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导弹火工品战术技术要求 |
![]() |
导弹及其配套火工品种类繁多,且使命任务、作用环境及工作过程各不相同,为了满足装备使用要求,适应广泛的应用范围,火工品必须满足以下基本战术技术要求。
1.作用可靠性
按照导弹作用过程,要求火工品在规定的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功能。例如,导弹发射过程中助推器及主发动机的按时点火,飞行过程中导弹状态的及时转换,摧毁目标过程中的精确延时及瞬时起爆等,都对火工品的可靠性提出极高的要求。
2.安全性
导弹的全寿命期包括生产、检验、运输、储存、维护、测试、装配、发射及飞行等多个环节和过程。由于导弹火工品均装有感度较高的含能材料,其特有的刺激敏感性,使其在各个过程中都存在固有的安全性风险,如未能很好地加以控制,就有可能转化为安全隐患,并引发爆炸事故。因而要求火工品必须具备此条件: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不发生爆炸或作用的性能,即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3.合适的感度
火工品对外界输入能量响应的敏感程度称为火工品的感度。要求合适的感度是为了保证使用安全和作用可靠。安全和感度有时会发生矛盾,火工品感度过高,在外界刺激作用下能快速动作,保证良好的可靠性,而应有的安全性却难以保证,在制造、运输、储存及勤务处理过程中必然存在安全隐患;感度过低,火工品起爆或发生危险的可能性下降,安全性固然可以保证,却难以保证火工品在导弹武器系统中的可靠作用。因此,应辩证地解决好这一矛盾,使火工品具备合适的感度,感度太高或太低都是不可取的。
4.适当的威力
炸药的做功能力又称为炸药的威力。它指的是炸药爆炸时对周围介质所产生的各种爆炸作用的总和,即炸药所做的总功。火工品的威力则是指其内部炸药作用时输出的能量。火工品的威力是根据使用要求提出的,威力的大小应以满足规定的功能为依据,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预定任务的完成。以引信传爆序列为例,雷管、导爆药、传爆药的威力设计,应以可靠传递爆轰能量,并最终引爆战斗部为依据。威力过大,会使引信的隔离机构失去作用,降低了引信的安全性;威力过小,则不能可靠引爆后续传爆组件,甚至产生半爆、断爆,无法完成规定的传爆任务。
5.环境适应性
火工品在全寿命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盐雾、霉菌等自然环境,振动、冲击、过载等力学环境,静电、射频、杂散电流等电磁环境。各种环境应力的作用,会使火工品的物理特性、化学特性、爆炸特性发生或快、或慢、或渐进、或显著的变化。所有这些性能的变化,将直接影响火工品战术、技术性能的发挥,并最终影响导弹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因此,良好的环境适应性是火工品必须具备的基本性能。
6.尺寸小型化
在导弹武器系统中,仅导弹战斗部是有效载荷,其他各子系统和组件均为非有效载荷。火工品是功能相对独立的元器件,是导弹武器系统的配套组件,在完成规定功能的前提下,使其尺寸小型化,可有效地节省导弹宝贵的能源、空间和质量资源,增加战斗部有效载荷,提高导弹毁伤效能,增加燃料和控制单元,整体提升导弹作战性能。火工品尺寸小型化的设计,也符合导弹系统小型化的发展趋势。
7.良好的安定性
火工品安定性指的是产品在一定的条件下长期存放时,不发生质变和失效的性能。火工品是装有炸药的小型元件或装置,火工品的安定性既取决于火工品药剂的安全性,也与火工品结构设计及环境条件有直接的关系。其中,火工药剂的安定性是内因,起着决定作用;结构及环境条件则是外因,通过对药剂的作用,间接影响着火工品的安定性。导弹使用寿命通常在10年以上,对导弹火工品的安定性则要求更高,一般要求储存15年以上不变质,因此,导弹火工品必须具备良好的安定性。