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4 系统原理

理解战争是如何开展比知道结果更重要。我们从上述隐喻概念中,遴选三组典型隐喻来理解、掌握战争系统遵循的基本原理,进而了解战争如何开展。

1.结构决定功能原理——非线性隐喻的内涵

复杂适应系统“非线性”隐喻说明了一种普遍存在的非线性关系。比如人的视觉系统,双眼视敏度并非单眼视敏度的2倍。而是6~l0倍,即“1+1>2”。它们之间也是输入和输出不成比例的非线性关系。

系统论认为,整体由部分组成,但绝不是部分简单的叠加。部分与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作用下会形成整体性结构,并涌现出整体属性和特殊功能,产生“1+1>2”的非线性集结效果。科学大师钱学森在20世纪60年代推广系统论时,用吃饭的筷子打比喻说,“我的手上有一双筷子,就构成了吃饭的系统,所谓结构就是各个部分的配合。上述2只筷子吃饭夹东西就是一种结构。我们吃饺子时,也经常把两个筷子合起来搅拌,它又是一种结构,但功能不同”。

系统会因结构形成而产生“1+1>2”的结构涌现效应,也会因结构破坏产生“100-1=0”的结构崩塌效应。现代战争,敌我双方激烈对抗,在远离平衡态下不断地注入新的作战力量,形成一种宏观无序、微观有序的混沌系统。混沌系统对初值敏感,一个小型的局部作战行动有可能直接导致整个作战体系发生“雪崩”现象,致使战场态势发生突变。比如精确打击力量打中敌人的一个指挥所,导致敌体系的崩溃。但无论是结构涌现还是崩塌,都会导致系统功能的变化。

2.动力决定运动原理——势能隐喻的内涵

任何复杂系统都有一定的外在运动,表现为要素通过各种中介在时间和空间上不断运动变化的完整过程及展开状态。产生外在运动的是系统内在的动力。在物理学中,动力来源于“势能差”,所谓“势”指物体依据空间、时间位置和布局或自身状态的不同而具有能增强和削弱其功能的一种属性。“势能”指一种蓄势而发、想动未动的状态。“势能差”是一个相对值,有“高度差”才有水的流动,有“能量差”才有光与热的传输,有“信息的差异”才有知识的传递。

战争中的“势”,是指投入一个特定战场环境中的敌对双方在战场上部署和运用各种力量而形成的对比属性。双方以各自力量的数量和质量、部署的位置和形态、行动的样式和状态形成各自的“势能”,一旦条件达成,势能就能转化为动能。当军队进行部署、机动及其他作战行动时,势能就会发生变化;一旦发动或与敌交战,就能迅速转化为现实战斗力。

敌对双方都在谋求利用政治、经济、社会和自然领域的环境因素,使己方势得到发展,敌方势得到抑制,产生有利于己、不利于敌的“势差”。处于有利地位的“势差”对己方的目标有推动作用,让己方的力量更为强大,部署更为合理,得以有效地破坏或克制敌方的行动,在消灭敌人的同时保存自己。反之,己方势会不断遭到削弱,己方就会处处遭到限制。

3.适应决定演化原理——适应性隐喻的内涵

适应性作为来自生物系统的词汇,指的是生物体在客观环境影响下可以逐渐形成一种与环境相适应的、适合自身生存的反应模式。适应性起源于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进化理论学说“适者生存”一词,各种生物互相进行生存斗争,适应自然变化的仍旧存活,不适应的就灭亡,“环境在做出选择,将根据能够或者不能适应环境中的突发事件来决定选中或淘汰”。适应性行为带来勃勃生机,导致系统中群体不断地进化,演化出万千变化,呈现出愈发复杂的景象。自然界中到处存在着适应性的例子:变色龙根据环境改变皮肤颜色、候鸟迁徙、蜜蜂分群时自发分化出蜂王与工蜂、狗熊在季节变换的时候更换自己的皮毛厚薄等。

在复杂适应系统观点中,适应性指的是系统及系统中实体能够与环境相互作用,根据环境的变化相应地改造自己以适应环境的特性。作战系统,之所以被认为是作战复杂系统,除了在系统组分上数量要足够大,种类要多样,关系的复杂性要能反映复杂巨系统的基本要素外,离不开适应性所产生的演变和变化。系统各种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互为因果。从浩瀚的历史长河来看,战争系统中对抗始终存在于敌我双方之间,此消彼长,“适者生存”,双方都不得不持续地相互适应,作战系统处在不断演化之中。 BMse7JUN0KXxGERWWa8rW2In732fsVTwkCji3qB+JbiqFuDCOPPI9FVI+k8kYfI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