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艾灸疗法

灸法是指应用高温(主要是艾药或其他物质燃烧后产生的温热)或低温,或以某些材料(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的药物或其他物质)直接接触皮肤表面后产生的刺激,作用于人体的穴位或特定部位,从而达到预防或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灸法是针灸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重要的传统非药物疗法之一,可分为艾灸法、药艾灸法、药锭灸法、电热灸法和其他材料灸法。

【艾灸疗法的历史渊源】

艾灸是中医最古老的疗法之一,现存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左传》。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灸法就已经盛行。《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扁鹊心书》等医学著作先后对灸法有详细的记载。其中《黄帝内经》把灸疗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进行系统介绍,强调“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由于灸法经济有效,便于掌握,在民间应用很广。

秦汉时期是我国传统针灸医学的重要形成时期。

三国时期曹翕所撰写的《曹氏灸方》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灸疗专著,共有七卷,惜已佚。

唐代崔知悌所著的《骨蒸病灸方》,记载专病灸治经验,原书虽已佚,但尚收存于《外台秘要》及《苏沈良方》之中。

宋代闻人耆年的《备急灸法》,是我国首部灸治急性病证的专著;庄绰的《灸膏肓俞穴法》,则是防病保健灸法的专门典籍。

【艾灸疗法的作用机制】
1.艾灸法的药性作用

(1)艾是最常用的灸用燃料,它除了具有易得、易燃的特点外,还具有显著的药物效应。

中医认为,艾属温性,其味芳香,善通十二经脉,具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的作用。《本草纲目》中记载:“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生温熟热,纯阳也。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艾具有广泛的治疗作用,虽然在灸治过程中艾叶进行了燃烧,但药性犹存,其药性可通过体表穴位进入体内,渗透诸经,起到治疗作用;又可通过呼吸进入机体,起到扶正祛邪、通经活络、醒脑安神的作用;对位于体表的外邪还可直接起作用,从而起到治疗皮部病变和预防疾病的作用。

(2)现代研究结果证实,艾燃烧时可产生具有治疗作用的化学物质。

艾燃烧生成的甲醇提取物,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并且比未燃烧的艾的甲醇提取物作用更强。施灸的局部皮肤中过氧化脂质显著减少,此作用是艾的燃烧生成物所致。艾的燃烧不仅没有破坏其有效药物成分,反而使其有所增强。艾燃烧生成物中的抗氧化物质,附着在穴位处皮肤上,通过灸热渗透进入体内而起到治疗作用。

2.艾灸法的热作用

(1)艾灸法是以燃烧艾绒而治病,燃烧时的热效应也是产生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素问·异法方宜论》中记载:“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也从北方来。”说明灸法燃烧艾绒产生的温热作用可治疗因为严寒引起的疾病。随着历史的发展,艾灸治疗疾病的范围早已超出了寒证的范围,它具有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祛风解表、消瘀散结、拔毒泄热、温中散寒、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回阳固脱、预防保健等作用,可广泛用于临床各科多种疾病,涉及寒、热、虚、实诸证。艾灸时产生的热恰到好处,除了使人感到非常舒适外,更是一种良性治疗因素,这种因素作用于腧穴,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艾火的热力不仅影响穴位表层,还能通过腧穴深入体内,影响经气,深透筋骨、脏腑,以至全身,发挥整体调节作用,从而治疗多种疾病。

(2)现代研究证实,艾灸燃烧时产生的热量,是一种十分有效并适用于人体治疗的物理因素。根据物理学的原理,任何物体都可以发射红外线和吸收红外线,人体也不例外。近红外线对人体的穿透深度较远红外线深,最多可达10毫米,并可被机体吸收。艾灸时的红外辐射可为机体细胞的代谢活动、免疫功能提供所必需的能量,也能给缺乏能量的病态细胞提供活化能。而艾灸施于穴位,其近红外辐射具有较高的穿透能力,可通过经络系统更好地作用于病灶。

(3)经络腧穴与艾灸理化作用的有机结合,产生了灸法的综合效应。

A.经络腧穴是艾灸施术的部位,艾灸防治疾病的综合效应,是由艾灸的理化作用与经穴的强大作用有机结合而产生的。

艾灸的药性作用与热作用只有作用于经络腧穴才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例如,艾灸保健作用的产生是与强壮穴结合的结果,艾灸关元可回阳救逆,艾灸百会可升阳举陷,艾灸阿是穴可消瘀散结、拔毒泄热。因此我们认为,经穴是灸法作用的内因,而艾灸产生的药性和热是灸法作用的外因。内、外因有机结合,才能发挥灸法防治疾病的综合效应。

B.经络腧穴是否能在灸法治疗中起到强大的作用呢?虽然目前尚无艾灸的药物理化作用进入经络及传递途径的直接研究,但其他类似研究可证实这一途径的存在。刘氏等在穴位注射的研究中发现,在适当选穴的情况下行药物穴位注射,可在短时间内产生与静脉注射同等或更强的药效;并认为穴位注射药效的产生并非通过血液循环的途径,而是另有作用途径和机制。这一不同于血液循环的途径,就是经络的非凡途径。这一研究证实了经、穴作用途径的存在。由此我们可以认为,艾灸的药化物质,通过穴位皮肤进入腧穴后,也完全可能通过此途径到达病灶和全身,并较快地起到治疗作用。

【艾灸的作用】
1.调节阴阳

人体阴阳平衡,则身体健康,而阴阳失衡人就会发生各种疾病。艾灸有调节阴阳的作用,从而使失衡之阴阳重新恢复平衡。

2.调和气血

气是人的生命之源,血为人的基本物质,气血充足,气机条达,人的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艾灸可以补气、养血,还可以疏理气机,并且能升提中气,使得气血调和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3.温通经络

经络是气血运行之通路,经络通畅,则利于气血运行及营养物质之输布。寒湿等病邪侵犯人体后,往往会闭阻经络,导致疾病的发生。艾灸借助其温热肌肤的作用,温暖肌肤经脉、活血通络,以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各种病症。

4.扶正祛邪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艾灸通过对某些穴位施灸,如大椎、足三里、气海、关元等,可以培扶人的正气,增强人的防病治病能力;而艾灸不同的穴位和部位,可产生不同的补益作用。无论是调节阴阳、调和气血,还是温通经络、扶正祛邪,艾灸对人体都起到了直接或间接的补益作用,尤其对于虚寒证,所起到的补益作用尤为明显。正是这种温阳补益、调和气血的作用,帮助人们达到防病治病、保健养生的目的。

5.行气通络

经络分布于人体各部,内联脏腑,外布体表肌肉、骨骼。正常的机体,气血在经络中周流不息,循序运行,若因风、寒、暑、湿、燥、火等外因侵袭人体,致局部气血凝滞、经络受阻,即可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和一系列功能障碍。此时,艾灸一定的穴位,就可以起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平衡机能的作用。临床上可用于疮疡、疖肿、冻伤、癃闭、不孕症、扭挫伤等,尤以外科、伤科应用较多。

6.扶阳固脱

人生赖阳气为根本,故阳病则阴盛,阴盛则为寒、为厥,或元气虚陷,脉微欲脱。凡大病危疾,阳气衰微,阴阳离决等症,用大艾炷重灸,能祛除阴寒,回阳救脱,此为其他穴位刺激疗法所不及。《伤寒论》指出:“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下利,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无脉者,灸之。”说明凡出现呕吐、下利、手足厥冷、脉弱等阳气虚脱的重危小儿,若用大艾炷重灸关元、神阙等穴,由于艾叶有纯阳的性质,再加上火本属阳,两阳相得,往往可以起到扶阳固脱、回阳救逆、挽救垂危之疾的作用。在临床上,大艾炷重灸常用于中风脱症、急性腹痛吐泻、痢疾等病症的急救。

7.升阳举陷

由于阳气虚弱不固等原因可致上虚下实、气虚下陷,出现脱肛、阴挺、久泄久痢、崩漏、滑胎等。《灵枢·经脉》篇云“陷下则灸之”,故气虚下陷,脏器下垂之症多用灸疗。关于陷下一症,脾胃学说创始者李东垣还认为“陷下者,皮毛不任风寒”,“天地间无他,唯阴阳二者而已,阳在外在上,阴在内在下,今言下陷者,阳气陷入阴气之中,是阴反居其上而复其阳,脉证俱见在外者,则灸之”。因此,灸疗不仅可以起到益气温阳、升阳举陷、安胎固经等作用,对卫阳不固、腠理疏松者,亦有效果。

【艾灸的分类及操作方法】
1.直接灸

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为直接灸。若施灸时需将皮肤烧伤化脓,愈后留有瘢痕者,称为瘢痕灸。若不使皮肤烧伤化脓,不留瘢痕者,称为无瘢痕灸。

直接灸

(1)瘢痕灸:又名化脓灸,施灸时先将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大蒜汁,以增加黏附和刺激作用,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用火点燃艾炷施灸。每壮艾炷必须燃尽,除去灰烬后,方可继续易炷再灸,待规定壮数灸完为止。施灸时由于火烧灼皮肤,因此可产生剧痛,此时可用手在施灸腧穴周围轻轻拍打,借以缓解疼痛。在正常情况下,灸后1周左右,施灸部位化脓形成灸疮。5~6周灸疮自行痊愈,结痂脱落后而留下瘢痕。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哮喘、肺结核、高血压、心脑血管病和瘰疬等慢性疾病。

(2)无瘢痕灸:施灸时先在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凡士林,以使艾炷便于黏附。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点燃施灸,当灸炷即将燃尽而小儿感到微有灼痛时,即可易炷再灸。若用麦粒大的艾炷施灸,当小儿感到有灼痛时,医者可用镊子柄将艾炷熄灭,然后继续易位再灸,按规定壮数灸完为止。一般应灸至局部皮肤红润而不起疱为度。因其皮肤无灼伤,故灸后不化脓,不留瘢痕。一般虚寒性疾患,均可用此法。

2.间接灸

用药物将艾炷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方法称间接灸。

(1)隔姜灸:是用鲜姜切成直径2~3厘米、厚0.2~0.3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尽,再易炷施灸。灸完所规定的壮数,以使皮肤红润而不起疱为度。常用于因寒而致的呕吐、腹痛、腹泻及风寒痹痛等。

(2)隔蒜灸:用鲜大蒜头,切成厚0.2~0.3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置于应灸腧穴或患处,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直至灸完规定的壮数。此法多用于治疗瘰疬、肺结核及初起的肿疡等病症。

间接灸

(3)隔盐灸:用纯净的食盐填敷于脐部,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上置大艾炷施灸。多用于治疗伤寒阴证或吐泻并作、中风、脱证等。

(4)隔附子饼灸:将附子研成粉末,用酒调和做成直径约3厘米、厚约0.8厘米的附子饼,中间以针刺数孔,放在应灸腧穴或患处,上面再放艾炷施灸,直到灸完所规定的壮数为止。多用于治疗命门火衰所致的阳痿、早泄或疮疡久溃不敛等症。

3.艾卷灸

艾卷灸又称艾条灸,是取纯净细软的艾绒24克,平铺在长26厘米、宽20厘米的细草纸上,将其卷成直径约1.5厘米圆柱形的艾卷。要求卷紧,外裹以质地柔软疏松而又坚韧的草纸,用胶水或糨糊封口而成。也有每条艾绒中掺入肉桂、干姜、丁香、独活、细辛、白芷、雄黄各等份的细末6克,则成为药条。施灸的方法分温和灸、雀啄灸和回旋灸。

艾卷灸

(1)温和灸:是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或患处,距皮肤2~3厘米,进行熏烤。熏烤使小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5~7分钟,至皮肤红润为度。对于昏厥、局部知觉迟钝的小儿,操作者可将食、中二指分开,置于施灸部位的两侧,这样可以通过操作者手指的感觉来测知小儿局部的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的距离和防止烫伤。

(2)雀啄灸:是施灸时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施灸。

(3)回旋灸:又称熨热灸法,是指将燃着的艾条在腧穴或患处上方做往复回旋或均匀地向上下、左右移动的一种艾条悬起灸法。本法能对较大范围的皮肤施以温热刺激。

雀啄灸

回旋灸

4.温针灸

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而又适宜用艾灸的病症。操作时,将针刺入腧穴得气后,并给予适当补泻手法而留针,继将纯净细软的艾绒捏在针尾上,或用一段长约2厘米的艾条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待艾绒或艾条烧完后,除去灰烬,取出针。

5.温灸器灸

温灸器灸是用金属特制的一种圆筒灸具,故又称温筒灸。筒底有尖有平,筒内套有小筒,小筒四周有孔。施灸时,将艾绒或加掺药物装入温灸器的小筒内,点燃后,将温灸器之盖扣好,即可置于腧穴或应灸部位,进行熨灸,至所灸部位的皮肤红润为度。有调和气血、温中散寒的作用。

【艾灸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

小儿艾灸不同于成人,因小儿好动,多不配合,临床多采用艾条灸(温和灸)、艾灸盒,对于配合的小儿可采用隔姜灸治疗。《名医别录》中记载:“艾叶,味苦,微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明代龚居中在《痰火点雪》亦提及:“灸法去病之功难以枚举,凡虚实寒热,轻重远近,无往不宜”。艾灸具有温经散寒、疏通经络、活血祛痹、补虚助阳的作用。在儿科疾病治疗中,对于因受凉引起的寒证或虚寒证,艾灸效果往往比较满意。

【注意事项】

至于灸的程度,前人有成熟的经验。如《医宗金鉴》上说:“皮不痛者毒浅,灸至知痛为止;皮痛者毒深,灸至不知痛为度。”这是指外科灸疗痈疮毒而言。更具体地说:“凡灸诸病,必火足气到,始能求愈。然头与四肢皮肉浅薄,若并灸之,恐肌骨气血难堪,必分日灸之,或隔日灸之,其艾炷宜小,壮数宜少。有病必当灸巨阙、鸠尾二穴者,必不可过三五壮。背腰下皮肉深厚,艾炷宜大,壮数宜多,使火气到,始能去痼冷之疾也。”

以上说法使我们领会到,灸法既是一种温热刺激,就必须达到一定的温热程度,决不能浮皮潦草。若用艾灸熏烤,表热里不热,将达不到治疗目的,还误以为灸法无效,这才真正是“灸不三分,是谓徒冤”(白吃苦头)。古人多主张用直接灸,如《针灸资生经》上说:“下经云,凡著艾得灸疮发,所患即差,不得疮发,其病不愈。”这是说每灸必须化脓,病才能痊愈。现在我们除有意识地使用化脓灸法以外,一般灸法不要烧伤太重,成为灸疮,只要长期施灸,也同样有效。

总之,直接灸的艾炷,以麦粒大小较为适宜,成年人每穴灸五、七、九壮,小儿灸三、五壮,每次取三、五、七穴为标准。临床上可适当伸缩艾炷的大小、增减穴位及壮数。如用于外科,灸阑尾炎或疔痈初发时,可在合谷、手三里、阑尾等穴,每次灸百壮左右,每日灸两三次,会使炎症消散,收到较好的效果。

因此,具体应注意:①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如灸后出现小水疱无须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疱较大时,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取疱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②注意保暖,勿使小儿受凉。③施灸前后小儿可适当补充水分。④保持施灸时室内空气流通。 WIGbKj63y4XEbLMHdNFUX9+vfQ3suPWHDMD/tl/gQTCI0bbtlRuZmU4EeKal9ai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