变为一种将早期检测疾病危险性与进行治疗相结合的治疗策略,主要针对0~3岁的存在运动、认知、社会行为、情绪及社会生活适应能力低下的儿童或有发育落后的高危因素儿童,采用早期干预可提高发育水平。1961年,Brazelton提出的新生儿行为评分法(NBAS)对新生儿的检查从Apgar评分的被动检查转变为主动检查,为新生儿早期干预和防治伤残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20世纪80年代以来,专家对早产儿早期干预和随访进行了许多研究,早期干预形成较为完善的系统,主要包括:早期评估、诊断和筛查系统;同步服务设施;专业的医学诊断和评价系统;专业指导;家庭训练指导、咨询和家庭随访;语言和听觉发育康复;健康评估;心理咨询;社会工作者的参与及机构建立;听觉干预,包括助行器和其他辅助康复设施;患者的转运设施及其他帮助家庭接受治疗的设施等。规范而有质量的早期干预和随访可以有效地促进早产儿的健康和行为发育,成为改善早产儿预后的关键。

二 我国新生儿重症监护的发展

我国新生儿重症监护的历史虽不长,但发展速度很快。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许多省市的大医院相继成立了不同规模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从此新生儿学科进入了迅速发展阶段,大多在国际上能开展的各项诊治技术在我国也能开展。1982—1984年,卫生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设立了“小儿急救与培训项目”,为北京、上海、重庆、沈阳等10余个较大规模的NICU配备了一批现代化急救与监护设备;其后国产设备不断得以研制、更新和完善,促进了我国新生儿重症监护水平的迅速提高。同时,一批在国外NICU受过培训的新生儿重症监护专业人员迅速成长,他们具有丰富的急救与监护经验,成为新生儿重症监护的专业骨干和主力军。我国新生儿重症监护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8个方面:①新生儿机械通气的开展与广泛应用,如高频通气、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等。②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管理的改善,包括现代化暖箱、早产儿配方奶及母乳强化剂的应用。③新生儿肠外营养的开展与应用。④新生儿危重症预防和诊疗常规的建立。⑤早产儿发育支持护理,如“鸟巢”、非营养性吸吮、周期性光照等。新生儿重症监护学的快速发展使早产儿病死率逐年下降,早产儿生存质量得到极大提升。⑥新生儿危重症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包括实验医学的发展,如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一氧化氮等实验研究。⑦高危妊娠的处理,包括监护、急救和转运的开展等。许多地区以NICU为中心建立危重新生儿急救转运网络,在医院内建立可移动的新生儿急救转运单位;危重新生儿随访。⑧有研究报道,501~1000g早产儿的存活率提高至30%~50%,1001~1500g的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可达80%~90%。

三 新生儿重症监护的未来发展方向

过去50年来,新生儿重症监护发展迅速,危重新生儿得到了合理诊治,死亡率明显下降,生存质量显著改善。未来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各学科间的渗透和交叉日益明显。首先,要求多中心协同合作,对实施者的培训和管理将日趋加强。其次,遵循循证实践原则,积极探索疾病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将新技术、新治疗方法应用于临床,使监护水平和治疗技术不断发展。例如,针对胎儿宫内生长迟缓的影响,建立人造胎盘及模拟分娩室,开展基因诊治及快速诊断等。最后,将监护向出生前延伸,加强儿科与产科合作,使小儿在胚胎期、分娩期、新生儿期得到全程监护,在追求存活率的基础上更注重预后和生存质量。 FuX8lP16N7fE44FEOzeaEvDN3F30bmnjfD86A0snjfWTozqbH+keJqw1i8Gj1jn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