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调整格局,抢占市场

任正非在内部会议中讲道:“任何国家都是主战场,不能放弃;同时聚焦于价值客户,要有战略选择。如果放弃第一个小国,我们就会放弃第二个小国,又可以放弃第三个小国……就会把全世界的小国都放弃掉。为了活下去,每个‘阵地’对公司来说都很重要。每个区域都很重要,但对客户要有所选择。我们对客户的认识要做出适当改变。世界那么大,我们不能什么市场都做,如果为了服务几个低价值客户,把优质客户的价格都拉下来了,那就不值得了。”

“脑袋”钻进去了,“屁股”还露在外面

企业要始终做到以客户为中心,而不是以某个客户群为中心,高端客户群和低端客户群都要兼顾。低端产品在市场上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如果企业在发展规划时放弃低端产品,或者放弃对低端产品的改造,不顾低端产品客户的体验,那么企业也将失去这一市场。

因此,任正非强调,华为在争夺高端市场的同时,千万不能放弃低端市场。他说道:“我们现在是‘针尖’战略,全力往前攻,我很担心一点,‘脑袋’钻进去了,‘屁股’还露在外面。如果让别人占据了低端产品市场,有可能就培育了潜在的竞争对手,将来高端市场也会受到影响。华为就是从低端聚集了能量,才进入高端的,别人怎么不能重复走我们的道路呢?”

克里斯坦森的《创新者的窘境》中谈到一些大公司之所以会被颠覆,就是因为企业一直在往高端走,商业模式、成本结构也在往高端走,往高附加值走,最后被颠覆了。大公司把低端市场让出来以后,新进入的企业在低端市场上站稳了脚跟,建立了牢固的商业模式。大公司不是一夜被颠覆的,而是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最早出现在低端市场被当作“瘦狗”放弃的时候。从西方的资本市场来看,上市公司做业务整合,放弃低端的不赢利的业务或者利润低的业务,会提高其股票价值。从利润的角度来看,似乎应当放弃这些业务,但问题就在于,这些产品或业务所服务的客户群应不应当放弃。波士顿矩阵的根本缺陷,就是建议把“瘦狗”放弃掉。

尽管华为研发和销售低端产品,但这并不意味着低价格、低质量。任正非表示,华为的低端产品要做到高质量、标准化、简单化、生命周期内免维护化。如果只研发和销售低质量的低端产品,对企业而言,不仅会阻碍它的战略进攻,而且会影响企业的品牌信誉度。

在大流量数据时代,品牌影响力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不单单是由原来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决定的,因此企业的管理方式也要相应地发生变化。任正非说:“我们要建立起大质量体系架构。过去,我们的质量体系关注的是产品、工程,将来质量体系要从文化、哲学各方面来看,所以我们要在中国、德国、日本联合建立大质量体系的能力中心。”

围住山脚形成一道防火墙

任正非在消费者业务2015年年中沟通大会上提出,华为手机的战略是:“低端产品围住山脚形成防火墙,高端产品攻克战略高地。”正如任正非所说,目前手机市场的强者很多,尽管华为也是强者之一,但还称霸不了世界,还要继续摸索市场,从而找出最佳的发展模式。

任正非说:“对品质入门级产品要保持信心,一是保障了公司未来攻克战略高地的成功;二是品质入门级产品同样可以赢利。如果只给攻山头的部队重奖,不奖励围城打援的部队,那我们把围城打援的部队拆了,让攻山头的部队被包围吗?这样肯定不行。所以,我们品质入门级产品的策略就是‘标准化、简单化、生命周期内免维护化’,团团围住山脚形成一道防火墙。

“品质入门级产品是不是完全低利润的呢?不一定,当产品量上去、免维护化以后,利润也不一定就低。你们不要把产品价格往低价降,人家降,我也降,那是把别人逼到死路上去了。我们首先要让消费者觉得我们的产品质量好,价格可以稍微高一点。而且每年我们都可以从高端机沉淀一些成熟的硬件、软件到低端机来,今年的低端机就是去年的高端机,这样经济条件差一些的用户也能用得很好,不也是成功吗?所以不要妄自菲薄。”

华为没有放弃低端产品,在华为品牌走向世界的同时,又分离出了“荣耀”品牌,定位年轻、时尚的客户群。这样一来,在整个手机终端的定位上,华为就在服务低端客户方面建立了一道防火墙,提防类似小米等新创企业的冲击。

华为手机刚开始进入市场时,和国内其他竞争对手一样,大部分业务集中在中低端产品上。随着国产手机的竞争激烈化,华为为了扭转销售状况不佳的局面,开始向中高端市场进攻。

经过华为人的努力,华为P系列和Mate系列在市场上获得了好评,成功打开了中高端市场,使华为的市场占有率大幅度提升,进而扭转了不利的局面。

在中高端市场获得成功的同时,华为也在思考如何在低端市场上获得成功,这样才能全面覆盖客户群,让更多的客户体验到华为的产品。为此,华为在2016年推出了主打线下市场,专为注重颜值的年轻消费群体设计的Nova系列手机;此外,华为还开发和推出了千元机市场的“畅享”系列等。

早在2013年12月,华为将“荣耀”品牌独立出去,作为专门的电商品牌,主要针对中低端产品客户,与小米等品牌竞争。

“荣耀”的独立运作和精准的客户定位,使这一产品在市场上大获成功。2014年,华为推出了“荣耀6”“荣耀6plus”,年销量超过了2000万部。在产品获得成功的同时,华为也不忘改进产品,以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2015年6月30日发布的“荣耀7”“荣耀7i”又收获好评。“荣耀”品牌到2015年的销量已经达到了4000万部。

2016年全年,华为手机以7660万部的出货量排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第二位,以微弱差距落后于深耕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市场的OPPO。2017年第一季度华为强势出击,出货量近2100万部,市场份额达18%。这一次,华为压过劲敌OPPO,坐上了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冠军的宝座。

华为对手机市场的精准定位,使其在市场上获得了成功。在占领中高端市场的同时,华为也始终坚守低端市场这块阵地,不让其他竞争对手有机可乘,满足多层次的客户需求。

从低端开始,同时也用高质量的产品为低端市场提供服务,这也体现了华为一直践行的“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

把低端产品做得像“钞票”一样

市场竞争是残酷的。大企业放弃低端产品后,小企业就会趁机占领低端市场,等这些小企业站稳脚跟后,下一步的竞争对手就是那些曾经放弃低端市场的企业。在竞争中,谁拥有的客户数量多,谁就能成为赢家,大企业也可能在一夜之间被颠覆。因此任正非强调:“华为既然想在高层网上获得胜利,低层网上即使没有利润,华为也要干,低端产品的低成本、高质量不是退缩,而是调整主攻方向。”

但是,在做低端产品时,由于生产成本等原因,技术和配置无法与高端产品相比。这就给很多想坚守低端产品市场的企业出了一个难题,即低端产品如何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企业家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当客户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该如何选择?

华为首席管理科学家黄卫伟认为:“华为过去的成长是以快速响应客户的定制化需求为特性的,这是被大公司忽略和放弃的需求,华为从这里‘乘虚而入’,但是这个模式不适用于今天。任总把研究与开发在组织上划开了,就是为了防止研究和开发贴得过紧,使研发的目标短期化,使战略资源消耗在非战略点上。这样划开以后的弊端就是,对低端的或者个性化的小批量的客户需求,难以用过去的方式去满足。因此,在转型的时候,市场上感觉到不适应。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就是要用标准化、简单化、生命周期内免维护化的产品,来解决低端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有许多不是本质的需求,只是一种临时性、偶然性的需求。最典型的就是以前华为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不同版本的产品研发,而购买这些不同版本产品的人却很少,华为因此浪费了不少的精力。但对当时的华为来说,只能选择这样的做法。因为当时公司的指导思想、生存方式就是这样的,一些大的合同,以公司当时的品牌和市场地位还拿不到。”

以客户为中心并不意味着要响应所有客户的需求,企业应该要学会用标准化、简单化、生命周期内免维护化的产品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从而来平衡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利益。

那么,什么是标准化、简单化、生命周期内免维护化的东西?任正非说:“钞票就是标准的,不需要维护的。”因此,企业在做低端产品的时候就要像做钞票一样,在流水线上进行大规模的生产,而低端市场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则需要企业来说服客户,让他们认识到这种需求的局限性。这也就要求企业能够区分客户真正的需求及机会主义的需求,引导客户消费。 0uOPHgQPkid4DQmY6HmYkg19YtfyQattbnuBdiFIRnMyiKSXZ0wxyUSkLEClTYC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