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7年,任总(任正非)创立华为,当时公司的注册资本仅有2.1万元,经营的不过是一些小型交换机、火灾警报器等产品的代理销售业务。在最初创立的10年里,华为经历了种种磨难,如研发艰辛、市场艰难等,任总和早期的华为人不得不艰苦奋斗,为了活下去而拼搏。
在随后的又一个10年里,任总带领华为开展了流程优化和组织变革工作,让华为具备了国际化公司的视野和管理水平。在进入互联网的新商业时代后,华为仍持续优化自己的组织经营模式和管理水平。经过30多年的发展,华为已然成长为全球范围内通信行业的领军企业。虽然中国的通信设备商有很多,但却很难再找出一家能够与华为相媲美的企业。
华为的成就无须多言,大家都十分好奇,华为作为一个白手起家的民营企业,能够打败众多国外通信行业巨头,并从中脱颖而出的秘诀是什么?华为究竟是如何取得今天如此高的成就的?它的经营之道究竟是什么?当然,对华为的理解是多方面的,每个人的视角和感悟也不尽相同。作为拥有10多年工作经验的前华为人,我更能理解华为一直以来所坚守的商业价值观和经营哲学。
成功后的华为,也从不吝啬与其他企业分享自己的经营理念,但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够运用华为的经验来实现商业成功的。华为的价值创造逻辑在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体系。华为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艰苦奋斗”的核心价值观。“以客户为中心”就是在市场的驱动下,积极响应客户的需求,不断探索和满足客户的潜在需求,从而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以奋斗者为本”是指华为在利益分配上从来不会亏待员工。“长期艰苦奋斗”就是华为在取得成功后,也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而是聚焦于主航道,持续创造价值。同时,华为也强调抱有开放的心态,广交朋友,与其他企业一起共享胜利的果实。
可以说,华为能够在世界范围内赢得众多客户的信任,与华为价值创造逻辑的支撑不无关系。如今,很多企业都在效仿华为的经营模式,它们都希望从华为成长的经验中学习到如何让企业实现商业成功。但是,很多企业在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对华为的经营哲学进行系统的思考,因此,华为的经验很难有效地指导这些企业的经营工作。同时,很多管理者将华为的组织管理生搬硬套到自己的企业当中,并没有根据企业自身所处的环境来进行管理改进,因此,华为的经验也很难对这些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实质性的帮助。
我有幸与邓南方先生就这本书的内容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邓总参与创建的晟通集团,是学习华为“奋斗者文化”较为彻底的一家民营企业。晟通集团作为一家制造企业,能够将华为公司的市场驱动、“狼性”执行力、端到端快速响应等经营哲学和管理理念落地生根,邓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为了让读者朋友更加明确华为的经营之道,深入地把握华为经营哲学的精髓,本书针对以市场为驱动、坚持成果导向、从战略到落地、直面全球化竞争、持续创造价值、追求合理利润、从共享到共赢、实现商业成功8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化的阐述,深入浅出地为读者解读了华为是如何一步步实现它的目标,并最终走向商业成功的。
希望本书能够为致力谋求商业成功的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提供一些积极的思考和帮助。当然,笔者深知自身水平有限,本书的论述难免有不足之处,希望读者朋友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王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