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节
知觉简介

在社工黑客眼里,任何人身上几乎都是漏洞百出。其实,感觉漏洞只是表象,还有更多的内在漏洞。虽然它们更加抽象,但照样能够被社工黑客利用,所以也不得不防,不得不让普通大众尽量知悉自身的弱点,以便提高警惕。本章将归纳抽象漏洞中相对较易理解的一类漏洞——知觉漏洞。

将人的个体当作“热血电脑”后,从社工黑客的角度看,“知觉”既可以是内部反馈输入,也可以是内部反馈输出。或更准确地说,若从“感觉”角度,“知觉”便是输出;但是,若从“记忆”或“思维”角度,那么“知觉”又成了输入。不过,无论将“知觉”看成输出还是输入,只要能够找到并成功利用“知觉”的漏洞,让“知觉”出错,并最终导致后续的过程出错,那么社工黑客就达到目的了。

虽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知觉”这个名词,但是与“感觉”不同,“知觉”的心理学含义其实并不很直观。

感觉与知觉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以至于经常将它们合称为“感知”。实际上,知觉(感觉)是事物作用于感官后,在人脑形成的整体(个别)属性,并且知觉和感觉同时发生。知觉以感觉为基础和前提,“感觉”(事物个性)越丰富、越精确,获得的相应“知觉”(事物的整体属性)也就越完整、越正确。人都是以知觉的形式来直接反映事物;而感觉只是作为知觉的组成部分,很少有孤立的、不包含感觉成分的知觉。

但是,知觉和感觉又有以下区别:

(1)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而知觉却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间的关系”,是事物的整体形象。比如:看见林妹妹,是感觉;联想到才女,则是知觉。

(2)从反映事物的方式看,感觉是分析式的,知觉是综合式的。

(3)感觉只涉及某一个感官,其信道模式是“刺激→个别感官→大脑”;而知觉却涉及多个感官,其信道模式为“刺激→感官联合→大脑”。

(4)感觉是大脑对“被感对象的信息”的简单反映,知觉则是经大脑复杂加工后的结果。

知觉的种类很多,按不同标准,可得到不同的分类结果。比如,若以起主导作用的感官来划分,知觉可形象地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和嗅知觉等。注意,知觉涉及多个感官,比如,“视知觉”并不意味着就与耳朵无关,只是眼睛起主导作用。为避免与上一章混淆,本书不采用这种分类法,而以对象事物的存在状态来划分,即将知觉分为时间知觉、空间知觉和运动知觉等。

时间知觉反映了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作为时间知觉的参考系有太阳的东升西落、月亮的阴晴圆缺、四季的更替、历史事件(如公元某年)、计时工具、人体的生物节律(如脉搏、呼吸等)等。时间知觉是形成时间观念的基础。影响人对时间估计的因素很多,包括人的活动内容、对该活动有无兴趣、活动时的情绪和态度、以往的经验等。比如:谈恋爱时,觉得时间很快;和自己不喜欢的人相处,则觉得时间很慢。

空间知觉反映了客观事物的空间特性,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距离知觉、立体知觉和方位知觉等。其中,形状知觉是靠视觉、运动觉和触摸觉等来感知的。大小知觉是对外界物体的长度、面积和体积的反映,它主要取决于物体的大小及物体间的距离,还可通过对比过去熟悉的物体大小而形成。距离知觉是对物体远近的知觉,它既取决于被观察对象的性质,也取决于主体自身的特性(如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等)。立体知觉也称深度知觉,是对同一物体的凹凸或不同物体的远近的知觉。在500米以外,双眼视差对感知立体物就几乎不起作用了,1300米是立体知觉的极限。方位知觉(或方向定位)是对物体或自身所处方向的知觉,包括对东南西北、前后左右和上下等的知觉。物体在空间的方向位置,是以参考系为准而相对确定的。方位知觉是综合各种感觉(如视觉、听觉、动觉和平衡觉等)的信息而形成的。

运动知觉是对物体的空间位移和移动速度的知觉。在运动知觉中,视觉起主要作用。影响运动知觉的因素,既有物体的运动速度,又有运动物体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太远的物体运动,单靠肉眼就很难准确感知),还有观察者所用的参考系及其状态(静止还是运动)等。 ZS6dPA5aPZFVXUqp/OmcYzSF/WhCqdJBgSD2KaBUeB8tg76LNoY8n+X02MqVGxN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