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节
知觉漏洞概述

与感觉漏洞类似,从社工黑客的角度看,粗略地说,所谓知觉漏洞就是本该知觉到的,却没有知觉到;不该有的知觉,却被知觉到了;本该知觉强烈的,却被弱化了;本该知觉很弱的,却被强化了;本该知觉为A的,却被知觉成B了等。总之,所有能够导致知觉失控的因素,都可视为知觉漏洞。

根据已有的心理学成果,知觉的规律性漏洞及其简单利用,主要体现在知觉的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整体性和适应性等方面。

1.知觉的选择性

人不可能在瞬间全部清楚地感知身边的所有刺激,但可以按某种需要和目的,主动而有意地选择少数事物(或事物的某一部分)作为知觉对象;或无意识地被某种事物吸引,以它作为知觉对象,对它产生鲜明、清晰的知觉映象,而把周围其余的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只产生比较模糊的知觉映象。知觉的选择性,既受知觉对象特点的影响,又受知觉者的主观因素(如兴趣、态度、爱好、情绪、知识、经验、观察能力或分析能力等)的影响。例如,在教室里,若把黑板上的文字当作知觉对象,那么周围的其他东西(比如,头顶的电扇、墙上的标语、同学的面孔等)便成了知觉的背景。舞会上与朋友交谈时,对方的说话声便是你的知觉对象,他的讲话可以听得很清楚;而身边的其他杂音则是谈话声的背景,尽管背景音很强却仍能听而不闻。在喧闹嘈杂处,可以辨析出朋友的呼唤,这在心理学上称为“鸡尾酒现象”。针对同样的客观事物,选择不同的知觉对象(其他东西就是知觉背景),便会有不同的知觉结果。

所以,社工黑客若能调控被攻击者的知觉背景,那么也就能改变其知觉结果,从而实现自己的攻击目标。常用的调控手段有:

调整客观刺激的量,因为刺激强度大、对比明显、颜色鲜艳的东西容易被当成知觉对象。这便是间谍片中常用光线强、更大的声响和轮廓分明的东西来吸引对方注意力的根据。

调整客观刺激的关联度,因为当其他条件相同时,空间上彼此相邻或接近的刺激物、具有连续性的刺激物和在视野中相似的刺激物等,都容易组成图形而从背景中凸显出来,被知觉选为加工和处理的对象。这便是大街上双胞胎格外引人注目的原因。

调整刺激物的图形,因为当图形具有简明性、良好连续性和对称性时,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如果不能对整体轮廓进行调整,也可以调整部分轮廓;因为封闭或趋于闭合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从而被选为知觉的对象。

2.知觉的理解性

人在感知事物时,总是根据以往的知识或经验来理解它们,并用语言、文字、图形把它们表示出来,这便是知觉的理解性。这也是为什么老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就能诊断患者病情的原因——他曾看到的和理解的东西,要比一般医生多。其实,经验在知觉事物时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决定了到底能知觉到什么,以及知觉的深刻程度等。可见,知觉并不是一种纯粹的感性活动,而是与部分理性活动和思维活动相联系的心理现象。与感觉相比,知觉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人的主观态度和过去的知识与经验。所以,同样的外界刺激,对不同知识背景和经验的人来说,其知觉的内容、对事物的理解以及深刻性等,都有很大差异。比如,同样一句话,对有的人可能是“对牛弹琴”;对别的人,则可能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由于社工黑客的攻击是没有身体接触的,所以社工黑客显然不能改变被攻击者的知识和经验等固有特性;但这并不意味着黑客就无能为力了。

黑客可通过言语或情绪状态的诱导等,来影响被攻击者对知觉对象的理解。其实,当环境复杂、知觉对象的外部标志不明显时,运用言语诱导可唤起人们对过去经验的回忆,从而形成对知觉对象的理解。比如,在溶洞中看怪石时,导游只需轻轻点拨一下说“这是猪八戒背媳妇”,于是游客们便会点头称是,而同场景中的外国游客可能会莫名其妙。又比如,若营造出紧张的劫机氛围,即使是武器专家,也可能将一把玩具手枪当成真枪。

黑客还可通过改变活动的任务或目标,来达到改变受害者知觉的结果。因为,对同一项活动,如果任务或目标不同,将导致对同一对象产生不同的理解,从而产生不同的知觉结果。比如,若将白大褂男子的背景从饭馆改为诊室,那么他便可能从厨师变为大夫。

3.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的条件变化后,知觉的映象将在一定范围内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便是知觉的恒常性。它体现在许多知觉领域中,尤其以视知觉最为明显。主要的知觉恒常性包括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方向恒常性、明度恒常性和颜色恒常性。

(1)大小恒常性。大小恒常性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人对物体大小的知觉不随距离的变化而变化,也不随视网膜上视像的大小而变化的、与光学原理矛盾的一种知觉特性。比如身边某人,无论他是站着、坐着,或动或静,但都会被知觉为同一个人(而遵守光学原理的机器人,却很难做到这一点)。当刺激条件越趋复杂,则越表现出恒常性;而刺激条件减少则恒常性也会减少。当距离很远时,大小恒常性便消失。当水平观察时恒常性表现大;而垂直观察时,恒常性则表现小。

(2)形状恒常性。当观察角度变化而引起视网膜影像变化时,其原本的形状知觉,仍然保持相对不变。比如,不管你从哪个方向去观察,一本书的形状在知觉上都是长方形的。

(3)方向恒常性。当身体部位或视像方向改变后,感知物体的实际方位仍会保持相对不变。比如,当某人看一只狗时,无论他是站着看,躺着看,弯腰看,侧卧看,甚至倒立看等,他看到的都是同一条狗。方向恒常性与个体的先前经验密切相关。比如,从未倒立看物的人,需要短暂的适应,即刚开始时一只狗也好像在倒立,但过一会儿后狗就不再倒立了。又比如:遇到不熟悉的、复杂的环境(如进入森林后),就不容易识别出方向。查看陌生地图时,就更难查清地理位置。

(4)明度恒常性。当照明条件改变时,物体的相对明度或亮度保持不变。例如,白墙在阳光和月色下看,它都是白的;而煤块在阳光和月色下,都是黑的。

(5)颜色恒常性。当物体的颜色因光照条件改变而改变时,个体对熟悉物体的颜色知觉仍保持不变。比如,一个番茄,不管在白天或晚上,在红光或黄光的照射下,人们都会把它感知为红色。

其实,知觉的恒常性,也并非绝对。比如,只要能够改变“视觉线索”(所谓“视觉线索”就是指环境中各种参照物给人提供的物体距离、方位和照明条件的信息),就能改变受害者的知觉恒常性。更形象地说,只要能“适当”改变参照物的信息,便能改变知觉对象的恒常性。这里的“适当”,取决于被攻击对象以往的知识和经验,比如:刚出生4个月之内的婴儿,就还没有恒常性的知觉。成人对知觉对象原有的知识、经验和环境越丰富,就越难改变其对感知对象的恒常性。

前面的“改变恒常性”是一种攻击思路,社工黑客的另一种完全相反的攻击思路是:加强受害者的知觉恒常性,诱导他用过去的老经验和老眼光去理解和处理事情,从而促使他犯经验主义的错误,引发相应的安全问题。

4.知觉的整体性

在知觉感知过程中,人不是孤立地反映刺激物的个别特性和属性,而是将多个属性进行有机的综合,反映事物的整体和关系,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比如,呈现一个由许多小写字母s组成的一个大写字母H,那么人们一般会首先看到字母H,然后才细辨出该H是由许多小写s组成的。又比如,同样是“0”,当它被放入数字串中时,它将被看成数字零;而当它被放入字母串中时,又会被误认为英文字母。

即使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知觉,也会依赖于事物的整体特性。比如,观看一个有较小缺口的圆环时,心中仍能将缺少的部分补足,完成一个整体圆环的知觉形象(魔术师们就常以此来施展其障眼法)。在知觉感知过程中,常常会对整体的知觉先于个别成分的知觉。社工黑客在攻击受害者的知觉整体性时,还可充分利用以下规律:

(1)接近律,即在空间、时间上彼此接近的部分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2)相似律,即物理属性(强度、颜色、大小、形状)相似的个体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3)连续律,即具有连续性或共同运动方向等特点的客体易被知觉为同一整体。

5.知觉的适应性

当视觉输入发生变化时,人的视觉系统能够适应这种变化,使之恢复到正常的状态。比如,刚换一副眼镜后,开始时会觉得不习惯,一段时间(半天或一天)后,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就消失了。 WptF0+qCjk9wpv4+u8eAYMR+YCWIquYzUVQEJeiljSMOqZB3OHwE928WBFbBAEI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