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加工工艺和处理方法

热加工:金属或合金在不产生加工硬化的某温度范围内的塑性变形。

冷加工:金属或合金在产生加工硬化温度下的塑性变形。

加工硬化:通过冷加工,改变金属或合金的组织结构,金属或合金的强度和硬度升高而延展性通常有所下降的处理。

退火:通过消除金属或合金冷加工产生的加工硬化,或者使金属或合金再结晶和(或)可溶组分从固溶体中聚集析出,使金属或合金软化的热处理。

不完全退火:使冷加工后的金属或合金的强度降低到控制指标,但未完全软化的热处理,如H22、H24、H26、H28等。

均匀化:通过扩散消除或减少化学偏析的处理方法,将金属或合金材料加热到一定高温并在一段时间内保温。

稳定化:使产品的尺寸、力学性能、组织结构或内应力在使用时能够保持稳定的热处理,如H32、H34、H36、H38等。

自然时效:在室温下,通过过饱和固溶体中可溶组分的自发脱溶,使合金强化的处理。

人工时效:在高于室温的温度下,通过过饱和固溶体中可溶组分的脱溶,使合金强化的热处理。

淬火:将加热到高温的合金置入液态或气态介质中或与固体相接触,以能够使固溶体中保留部分或全部可溶组分的冷却速度,使合金冷却的处理。

固溶热处理:将合金加热到某一适当温度,在此温度下保温,使可溶组分充分进入固溶体中,并在淬火后可溶组分以过饱和状态保留在固溶体中的处理。 IpIdCjfFbu9Naojx2OcLNBNUktQ4iXe3XIay2Fh6gIn6nw8TcCx30Nn8EZ0di60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